一种包装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49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结构,包括:盖体和组合式盒体,盖体可操作地盖设于组合式盒体的上端并封闭开口;其中,组合式盒体包括:第一折叠板体、第二折叠板体和第三折叠板体,第一折叠板体的上表面与第二折叠板体的下表面连接,第二折叠板体的上表面与第三折叠板体的下表面连接,第三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三盒体结构,第二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二盒体结构,第一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一盒体结构,第一盒体结构包围于第二盒体结构外,第二盒体结构包围于第一盒体结构外。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便于折叠收纳且美观性较好的包装盒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和耐撞击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易于生产。易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
,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较为常见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对礼物以及贵重物品等的外包装盒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包装盒的外观、防水、防碰撞等功能上,现有的包装盒往往只由一层纸质材料折叠而成,其在美观上往往依赖于外部的装饰层图案,其自身结构上美观性往往较差,且大多不具备防水和防碰撞的能力,很容易在外力的影响下对内部的容置物造成损坏;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单层纸质材料制成的包装盒进行防水处理等较为麻烦,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结构,包括:盖体和组合式盒体,所述组合式盒体的上端形成有一开口,所述盖体可操作地盖设于所述组合式盒体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开口;
[0004]其中,所述组合式盒体包括:第一折叠板体、第二折叠板体和第三折叠板体,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外轮廓,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三折叠板体的外轮廓,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与所述第三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三盒体结构,所述第二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二盒体结构,所述第一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一盒体结构,所述第一盒体结构包围于所述第二盒体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盒体结构包围于所述第一盒体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盒体结构的上端形成所述开口。
[000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二黏性层,所述第二黏性层用于与所述第三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粘接,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一黏性层,所述第一黏性层用于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粘接。
[000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板体、所述第二折叠板体和所述第三折叠板体均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折叠板体、所述第二折叠板体和所述第三折叠板体均包括:矩形中间板和四矩形侧板,四所述矩形侧板的一边分别与所述矩形中间板的四边可折叠地铰接。
[000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顶板和包围边,所述顶板和所述包围边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板盖设于所述开口上,所述包围边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外缘设置,所述包围边的内缘与所述组合式盒体的上端的外缘相匹配。
[000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所述拉环用于施加拉力于所述盖体并使得所述盖体与所述组合式盒体相分离。
[000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配重件,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一安装槽,所述配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配重件内。
[001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矩形侧板均具有远离所述矩形中间板的三板边沿,每一所述板边缘上均可折叠的铰接有一呈梯形设置的折叠边。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板体通过一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转动连接,所述第耳折叠板体通过一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三板体转动连接。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饰层,所述第二合体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第三盒体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有柔性缓冲层。
[00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每一所述矩形侧板均设置有两密封挤压条,每两相邻的两所述密封挤压条可操作地相紧贴设置。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便于折叠收纳且美观性较好的包装盒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和耐撞击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装盒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装盒结构的无盖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装盒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装盒结构的折叠板体示意图。
[0019]附图中:
[0020]1、盖体;2、组合式盒体;21、第一折叠板体;22、第二折叠板体;23、第三折叠板体;203、第三盒体结构;202、第二盒体结构;201、第一盒体结构;31、矩形中间板;32、矩形侧板;11、顶板;12、包围边;13、拉环;33、折叠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包装盒结构,包括:盖体1和组合式盒体2,组合式盒体2的上端形成有一开口,盖体1可操作地盖设于组合式盒体2的上端并封闭开口;其中,组合式盒体2包括:第一折叠板体21、第二折叠板体22和第三折叠板体23,第一折叠板体21的外轮廓大于第二折叠板体22的外轮廓,第二折叠板体22的外轮廓大于第三折叠板体23的外轮廓,第一折叠板体21的上表面的中部与第二折叠板体22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第二折叠板体22的上表面的中部与第三折叠板体23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第三折叠板体23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三盒体结构203,第二折叠板体22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二盒体结构202,第一折叠板体21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一盒体结构201,第一盒体结构201包围于第二盒体结构202的外侧,第二盒体结构202包围于第一盒体结构201的外侧,第一盒体结构201的上端形成开口。进一步地,当使用之向上施力将盖体1由下至上取下后,整个组合式盒体2可近似于花瓣打开的动作使得第一盒体结构201、第二盒体结构202和第三盒体结构203依次展开,并且最终形成第三折叠板体23、第二折叠板体22和第一折叠板体21由上至下依次水平
叠放的展开式样。
[002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折叠板体22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二黏性层,第二黏性层用于与第三折叠板体23的下表面的中部粘接,第一折叠板体21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一黏性层,第一黏性层用于与第二折叠板体22的下表面的中部粘接。
[002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折叠板体21、第二折叠板体22和第三折叠板体23均呈十字形结构,第一折叠板体21、第二折叠板体22和第三折叠板体23均包括:矩形中间板31和四矩形侧板32,四矩形侧板32的一边分别与矩形中间板31的四边可折叠地铰接。
[00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盖体1包括:顶板11和包围边12,顶板11和包围边12为一体式结构,顶板11盖设于开口上,包围边12沿顶板11的下表面的外缘设置,包围边12的内缘与组合式盒体2的上端的外缘相匹配。
[00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盖体1还包括:拉环13,拉环13设置于盖体1的上表面,拉环13用于施加拉力于盖体1并使得盖体1与组合式盒体2相分离。
[0027]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组合式盒体,所述组合式盒体的上端形成有一开口,所述盖体可操作地盖设于所述组合式盒体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组合式盒体包括:第一折叠板体、第二折叠板体和第三折叠板体,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外轮廓,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三折叠板体的外轮廓,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与所述第三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三盒体结构,所述第二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二盒体结构,所述第一折叠板体可操作地折叠呈第一盒体结构,所述第一盒体结构包围于所述第二盒体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盒体结构包围于所述第一盒体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盒体结构的上端形成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二黏性层,所述第二黏性层用于与所述第三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粘接,所述第一折叠板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一黏性层,所述第一黏性层用于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体的下表面的中部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体、所述第二折叠板体和所述第三折叠板体均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折叠板体、所述第二折叠板体和所述第三折叠板体均包括:矩形中间板和四矩形侧板,四所述矩形侧板的一边分别与所述矩形中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振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奕程印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