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19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腿套,包括腿套本体,腿套本体包括大腿部、膝关节部、小腿部和脚部,大腿部远离膝关节部的一端设有套口;大腿部、小腿部和脚部均连接有固定带;膝关节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垫体,垫体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分别位于腘窝和膝盖区域;脚部还设有可用于观察脚趾的的观察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固定套于患者下肢,同时避免托架对患者腿部造成的压迫,提升舒适性。提升舒适性。提升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腿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腿套。

技术介绍

[0002]妇科病患者在进行检查或治疗以及产妇分娩时,常采用截石位的取位方式,病人仰卧,双腿放置在托架上,将臀部移到床边,一般采用被子盖住腹部,而下肢裸露或套入以无菌巾制作的普通腿套,现有的腿套套于患者下肢时不方便进行固定,手术过程中腿套容易滑落,患者下肢容易受到污染。并且患者采用截石位进行手术时,患者的腿部通过托架进支撑,患者腿部受到压迫,长时间的手术或检查导致患者下肢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腿套,可固定套于患者下肢,同时避免托架对患者腿部造成的压迫,提升舒适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腿套,包括腿套本体,腿套本体包括大腿部、膝关节部、小腿部和脚部,大腿部远离膝关节部的一端设有套口;大腿部、小腿部和脚部均连接有固定带;膝关节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垫体,垫体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分别位于腘窝和膝盖区域;脚部还设有可用于观察脚趾的观察口。
[0006]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垫体为弧形片体,第二垫体为弧形凸块。
[0007]作为优选方案,观察口设于脚部的末端,并且观察口一侧外壁还固定连接有盖片,盖片以及观察口另一侧的外壁均设有魔术贴,盖片通过魔术贴粘贴于观察口另一侧的外壁。
[0008]作为优选方案,固定带为抽拉带,大腿部、小腿部和脚部外壁设有带套,带套环绕设于腿套本体外壁,且带套为两端开口的腔体,固定带穿入带套且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从带套的两端开口穿出。
[0009]作为优选方案,大腿部、小腿部和脚部设置固定带区域的内壁均设有环形棉垫。
[0010]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均为弹性垫。
[0011]作为优选方案,腿套本体和固定带均采用布料材质,并且腿套本体为吸水材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妇科和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时,本腿套固定套于病人下肢,形成无菌屏障并提供保暖,垫体可避免对患者下肢的腘窝神经和膝盖造成压迫,腿套设置调节带处的内壁设有棉垫,避免抽拉式固定带固定时对患者腿部造成压迫,提升舒适性。
[0014]2、本技术脚部的观察口可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病人脚部,判断血液循环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A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为:
[0018]1、腿套本体;2、大腿部;21、套口;3、膝关节部;4、小腿部;5、脚部;6、固定带; 7、带套;8、垫体;81、第一垫体;82、第二垫体;9、观察口;10、盖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0]参考图1

2,本实施例的腿套,包括腿套本体1,腿套本体1包括大腿部2、膝关节部3、小腿部4和脚部5,大腿部2远离膝关节部3的一端设有套口21;大腿部2、小腿部4和脚部5均连接有固定带6;膝关节部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垫体8,垫体8包括第一垫体81和第二垫体82,第一垫体81和第二垫体82分别位于腘窝和膝盖区域;脚部5还设有可用于观察脚趾的观察口9。
[0021]具体的,第一垫体81为弧形片体,第二垫体82为弧形凸块。观察口9设于脚部5的末端,并且观察口9一侧外壁还固定连接有盖片10,盖片10以及观察口9另一侧的外壁均设有魔术贴,盖片10通过魔术贴粘贴于观察口9另一侧的外壁。固定带6为抽拉带,大腿部2、小腿部4和脚部5外壁设有带套7,带套7环绕设于腿套本体1外壁,且带套7为两端开口的腔体,固定带6穿入带套7且固定带6的两端分别从带套7的两端开口穿出。
[0022]此外,大腿部2、小腿部4和脚部5设置固定带6区域的内壁均设有环形棉垫。第一垫体81和第二垫体82均为弹性垫。腿套本体1和固定带6均采用布料材质,并且腿套本体1 为吸水材质。
[002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
[0024]患者将腿套套于下肢,大腿部2、小腿部4和脚部5均连接有固定带6,并且大腿部2的固定带6设于套口21的一端,有利于固定套口21,小腿部4的固定带6位于脚腕处,固定带6采用抽拉式带体,通过三处固定带6可将腿套固定牢固,同时患者可根据需求调节松紧。患者采用截石位进行检查或手术时,第一垫体81可避免托架对患者的腘窝神经造成压迫,第二垫体82可提升膝盖的舒适度,腿套设置调节带处的内壁设有棉垫,避免抽拉式固定带6固定时对患者腿部造成压迫。脚部5设置的观察口9可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脚部5,判断血液循环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腿套,包括腿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腿套本体(1)包括大腿部(2)、膝关节部(3)、小腿部(4)和脚部(5),所述大腿部(2)远离膝关节部(3)的一端设有套口(21);所述大腿部(2)、小腿部(4)和脚部(5)均连接有固定带(6);所述膝关节部(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垫体(8),垫体(8)包括第一垫体(81)和第二垫体(82),第一垫体(81)和第二垫体(82)分别位于腘窝和膝盖区域;所述脚部(5)还设有可用于观察脚趾的观察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81)为弧形片体,第二垫体(82)为弧形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9)设于脚部(5)的末端,并且观察口(9)一侧外壁还固定连接有盖片(10),盖片(10)以及观察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家稽潘红梅马宝霞谭丽荻农小凤易亚萍何花香刘科玲谢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