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雅玲专利>正文

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90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包括上药器本体和可拆卸盖体,上药器本体上部设有药液储液腔,药液储液腔底部设有第一开口,上药器本体下部设有出药装置,出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滚球,活动滚球嵌设于固定架且沿固定架万向滚动,固定架顶部设有可伸缩弹簧装置,可伸缩弹簧装置控制第一开口收展,可拆卸盖体适配盖设于出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循环使用的药液储液腔,药液通过滚球带出,滚球表面采用亲肤材质的软质材料,药液涂抹均匀且快捷,适用于烧伤伤口的上药而且药液还不易溢出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出药装置顶部设置可伸缩弹簧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对涂抹量进行控制,防止药液挤出过多,结构简单,实用。实用。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而在人体在被烧伤时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处理,并上药和包扎患处,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感染、发炎或者溃烂等后果。目前,传统的烧伤医疗用上药装置其在使用时棉签棒或上药刷进行药剂涂抹,而人工通过棉签涂抹的方式需要与患者烧伤部位接触进而产生严重的刺痛感,极其容易产生二次划伤的问题,同时在需要多次涂抹不同的药液时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0003]现有的上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考虑烧伤伤口创伤比较大而且伤口疼痛感强烈,导致使用棉签擦拭容易产生二次划伤或者徒手抹药膏容易感染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631583U),其公开了一种烧伤用上药装置,通过设置装药筒体,装药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药头,出药头的内部开设有出药孔,装药筒体远离出药头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螺纹,装药筒体通过连接螺纹螺纹连接有手持筒体,手持筒体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装药筒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连接杆远离橡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装药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装置槽,装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装置杆,装置杆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涂抹软体。该烧伤用上药装置,将上药与涂抹药的装置设计于一体,上药快、效率高,药膏涂抹均匀,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0004]该方案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烧伤药种类较多,当遇到一些烧伤药为糊状时,很容易出现滴洒且涂抹不均的情况,同时,涂抹糊状烧伤药时,还会出现药膏挤出太多导致浪费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地提高烧伤上药装置的针对不同形态药品的上药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包括上药器本体和可拆卸盖体,所述上药器本体上部设有药液储液腔,该药液储液腔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上药器本体下部设有出药装置,该出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滚球,该活动滚球嵌设于所述固定架且沿所述固定架万向滚动,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可伸缩弹簧装置,该可伸缩弹簧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开口收展,所述可拆卸盖体适配盖设于所述出药装置。
[0008]更进一步,所述药液储液腔顶部设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配合盖设有盖体。
[0009]更进一步,所述药液储液腔呈正方体结构。
[0010]更进一步,所述出药装置顶部呈正方体结构,该正方体结构与所述药液储液腔对应设置,所述出药装置下部呈从上至下逐渐缩小锥形结构。
[0011]更进一步,所述可伸缩弹簧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按压块、横杆、可伸缩弹簧和可伸缩挡板,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块和所述可伸缩挡板连接,所述可伸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横杆,所述按压块控制所述可伸缩挡板沿中部挡设。
[0012]更进一步,活动滚球外侧面采用亲肤材质的外侧面。
[0013]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循环使用的药液储液腔,药液储液腔底部与出药装置连接,出药装置采用滚球嵌设固定架的方式设置,药液通过滚球滚动带出,均匀涂抹在患者伤口,滚球轻触滚动不断的将药液带出涂抹至伤口,滚球表面采用亲肤材质的软质材料,通过该装置,实现药液涂抹均匀且快捷,适用于烧伤伤口的上药,同时,药液还不易溢出造成浪费,上药器本体还设有可拆卸盖体,有效的防止药液接触空气或者细菌,造成感染。
[0015]2、本技术通过采用在出药装置顶部设置可伸缩弹簧装置,该可伸缩弹簧装置通过控制可伸缩挡块实现控制药液流量限制,通过该装置可根据伤口的大小对涂抹量进行控制,防止药液挤出过多,造成浪费的情况,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前侧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透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包括上药器本体1和可拆卸盖体2,所述上药器本体1上部设有药液储液腔3,该药液储液腔3底部设有第一开口4,所述上药器本体1下部设有出药装置,该出药装置包括固定架6和活动滚球7,该活动滚球7嵌设于所述固定架6且沿所述固定架6万向滚动,所述固定架6顶部设有可伸缩弹簧装置8,该可伸缩弹簧装置8控制所述第一开口4收展,所述可拆卸盖体2适配盖设于所述出药装置。
[0020]更进一步,所述药液储液腔3顶部设有第二开口9,该第二开口9配合盖设有盖体。
[0021]更进一步,所述药液储液腔3呈正方体结构。
[0022]更进一步,所述出药装置顶部呈正方体结构,该正方体结构与所述药液储液腔3对应设置,所述出药装置下部呈从上至下逐渐缩小锥形结构。
[0023]更进一步,所述可伸缩弹簧装置8包括左右对称设置按压块11、横杆12、可伸缩弹簧13和可伸缩挡板14,所述横杆12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块11和所述可伸缩挡板14连接,所述可伸缩弹簧13套设于所述横杆12,所述按压块11控制所述可伸缩挡板14沿中部挡设。
[0024]更进一步,活动滚球7外侧面采用亲肤材质的软质材料。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
[0026]首先,将烧伤药液通过第二开口9注入药液储液腔3,并盖上盖体密封,药液流至底
部到达出药装置,药液充分浸润活动滚球7上端部,接着,将活动滚球7在伤口处轻触滚动,通过活动滚球7万向滚动,不断将药液带出并均匀涂抹在伤口处,快速便捷,最后,当伤口涂抹一段时间后,按压左右两侧的按压块11,可伸缩挡板14阻挡药液流至出药装置,活动滚球7继续滚动,将剩余药液涂抹完成。
[0027]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循环使用的药液储液腔,药液储液腔底部与出药装置连接,出药装置采用滚球嵌设固定架的方式设置,药液通过滚球带出,均匀涂抹在患者伤口,滚球轻触滚动不断的将药液带出涂抹至伤口,滚球表面采用亲肤材质的软质材料,通过该装置,实现药液涂抹均匀且快捷,适用于烧伤伤口的上药,同时,药液还不易溢出造成浪费,上药器本体还设有可拆卸盖体,有效的防止药液接触空气或者细菌,造成感染。
[0029]2、本技术通过采用在出药装置顶部设置可伸缩弹簧装置,该可伸缩弹簧装置通过控制可伸缩挡块实现控制药液流量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药器本体和可拆卸盖体,所述上药器本体上部设有药液储液腔,该药液储液腔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上药器本体下部设有出药装置,该出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滚球,该活动滚球嵌设于所述固定架且沿所述固定架万向滚动,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可伸缩弹簧装置,该可伸缩弹簧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开口收展,所述可拆卸盖体适配盖设于所述出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储液腔顶部设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配合盖设有盖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上药的烧伤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储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玲庄美平曾纯郭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陈雅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