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WIFI通信天线需要能覆盖范围更广,对天线的方向性及辐射增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移动通信天线只能做到小范围覆盖,对于大范围全向覆盖频段仍然缺失。需要一种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终端设备,满足目前室内无线5.8G覆盖设备要求的天线。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终端设备,满足目前室内无线5.8G覆盖设备对天线的要求。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第一馈点、第二馈点、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第一连接振子、第二连接振子、第一长振子、第二长振子;所述第一振子、第一连接振子、第二振子、第二连接振子、第三振子依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第一馈点、第二馈点、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第一连接振子、第二连接振子、第一长振子、第二长振子;所述第一振子、第一连接振子、第二振子、第二连接振子、第三振子依次连接且呈直线排布,所述第一馈点设置在第三振子中远离第二连接振子的一端;所述第一长振子通过第二馈点与所述第二长振子连接,所述第一长振子、第二馈点、第二长振子形状为倾倒的H形,所述第一馈点伸入倾倒的H形的缺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为长方形,长边为:16.7mm、短边为:5.02mm;所述第二振子为长方形,长边为:12.64、短边为:4mm;所述第三振子为长方形,长边为:15.06mm、短边为:3.76mm;所述第一振子与第二振子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9.08mm;所述第二振子与第三振子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8.98mm;所述第一馈点的为长方形,长边为:2.31mm、短边为:2.3mm;所述第二馈点为长方形,长边为:3.75mm、短边为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条、第一竖条、第二横条、第二竖条、第三横条、第三竖条、第四横条、第四竖条、第五横条,所述第一横条与所述第一振子连接,所述第五横条与所述第二振子连接;所述第一竖条、第二竖条设置在第二横条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竖条、第三竖条设置在第三横条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竖条、第四竖条设置在第四横条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条为长方形,长边为:7.12mm、短边为:1.1mm;所述第一竖条为长方形,长边为:1.87mm、短边为:0.6mm;所述第二横条为长方形,长边为:2.18mm、短边为:0.62mm;所述第二竖条为长方形,长边为:4.76mm、短边为:0.6mm;所述第三横条为长方形,长边为:1.7mm、短边为:0.6mm;所述第三竖条为长方形,长边为:4.76mm、短边为:0.6mm;所述第四横条为长方形,长边为:2.08mm、短边为0.6mm;所述第四竖条为长方形,长边为:1.74mm、短边为0.6mm;所述第五横条为长方形,长边为:7.8mm、短边为1.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8G高增益全向PCB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横条、第六竖条、第七横条、第七竖条、第八横条、第八竖条、第九横条、第九竖条、第十横条,所述第六横条与所述第二振子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博莹,刘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安特微智能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