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83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包括囊袋和呈圆环状的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呈环绕状设置在所述囊袋外侧边上,所述敷贴本体底部设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底部粘附有启封层,所述囊袋具有用于容纳留置针导管的容纳腔,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且不限制患者的活动,囊袋起到对留置针外露部分的包绕保护作用,实现隔水的目的,以使留置针免受水的污染的作用,吸水层起到进一步隔水的作用,提高隔水可靠性。水可靠性。水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工作中,对呼吸内科患者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不仅能够避免因频繁穿刺对血管的损伤,还能够减轻护理工作的强度,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可靠的通路。然而,在现实中,患者常常因为冲凉而导致留置针敷贴卷边甚至非计划拔管,或者为了避免留置针针头拔出而避免冲凉,从而导致医疗安全问题或者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因此,设计一款简单易操作且隔水效果好的防水敷贴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且隔水效果好的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包括囊袋和呈圆环状的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呈环绕状设置在所述囊袋外侧边上,所述敷贴本体底部设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底部粘附有启封层,所述囊袋具有用于容纳留置针导管的容纳腔。
[0006]进一步的,所述敷贴本体底部靠近所述囊袋的边缘上设有吸水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为棉花层。
[0008]此外,吸水层除了棉花层以外还可以采用吸水树脂的结构,即,所述敷贴本体靠近囊袋的边缘上设有透液底层,所述吸水层为设置在所述透液底层与所述敷贴本体之间的吸水树脂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启封层具有启封耳,所述敷贴本体的外边缘上具有撕贴耳,所述启封耳与所述撕贴耳相错位设置。<br/>[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且不限制患者的活动,囊袋起到对留置针外露部分的包绕保护作用,实现隔水的目的,以使留置针免受水的污染的作用,吸水层起到进一步隔水的作用,提高隔水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2中该防水保护敷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6]附图标识:1、囊袋;2、敷贴本体;21、撕贴耳;3、粘贴层;4、启封层;41、启封耳;5、容纳腔;6、吸水层;7、透液底层;8、吸水树脂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参见图1和图2,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包括囊袋1和呈圆环状的敷贴本体2,敷贴本体2呈环绕状设置在囊袋1外侧边上,敷贴本体2底部设有粘贴层3,粘贴层3底部粘附有启封层4,囊袋1具有用于容纳留置针导管的容纳腔5,使用时,撕下启封层4,露出粘贴层3,然后将敷贴本体2包绕粘贴在患者留置针敷料外围的皮肤上,通过囊袋1的容纳腔5对留置针导管的外露部分的隔绝保护作用,起到避免留置针受到水的污染的作用,即实现隔水的目的,具体的,可以将囊袋1的直径规格设计得比留置针敷料的直径稍大一些,如此就可以实现完全包绕留置针外露部分的目的,囊袋1中较为松弛的容纳腔5的设置,还可以起到防止过度挤压留置针的作用,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发生留置针因受压位移而导致非计划拔管的问题。
[0020]优选地,敷贴本体2底部靠近囊袋1的边缘上设有吸水层6,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粘贴层3因未能充分的与皮肤粘贴牢固时会导致水流入到囊袋1内部进而污染留置针的问题发生,因而在敷贴本体2底部靠近囊袋1的边缘上设计吸水层6,以起到吸收从粘贴层3与皮肤之间的空隙中进入的水分的作用,即起到吸附渗进来的水的作用,以实现进一步提高该防水保护敷贴的隔水可靠性的目的。
[0021]优选地,吸水层6为棉花层,棉花层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而且取材方便,价格低廉。
[0022]优选地,启封层4具有启封耳41,即启封层4的边缘处延伸出一用于手持的启封耳41,敷贴本体2的外边缘上具有撕贴耳21,同样的,敷贴本体2的外边缘上延伸出撕贴耳21,其中,撕贴耳21的底部不设计粘贴层,启封耳41与撕贴耳21相错位设置,撕贴耳21的设计目的在于在使用时方便使用者一手拿持敷贴本体2,另一手拿持并掀动启封耳41以撕下启封层4,方便使用者使用,并且使用完后,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敷贴本体2上的撕贴耳21实现快速从皮肤上撕下该防水保护敷贴的目的,提高使用便捷性。
[0023]使用时,其中一手捏住撕贴耳21,另一只手拿住启封耳41并向下掀动启封耳41,以使启封层4脱离并露出粘贴层3,然后通过粘贴层3将敷贴本体2粘贴在留置针敷料的外围的皮肤上,并使囊袋1可以包绕住留置针外露的针管部分,接着轻轻按压粘贴层3所在的敷贴本体2即可完成粘贴操作,使用完毕之后,只需捏住撕贴耳21,并慢慢掀起敷贴本体2即可撕下该防水保护敷贴。
[0024]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且不限制患者的活动,囊袋起到对留置针外露部分的包绕保护作用,实现隔水的目的,以使留置针免受水的污染的作用,吸水层起到进一步隔水的作用,提高隔水可靠性。
[0025]实施例2
[0026]此外,对于吸水层的设计上,除了可以采用棉花层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吸水性能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敷贴本体2靠近囊袋1的边缘上设有透液底层7,其中透液底层7可以采用类似于纸尿布的贴肤表层,以便于透水,吸水层为设置在透液底层7与敷贴本体2之间的吸水树脂粒8,高分子吸水树脂粒8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吸水后形成水凝珠,挤压水凝珠时,水分也不会渗出,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隔水可靠性。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囊袋(1)和呈圆环状的敷贴本体(2),所述敷贴本体(2)呈环绕状设置在所述囊袋(1)外侧边上,所述敷贴本体(2)底部设有粘贴层(3),所述粘贴层(3)底部粘附有启封层(4),所述囊袋(1)具有用于容纳留置针导管的容纳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本体(2)底部靠近所述囊袋(1)的边缘上设有吸水层(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留置针防水保护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芳成静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