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79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包括:正面受力整钢板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的正面;柱左侧上钢肋板和柱左侧下钢肋板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的左侧面,柱右侧上钢肋板和柱右侧下钢肋板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的右侧面;柱背上钢肋板和柱背下钢肋板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的背面。优点:1、实现了大跨度、大悬挑梁端部弯矩较大导致梁柱节点埋件上侧受有较大拉力而无法用常规方法连接时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技术突破。2、可不剔凿既有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对既有混凝土构件增设支撑、可有效降低建造时的人工、土建等成本,同时减少了施工污染。时减少了施工污染。时减少了施工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老旧楼房加固改造政策的大力推进,钢结构在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大跨度、大悬挑梁端部弯矩往往较大,经常导致梁柱节点埋件上侧受有较大拉力而无法用常规方法如植筋或单纯采用后扩底机械锚栓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柱连接,即使采用其他剔凿部分既有混凝土等方式,对既有结构的破坏较大,同时也需要布置合理的支撑支承既有结构,施工复杂,经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加固改造时可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包括:正面受力整钢板(1)、柱左侧上钢肋板(4

1)、柱左侧下钢肋板(5

1)、柱右侧上钢肋板(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拉力转换为剪力的抱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受力整钢板(1)、柱左侧上钢肋板(4

1)、柱左侧下钢肋板(5

1)、柱右侧上钢肋板(4

2)、柱右侧下钢肋板(5

2)、柱背上钢肋板(6)和柱背下钢肋板(7);既有混凝土柱(8)的截面为矩形;既有混凝土柱(8)的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面各设置有既有混凝土梁(9);所述正面受力整钢板(1)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8)的正面并竖直放置;所述柱左侧上钢肋板(4

1)和所述柱左侧下钢肋板(5

1)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8)的左侧面,并且,所述柱左侧上钢肋板(4

1)位于左侧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上方,所述柱左侧上钢肋板(4

1)的底面与左侧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顶面顶紧;所述柱左侧下钢肋板(5

1)位于左侧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下方,并且,所述柱左侧下钢肋板(5

1)的顶面与左侧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底面具有灌胶操作缝隙;所述柱右侧上钢肋板(4

2)和所述柱左侧上钢肋板(4

1)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柱右侧下钢肋板(5

2)和所述柱左侧下钢肋板(5

1)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柱背上钢肋板(6)和所述柱背下钢肋板(7)紧密贴合既有混凝土柱(8)的背面,并且,所述柱背上钢肋板(6)位于背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上方,所述柱背上钢肋板(6)的底面与背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顶面顶紧;所述柱背下钢肋板(7)位于背面的既有混凝土梁(9)的下方,所述柱背下钢肋板(7)的顶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亮冷冬梅欧阳照谢龙宝李洪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