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及雾霾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对新风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解决除霾加节能问题,人们对新风系统的核心部件全热交换器进行了大力研发。
[0003]目前市面上的全热交换器都是自己手动选择运行模式,会出现室内空气特别污浊,还在运行内循环模式,导致不能引入新风和排出污风,室内空气清洁度不能得到及时保证;而且运行模式只考虑更换新风,而不考虑温度舒适性,造成用户体验差。另外长时间运行全热交换,造成芯体寿命短,换热效率差,更换芯体频繁导致使用成本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其包括内循环阀、旁通阀、混风阀、新风阀和污风阀,新风风机和污风风机,通过控制本申请中设置的内循环阀、旁通阀、混风阀、新风阀和污风阀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新风风机和污风风机的开启或关闭,使全热交换器能够运行内循环模式、混风模式、全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绝的室外进风区、室外出风区、室内进风区和室内出风区,且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旁通区和全热芯体;室外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连通于所述室外进风区;室内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连通于所述室内进风区;室内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连通于所述室内出风区;室外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连通于所述室外出风区;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室内进风区,且相邻于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以驱动气流流动;污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室外出风区,且相邻于所述室外出风口设置,以驱动气流流动;新风阀,设置于所述室外进风口处,以控制室外与所述室外进风区的连通或隔绝;污风阀,设置于所述室外出风口处,以控制室外于所述室外出风区的连通或隔绝;内循环阀,设置于所述室内出风区和所述室内进风区的连接处,以控制所述室内出风区与所述室内进风区的连通或隔绝;混风阀,设置于所述室外出风区和所述室外进风区的连接处,以控制所述室内出风区与所述室外进风区的连通或隔绝;旁通阀,设置于所述室外进风区与所述旁通区的连接处,以控制所述室外进风区与所述旁通区的连通与隔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当所述内循环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室内出风区与所述室内进风区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道用于引导气流由所述室内出风口流向所述室内进风口;当所述内循环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室内出风区与所述室内进风区隔绝,所述内循环风道内无气流流动;混风风道,所述混风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出风区,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区,当所述混风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室外出风区与所述室外进风区连通,所述混风风道用于引导气流由所述室外出风区流向所述室外进风区;当所述混风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室外出风区与所述室外进风区隔绝,所述混风风道内无气流流动;旁通风道,所述旁通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当所述旁通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室外进风区与所述旁通区连通,所述旁通风道用于引导气流由所述室外进风口流经所述旁通区流向所述室内进风口;当所述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室外进风区与所述旁通区隔绝,所述旁通风道内无气流流动;第一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当所述新风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室外与所述室外进风区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用于引导气流由所述室外进风口流向所述室内进风口,且所述全热芯体还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当所述新风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室外与所述室外进风区隔绝,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内无气流流动;
第二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外出风口,当所述污风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室外与所述室外出风区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用于引导气流由所述室内出风口流向所述室外出风口,且所述全热芯体还设置于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当所述污风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室外与所述室外出风区隔绝,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内无气流流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全热交换器运行内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斌,刘朋,张福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