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44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鼻腔治疗时,采用仰卧位,舒适度低,易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该辅助枕包括枕本体和支撑件,枕本体设置于躺卧平台一侧,枕本体上设有凹槽,以容纳承托人体头部。支撑件与枕本体连接,并且支撑件包括设于枕本体一侧的延伸固定部,延伸固定部与枕本体围设覆盖躺卧平台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枕本体和支撑件,使枕本体高于躺卧平台,以对人体下垂的颈部和头部进行柔性承托支撑,进而提高人体躺卧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延伸固定部起连接固定作用,以使枕本体对人体头部的限位更加稳固。以使枕本体对人体头部的限位更加稳固。以使枕本体对人体头部的限位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

技术介绍

[0002]鼻腔滴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耳部、鼻部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如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的内科保守治疗,以及上述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后局部给药也尤为重要。
[0003]该操作规程中要求,滴药前患者应采用仰卧位,头充分后仰,鼻腔开口与天花板垂直,滴药后保持此体位5

10分钟,确保药物充分进入鼻咽腔及咽鼓管入口处,达到治疗效果。临床中,一般请患者仰卧在床体等躺卧平台上,头悬挂于床边,达到该体位要求,但因床边有硬质床栏,凸出床垫向外延伸至少2厘米,且头下无支撑,10分钟后,因头部重力影响,血供不足,加之床栏压迫颈椎,导致患者出现头晕、颈椎酸痛,严重者可出现剧烈头痛或晕厥。患者舒适度极低,体验感极差,尤其是有高血压、青光眼、颈椎疾患等疾病的患者更甚。患者因惧怕出现上述不适症状,便私自减少滴药次数或缩短等待时间,导致遵医行为下降,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鼻腔治疗时,采用仰卧位,舒适度低,易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鼻腔治疗时,采用仰卧位,舒适度低,易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包括:枕本体,其设置于躺卧平台一侧,所述枕本体上设置有凹槽,以容纳承托人体的头部;支撑件,其与所述枕本体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枕本体一侧的延伸固定部,所述延伸固定部与所述枕本体围设覆盖所述躺卧平台的边缘。
[0008]优选地,所述枕本体包括横枕体和竖枕体,所述横枕体和所述竖枕体固定连接为“L”型结构,所述延伸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竖枕体的远离所述横枕体的一侧。
[0009]优选地,所述竖枕体的上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延伸固定部的高度。
[0010]优选地,所述竖枕体的上端为与人体颈部相贴合的弧型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横枕体的远离所述竖枕体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起部。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伸入至所述枕本体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伸固定部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固定部均为硬质材料,所述连接部承托延伸至所述枕本体的侧部及底部。
[0014]优选地,所述延伸固定部压合插接固定在所述躺卧平台与人体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延伸固定部与所述躺卧平台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枕本体的材质为硅胶、乳胶或记忆棉。
[0017]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通过将枕本体设置在躺卧平台一侧,并且支撑件的延伸固定部与枕本体形成折弯状结构,从而使枕本体高于躺卧平台,以对人体下垂的颈部和头部进行柔性承托支撑,进而提高人体躺卧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延伸固定部起连接固定作用,以使枕本体对人体头部的限位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与人体的作用位置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枕本体;2

支撑件;3

躺卧平台;4

凹槽;5

延伸固定部;6

横枕体;7

竖枕体;8

弧型结构;9

凸起部;10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鼻腔治疗时,采用仰卧位,舒适度低,易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26]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包括枕本体1和支撑件2,枕本体1设置在躺卧平台3一侧,与人体的颈部和头部相配合,躺卧平台3代指人体治疗过程中躺卧的物体,如床体等。枕本体1上设置有凹槽4,以容纳承托人体的头部,支撑件2与枕本体1连接,并且支撑件2包括设置于枕本体1一侧的延伸固定部5,延伸固定部5与枕本体1形成折弯状结构,以围设覆盖在躺卧平台3的边缘,如此设置,本技术通过将枕本体1设置在躺卧平台3一侧,并且延伸固定部5与枕本体1形成折弯状结构,从而使枕本体1高于躺卧平台3,以对人体下垂的颈部和头部进行柔性承托支撑,进而提高人体躺卧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延伸固定部5起连接固定作用,以使枕本体1对人体头部的限位更加稳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鼻腔治疗时,采用仰卧位,舒适度低,易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0027]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包括枕本体1和支撑件2,枕本体1设置于躺卧平台3一侧,枕本体1上设置有凹槽4,以容纳承托人体的头部。支撑件2与枕本体1连接,并且支撑件2包括设置于枕本体1一侧的延伸固定部5,延伸固定部5与枕本体1围设覆盖躺卧平台3的边缘。其中,枕本体1包括横枕体6和竖枕体7,横枕体6和竖枕体7固定连接为“L”型结构,从而围设出凹槽4,对人体下垂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承托支撑。延伸固定部5设置于竖枕体7的远离横枕体6的一侧,如此设置,延伸固定部5、横枕体6以及竖枕体7可形成“Z”型结构,延伸固定部5与竖枕体7对躺卧平台3进行遮挡覆盖,极大提高了人体枕卧的舒适度,而且通过形成“Z”型结构,延伸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本体(1),其设置于躺卧平台(3)一侧,所述枕本体(1)上设置有凹槽(4),以容纳承托人体的头部;支撑件(2),其与所述枕本体(1)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枕本体(1)一侧的延伸固定部(5),所述延伸固定部(5)与所述枕本体(1)围设覆盖所述躺卧平台(3)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本体(1)包括横枕体(6)和竖枕体(7),所述横枕体(6)和所述竖枕体(7)固定连接为“L”型结构,所述延伸固定部(5)设置于所述竖枕体(7)的远离所述横枕体(6)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枕体(7)的上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延伸固定部(5)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治疗用辅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枕体(7)的上端为与人体颈部相贴合的弧型结构(8)。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王育华魏萍张莉梁珊珊张芳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