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43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涉及电梯加装技术领域,包括房屋主体,房屋主体正面设置有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包括三块竖直设置的预制高强大板,两块相邻的预制高强大板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位于房屋主体的四个拐角处的砌体墙外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层,所述砌体墙内部设置有L型钢筋,L型钢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老旧房屋增设的电梯并道设置为抗震的筒体结构,并使得电梯井道与原有老旧房屋可靠连接后,使得电梯井道不仅作为安装电梯的井道的用途,又能够提高房屋主体结构抵抗侧向位移的的能力;同时在房屋的四个转角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墙上喷射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加固,可提高房屋结构的抗扭转性能。转性能。转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加装
,具体涉及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

技术介绍

[0002]长久以来,根据经济水平和传统习惯,全国各地对住宅设置电梯的要求均为六层以上或16米以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建造了大量六层的砌体结构居民住宅,这些住宅均没有安全电梯。砌体结构由于其组成材料、连接方式和砌筑方法,决定了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特征,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均较低、抗变形能力及抗震能力差,所以在地震中,老旧的砌体结构房屋往往最先破坏,甚至倒塌,且砌体本身自重较大,倒塌时极易对人造成二次伤害,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然而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全国老龄化程度有所加重,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居家养老已成为普遍现象。很多老人因为上下不便,被迫成为“悬空老人”。社会各界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解决老年人上下楼的需求和呼吁声越来越高。而加装电梯后使得房屋整体的抗震强度减小,从而影响房屋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正面设置有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内加装有电梯系统;
[0004]所述电梯井道包括三块竖直设置的预制高强大板,三块所述的预制高强大板围合形成截面呈“日”字型且设置有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电梯井道的开口朝向所述房屋主体并与所述房屋主体的墙体固定连接,两块相邻的所述预制高强大板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
[0005]位于所述房屋主体的四个拐角处的砌体墙外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层,所述砌体墙内部设置有L型钢筋,所述L型钢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
[000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有多根竖向设置的第一钢筋和多根水平设置的第二钢筋,多根所述第一钢筋和多根所述第二钢筋构成网状。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砌体墙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粘接在所述混凝土层以及所述砌体墙的外表面。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内设有吸音棉块。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将老旧房屋增设的电梯并道设置为抗震的筒体结构,并使得电梯井道与原有老旧房屋可靠连接后,使得电梯井道不仅作为安装电梯的井道的用途,又能够提高房屋主体结构抵抗侧向位移的的能力,提升所需要的抗震刚度及抗震性能,实现电梯井道作为房屋整个抗震结构的一部分;
[0011]本技术在房屋的四个转角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墙上喷射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加固,可以增加砖墙的刚度和抗侧移的能力,更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抗扭转性能;
[0012]本技术通过使墙体和混凝土层内插接有同一根钢筋,同时在混凝土层设置形成网状的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不但可大幅增强房屋墙体的受压承载力、受剪承载力,而且
能提高墙体的结构刚度与抗震性能;
[0013]本技术通过在混凝土层和墙体表面设置保温层,提升房屋的保温性能;
[0014]本技术通过在保温层内设置吸音棉块,可大幅度地消耗噪声的传播能量,提升房屋的吸音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梯井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层与房屋主体墙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模型一与模型二前10阶振型固有频率对比;
[0020]图6为模型一与模型二前10阶振型固有周期对比;
[0021]附图标注:1

房屋主体;10

砌体墙;100

L型钢筋;2

电梯井道;20

预制高强大板;3

混凝土层;30

第一钢筋;31

第二钢筋;4

保温层;40

环形框;41

吸音棉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包括房屋主体1,房屋主体1正面设置有电梯井道2,电梯井道2内加装有电梯系统;
[0024]电梯井道2包括三块竖直设置的预制高强大板20,三块的预制高强大板20围合形成截面呈“日”字型且设置有开口的筒体结构,电梯井道2的开口朝向房屋主体1并与房屋主体1的墙体固定连接,两块相邻的预制高强大板20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
[0025]位于房屋主体1的四个拐角处的砌体墙10外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层3,砌体墙10内部设置有L型钢筋100,L型钢筋100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层3的内部。
[0026]本实施例在房屋的四个转角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墙上喷射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加固,可以增加砖墙的刚度和抗侧移的能力,更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抗扭转性能;
[0027]本实施例通过对老旧的房屋加装电梯,与加固改造对房屋墙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影响,考虑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作用,故选择增设侧向刚度与整体性都更好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道更符合综合改造的功能提升与抗震目的。且在各烈度地震下模型二最大位移较模型一均有所较小,且在大震时位移减少更多,可见综合改造后结构抗侧刚度、承载力、整体性较原结构均有大幅提升,且对提高了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0028]钢筋混凝土墙体增加了结构纵向刚度,而增设的电梯井道也提升了结构横向刚度,且结构纵向刚度提升更大,增强了墙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最终使房屋结构两方向抗震能力趋于平衡,改善了房屋墙体结构因大面积开洞导致的抗震有强弱向的问题。
[0029]对比模型在各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与性能目标对应层间位移角限值,分析可知模型一在小震基本处在完好状态,中震处于轻微损坏阶段,但进入大震阶段会很快破坏,甚至发生局部倒塌,表明模型一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两水准设防目标,不满足大震不倒的规范要求,经过综合改造后的模型二在大震时结构仅出现轻微损坏,可见提出的
综合改造措施对结构承载能力与抗震性能提升显著。
[0030]经过抗震能力分析后发现加装电梯结合面层加固综合改造措施在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结构抗震性能,相比单独加装电梯或抗震加固更加经济合理,值得在如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推广使用。
[0031]需要说明的采用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可提升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仿真模拟测算而得,具体为:
[0032]采用损伤模型、合适的材料参数与本构关系,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综合改造前后6层砌体结构住宅模型,对两模型(模型一为不加装电梯和不对房屋墙体进行加固,模型2为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模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震的老旧房屋,包括房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正面设置有电梯井道(2),所述电梯井道(2)内加装有电梯系统;所述电梯井道(2)包括三块竖直设置的预制高强大板(20),三块所述的预制高强大板(20)围合形成截面呈“日”字型且设置有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电梯井道(2)的开口朝向所述房屋主体(1)并与所述房屋主体(1)的墙体固定连接,两块相邻的所述预制高强大板(20)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位于所述房屋主体(1)的四个拐角处的砌体墙(10)外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层(3),所述砌体墙(10)内部设置有L型钢筋(100),所述L型钢筋(100)的一端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秋华洪成刘凯胡俊涂斌曾宪伟徐佳林李芳田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筑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