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站立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16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站立护理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包括上框架外架、上框架平移架和背腿调整架,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通过滑轨滑动相连,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之间设有驱动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背腿调整架包括背部调整架、腿部调整架、小腿板回拉架和背腿连接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理床可有效的辅助病患站立。护理床可有效的辅助病患站立。护理床可有效的辅助病患站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站立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是一种辅助站立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护理床是医院或家庭中常用的护理设施,护理床通过电动机构,实现多种护理功能,如起背、翻身、处理大小便、输液给药等。使用护理床的病患,其自主活动能力通常是丧失或受限的,对于丧失活动能力的病患来说,其活动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的辅助,但对于自主能力仅仅是受限的,比如膝关节受损的病人或身体条件较差的老年人,病患自身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器自主的使用护理床的大部分功能,但是,对于需要具备较完善的下肢活动能力或体力消耗较大的动作,比如,由躺姿到站姿的动作,还需要护理人员一定程度的辅助。病患由躺姿到站姿的动作中,主要分解为几个部分,首先是由躺姿到坐姿的动作过程,现有技术的护理床通过折叠托起背部的床板和托起小腿的小腿板已经可以较为便捷的实现;其次是,病患由站立起身的准备动作,病患从护理床上站起通常是在护理床的一侧站起,在站立之前,病患需要进行将小腿在护理床的一侧悬空的准备动作;最后,起身动作,病患脚部触地,腿部发力,使小腿和大腿之间由90
°
到180
°
的角度变换,病患自主站立。
[0003]为了解决病患的由坐姿到站姿的动作,申请号为2018116534350公开了一种辅助站立护理床,其通过在床身和床板之间设置转动推杆,可以将折叠起的床板相对于床身转90
°
,从而使患者的小腿转到护理床的侧面,托起病患小腿的小腿板呈垂直于水平状态,上述过程将病患站立前的准备动作自动化,节省了病患的体力,也减少了自主站立动作过程中的痛苦。但是,对于患者的起身动作并未给出相关的辅助方案。
[0004]患者的起身过程中,尤其是在小腿和大腿之间由90
°
到120
°
的过程,股四头肌受力最大,动作最为艰难,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这个过程最为痛苦,往往需要上身借力,以减轻腿部的负重,大于120
°
时,大腿肌受力逐渐减小。此外,脚底到地面的间距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在准备动作完成时,病患的脚通常是处于悬空状态,并未接触地面,在进行起身动作之前,需要上半身向床侧扭动,进一步把腿部探出床侧,从而使病患的脚接触地面,上述过程对于病患来说也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站立护理床,可以将承载臀部的床板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大腿和水平面呈大于90
°
的夹角,进而降低病患站立起身时的难度。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辅助站立护理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包括上框架外架、上框架平移架和背腿调整架,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通过滑轨滑动相连,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之间设有驱动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背腿调整架包括背部调整架、腿部调整架、小腿板回拉架和背腿连接架,背腿连接架与上框架平移架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背腿连接架和上框架平移架之间设有驱动背腿连接架绕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背
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分别与背腿连接架铰接,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与背腿连接架之间分别设有驱动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绕背腿连接架转动的驱动装置,小腿板回拉架与背腿连接架之间通过滑轨滑动相连,小腿板回拉架与背腿连接架之间设有驱动小腿板回拉架与背腿连接架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床板包括背板、座板、腿板和小腿板,所述座板和背腿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背板和腿板分别和座板铰接,小腿板靠近腿板的端部与腿板铰接,小腿板的中部和小腿板回拉架铰接。
[0008]本技术的辅助站立护理床,床头处设有床头挡板,床尾处不设置挡板。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之间设有驱动二者相对滑动的平移电动推杆。背部调整架的一端和背腿连接架铰接,背部调整架和背腿连接架之间设有驱动背部调整架绕铰接点转动的背部电动推杆,小腿板回拉架和背腿连接架之间设有驱动二者相对滑动的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腿部调整架的一端和背腿连接架铰接,腿部调整架和背腿连接架之间设有驱动腿部调整架绕铰接点转动的腿部电动推杆。使用时,背部电动推杆伸出,带动背部调整架上折,腿部电动推杆伸出,带动腿部调整架上折,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收缩,带动小腿板远离腿板的一端下移,背板和腿板分别和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相抵,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分别带动背板和腿板上折,使病患由躺姿变为坐姿。然后,平移电动推杆推动上框架平移架向床尾处运动,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继续收缩,进而带动小腿板继续向下翻转,从而使小腿在床尾处悬空。最后,倾斜电动推杆动作,使背腿连接架绕背腿连接架与上框架平移架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使背腿连接架与水平呈一定的夹角,背腿连接架倾斜后,座板随之倾斜,使臀部处被顶起,进而使大腿和小腿之间呈钝角,病患可以较为轻松的站立。
[0009]所述小腿板回拉架上设有小腿板滑动架,小腿板滑动架包括小腿板内滑动架和小腿板外滑动架,小腿板内滑动架和小腿板外滑动架之间通过滑轨滑动相连,所述小腿板外滑动架的中部和小腿板回拉架铰接,所述小腿板内滑动架通过小腿板和腿板铰接。
[0010]小腿板和腿板之间铰接,小腿板的中部与小腿板回拉架铰接,当腿部电动推杆带动腿部调整架上的腿板上折时,腿板与小腿板的铰接点向上拱起,小腿板则会给小腿板回拉架一个向床头方向运动的趋势,此时,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需要配合进行收缩,电动推杆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当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继续收缩时,小腿板远离腿板一端后移时,会牵引腿板脱离腿部调整架,腿板与小腿板的铰接点向上拱起,从而使膝关节处向上抬高,不利于坐姿的稳定和舒适性。而在小腿板回拉架上设置小腿板滑动架,当腿板上折时,小腿板内滑动架从小腿板外滑动架内抽出,使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不必回缩降低了各电动推杆之间动作的紧密型要求。当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继续收缩时,小腿板远离腿板一端下移时,小腿板内滑动架插入小腿板外滑动架,可以保持腿板和小腿板铰接点的位置保持不变,提高坐姿的稳定和舒适性。
[0011]所述小腿板由第一小腿板和第二小腿板组成,第一小腿板与腿板远离座板的端部铰接,第二小腿板与第一小腿板远离腿板的端部铰接,第二小腿板与小腿板内滑动架固定相连。
[0012]当上框架平移架运动到床尾后,小腿板回拉电动推杆继续收缩,进而带动小腿板继续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从而使小腿在床尾处悬空。将小腿板分成第一小腿板和第二小腿板,可以有效增加小腿板翻折过程中腿板和小腿板之间弯折的平缓度,减少腿板和小腿板之间拱起的铰接点对人体腿部的压迫。
[0013]所述床架包括床底架,床底架和上框架外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相连。
[0014]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
[0015]小腿板向下翻折至竖直状态时,需要床板的高度高于小腿板的长度,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在不辅助站立时,以较低的高度承载病患,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陪护操作的便捷性,仅在需要辅助站立时将床板抬高。
[0016]所述背板包括上背板和腰板,腰板的一端和上背板铰接,腰板的另一端与座板铰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站立护理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上框架外架、上框架平移架和背腿调整架,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通过滑轨滑动相连,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之间设有驱动上框架外架和上框架平移架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背腿调整架包括背部调整架、腿部调整架、小腿板回拉架和背腿连接架,背腿连接架与上框架平移架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背腿连接架和上框架平移架之间设有驱动背腿连接架绕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分别与背腿连接架铰接,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与背腿连接架之间分别设有驱动背部调整架和腿部调整架绕背腿连接架转动的驱动装置,小腿板回拉架与背腿连接架之间通过滑轨滑动相连,小腿板回拉架与背腿连接架之间设有驱动小腿板回拉架与背腿连接架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床板包括背板、座板、腿板和小腿板,所述座板和背腿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背板和腿板分别和座板铰接,小腿板靠近腿板的端部与腿板铰接,小腿板的中部和小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建苗帅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