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95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储水箱、支撑装置;储水箱与第一箱体内部联通;储水箱与第一箱体联通部分安装有倾斜向下放置的第二过滤网,第二箱体内有控水装置,控水装置将第二箱体隔断为上箱体和下箱体,储水箱与上箱体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水装置中空腔和挡板的位置结构特点,以及设置在空腔下表面上的口径不等的水口实现对进行检测的样品水量的控制,同时通过可视窗口实时监控;通过倾斜向下放置的第二过滤网实现便于对装置内的杂物疏导出装置外,通过储水箱将采集来检测完的河水进行储蓄二次利用,利于装置的废水疏导。利于装置的废水疏导。利于装置的废水疏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应用于河道的水污染检测装置在装置随机采集河道水源检测水污染情况时,因为河道的水源污染情况不一,而采取的河水样品中有可能混有较大的固体物,例如水泥,石子等,会堆积在装置中,且该类固体物难以疏导出装置外部,降低装置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检测效率;且河水样品也有可能存在浑浊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检测效果存在误差;同时在采集样品时无法较为简便的监视样品的水量。
[0003]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装置中装有搅拌装置,用于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充分的搅匀,且便于将样品中的固态水泥打散,将样品经过过滤网将较大的固体物留下,且过滤网采集倾斜放置,有利于固体物顺着倾斜角度流向外侧,当打开挡板时,即可将其疏导在外;装置中还设有控水装置,通过控水装置上空腔和拉杆的位置结构特点,以及设置在空腔下表面上的口径不等的水口实现控制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样品水量,同时通过可视窗口可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储水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6]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分列两侧放置;第二箱体的中部有控水装置,控水装置将第二箱体隔断为上箱体和下箱体,第一箱体与上箱体内部互相联通,第一箱体与上箱体联通部分安装有第一过滤网;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依靠控水装置联通;
[0007]储水箱位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下方;储水箱与第一箱体内部联通;储水箱与第一箱体联通部分安装有第二过滤网;下箱体的下方焊接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有水阀;水阀位于下箱体的一侧;储水箱的底面有出水口;支撑装置与储水箱的箱底固定连接;
[0008]该装置中,储水箱的位置方便承接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河水样品,将采集来进行检测的河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灌溉上,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同时利于装置的废水疏导。
[0009]进一步的,第一箱体包括转动轴、搅拌叶、排污口;转动轴位于第一箱体的中部,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箱体外焊接有固定座,电机位于固定座的上方;搅拌叶位于转动轴上;排污口位于第一箱体远离第一过滤网的一侧,由第一过滤网靠近控水装置的一端指向排污口方向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呈从右往左倾斜向下放置,排污口外有一挡板,挡板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一箱体活动连接,挡板面积与排污口面积等大;
[0010]该装置中,第二过滤网倾斜向排污口方向放置有利于将流经装置的河水样品经过
滤网过滤后留下固体物质,且该固体物质可顺着过滤网的倾斜设置疏导至装置外侧,减少装置内无用物的堆积;该装置排污口的设置结合倾斜向下放置的第二过滤网,可以很方便地对疏导在装置外的杂物进行清理;搅拌叶可以很好的将河水样品进行滚搅,充分混匀样品内的物质,且搅拌装置的搅拌运作带动河水样品中的水经过第一过滤网储存在上箱体,而样品中的固体物质多数因重力的影响掉落在第二过滤网上。
[0011]进一步的,支撑装置包括三根支撑杆,三根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箱底的三个方向,三根支撑杆安装位置构成三角形;支撑杆上装有螺丝升降杆,支撑杆底部黏贴固定有橡胶垫;
[0012]该橡胶垫的安装可以加强支撑杆的抓地性,同时保护好支撑杆,螺纹升降杆通过杆上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相啮合,带动升级杆完成升降,升降杆的结构安装有利于调节检测装置的高度,方便在储水箱的出水口上收集放入的河水。
[0013]进一步的,上箱体内安装有水温控制器,下箱体内安装有检测器;
[0014]装置中水温控制器可以保证检测河水样品时所需要的最佳温度环境,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0015]进一步的,控水装置包括腔管、拉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水口;腔管侧面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拉杆位于腔管内径的上表面,拉杆外包裹有橡胶层;拉杆一端有扶手;水口等距排布在腔管的下表面;
[0016]控水装置可以控制对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样品的水容量大小,通过拉杆上的扶手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可以在腔管上滑动,拉杆滑动的同时释放或者遮挡水口,从而控制进水量,拉杆外包裹有橡胶层保证了拉杆可以完全密封遮挡住水口。
[0017]进一步的,下箱体内包括可视窗,可视窗的材料为玻璃,可视窗上标有水位刻度线。
[0018]进一步的,当水口的数量超过一个时,水口的口径不同,水口的口径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0019]口径的不同设置可以方便在控制水量释放的大小程度,水口的口径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排布可以提高释水时的精确度。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水装置上空腔和拉杆的位置结构特点,以及设置在空腔下表面上的口径不等的水口实现对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样品水量的控制,同时通过可视窗口实时监控;通过倾斜向下放置的第二过滤网实现便于对装置内的杂物疏导出装置外;通过储水箱将采集来进行检测的河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灌溉上,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同时利于装置的废水疏导。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中控水装置的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中控水装置的左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中储水箱的俯视图。
[0025]图中:1

第一箱体、2

第二箱体、3

储水箱、4

第一过滤网、5

第二过滤网、6

出水管、7

支撑杆、8

螺旋升降杆、9
‑ꢀ
橡胶垫、10

出水口、101

转动轴、102

搅拌叶、103

排污
口、 104

电机、105

挡板、201

水温控制器、202

检测器、203

上箱体、204

下箱体、205

腔管、206推杆、207

水口、208

扶手、 209

可视窗口、210

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储水箱(3)、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分列两侧放置;所述第二箱体(2)的中部有控水装置,所述控水装置将所述第二箱体(2)隔断为上箱体(203)和下箱体(204),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上箱体(203)内部互相联通,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上箱体(203)联通部分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上箱体(203)和所述下箱体(204)之间依靠控水装置联通;所述储水箱(3)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下方;所述储水箱(3)与所述第一箱体(1)内部联通;所述储水箱(3)与所述第一箱体(1)联通部分安装有第二过滤网(5);所述下箱体(204)的下方焊接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连接有水阀(210),所述水阀(210)位于所述下箱体的一侧;所述储水箱(3)的底面有出水口(10);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储水箱(3)的箱底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疏导的河道水污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包括转动轴(101)、搅拌叶(102)、排污口(103);所述转动轴(101)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中部,所述转动轴(101)的一端连接电机(104)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箱体(1)外焊接有固定座(106),所述电机(104)位于所述固定座(106)的上方;所述搅拌叶(102) 位于所述转动轴(101)上;所述排污口(103)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远离第一过滤网(4)的一侧,由所述第一过滤网(4)靠近所述控水装置的一端指向所述排污口(103)方向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胡迪徐亚林王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绿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