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90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试管架背板设置有黑白相间的平行直线条纹作为参照物,可以方便试验人员进行比对;定位孔的孔壁和凹槽的槽壁均与试管架背板相切,使得放置比浊管和/或试管后,试管壁贴近试管架背板的黑白相间的平行直线条纹,便于试验人员进行比对,尽量减少比对的误差;通过试管架背板和试管架底板的倾斜设置,更便于试验人员进行人眼观察;LED灯的设置,保证了光线的充足,不受实验室光源、窗户朝向等影响实验观察;支撑板的设置,使其不会因重心不稳而倾倒。通过上述的设置,减少了现有的实验方法中不便于观察以及一些重复性繁琐动作的缺点。动作的缺点。动作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设备
,特指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

技术介绍

[0002]麦氏比浊管是McFarland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微生物比浊的不同浊度的标准浊度管。具体是根据硫酸和氯化钡的比例来定,不同的比例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浓度不同。
[0003]通过麦氏比浊管制作菌悬液的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4]1、轻摇标准试管;
[0005]2、无菌操作将被测定的肉汤培养物加到与标准管相同直径(大小)的无菌试管中;
[0006]3、以无菌操作向被测定试管加入无菌生理盐水(NaCl),直到浓度与所要求的标准管的浓度相同。
[0007]由于硫酸和氯化钡的比例的不同,所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浓度也不同,但是有对应的定值,有表可查,如下表所示。
[0008][0009]表1麦氏比浊管的配对菌悬液的比例表
[0010]作为菌悬液的第一种比对方法,仅通过眼睛进行观察;作为菌悬液的第二种比对方法,在一张画有若干条黑白相间的平行直线的白纸上,通过肉眼直接看。
[0011]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均有其缺点:在第一种比对方法中,需要较为丰富的人工经验,而且误差较大,没有参照物,不方便进行观察;在第二种比对方法中,需要多次比对才能获得所需要的菌悬液的浓度,在这个比对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拿着设置有平行直线的白纸进行比对,非常不便。
[0012]可见,现有的对菌悬液进行比对的方式均不方便试验人员进行观察、比对,亟需一种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br/>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
[001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包括有试管架框架,所述试管架框架包括有试管架
底板、试管架顶板和两块试管架侧板,所述试管架框架还包括有试管架背板,所述试管架背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横向设置的直线条纹,所述若干条直线条纹黑白相间设置;所述试管架顶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试管和/或比浊管的定位孔。
[0016]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试管架底板内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置于所述定位孔的下方。
[0017]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LED灯开关设置在所述试管架底板的左前方。
[0018]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试管架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置于所述LED灯的上方。
[0019]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凹槽为在所述试管架底板上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凹槽置于所述定位孔的正下方。
[0020]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多个定位孔靠近所述试管架背板的一侧的孔壁均与所述试管架背板相切;所述多个凹槽靠近所述试管架背板的一侧的槽壁均与所述试管架背板相切。
[0021]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试管架底板还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试管架底板水平相接,所述试管架背板和所述试管架底板倾斜设置。
[0022]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试管架背板和所述试管架底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95
°‑
135
°

[0023]作为本技术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试管架背板和所述试管架底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05
°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在本技术中,试管架背板设置有黑白相间的平行直线条纹作为参照物,可以方便试验人员进行比对;定位孔的孔壁和凹槽的槽壁均与试管架背板相切,使得放置比浊管和/或试管后,试管壁贴近试管架背板的黑白相间的平行直线条纹,便于试验人员进行比对,尽量减少比对的误差;通过试管架背板和试管架底板的倾斜设置,更便于试验人员进行人眼观察;LED灯的设置,保证了光线的充足,不受实验室光源、窗户朝向等影响实验观察;支撑板的设置,使其不会因重心不稳而倾倒。通过上述的设置,减少了现有的实验方法中不便于观察以及一些重复性繁琐动作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试管架底板和试管架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

定位孔;2

试管架侧板;3

试管架背板;4

试管架底板;5

凹槽;6

LED灯开关;7

LED灯;8

支撑板;9

试管架顶板;10

直线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包括有试管架框架,试管架框架包括有试管架底板4、试管架顶板9和两块试管架侧板2,其特征在于,试管架框架还包括有试管架背板3,试管架背板3上设置有若干条横向设置的直线条纹10,若干条直线条纹10黑白相间设置;
[0031]试管架顶板9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试管和/或比浊管的定位孔1,试管架底板4上设置有多个凹槽5,定位孔1和凹槽5的数量相等。
[0032]在使用的时候,将配置好的比浊管摇匀,通过定位孔1放到试管架底板4上,将灭过菌的装有生理盐水的试管放到比浊管旁,将灭菌的滴管吸一管无菌生理盐水到培养有菌种的培养皿中,用滴管刮取菌种,与生理盐水混合,然后将菌悬液吸取注入试管中,用滴管吹打均匀,将比浊管和试管进行比对,即透过比浊管及试管观察试管架背板3的黑白平行直线条纹10,若看到同样清晰度的黑条纹,则菌悬液配制成功;若试管看到的黑条纹比比浊管看到的清晰,则菌悬液浓度低,需再从培养皿吸取高浓度的菌悬液注入试管中,直至与比浊管看到同样清晰度的黑条纹;若试管看到的黑条纹比比浊管看到的模糊,则菌悬液浓度高,需加入一些无菌生理盐水,直至与比浊管看到同样清晰度的黑条纹。
[0033]详细地说,在菌悬液配置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需要多次比对才能得到需要的菌悬液,现有的比对过程,是需要反复地拿着印有平行直线的白纸进行比对。在本技术中,由于试管架背板3上设置有若干条横向设置,且黑白相间的直线条纹10,将比浊管摇匀放在试管架上,配置好的菌悬液放在比浊管旁边,透过试管中的菌悬液观察该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包括有试管架框架,所述试管架框架包括有试管架底板、试管架顶板和两块试管架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框架还包括有试管架背板,所述试管架背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横向设置的直线条纹,所述若干条直线条纹黑白相间设置;所述试管架顶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试管和/或比浊管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底板内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置于所述定位孔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开关设置在所述试管架底板的左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置于所述LED灯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麦氏比浊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为在所述试管架底板上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汝明付变青苏競吴绮琳吴香香覃美念南俊民
申请(专利权)人:伊乐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