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双支墩的不完全水轮机蜗壳
[0001]本技术属于水轮机蜗壳
,具体为一种非对称双支墩的不完全水轮机蜗壳。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水轮机是将水能资源转换为电能的主要机组形式之一。蜗壳是水轮机的一个重要过流部件,蜗壳的设计在整个水轮机的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轮机的性能指标。
[0003]目前,在进行不完全蜗壳水力设计时,性能的评估主要针对最优工况及其附近工况,所以在最优工况蜗壳出口流态分布的均匀性较好。有关研究表明,由不完全Γ型断面的蜗壳形状引起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大流量工况,并且蜗壳出口流态的不均匀导致下游过流部件内产生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不完全蜗壳水力设计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蜗壳断面形状及蜗壳尺寸方面,忽略了不完全蜗壳支墩的导流作用,这不利于水轮机组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非对称双支墩的不完全水轮机蜗壳,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水轮机蜗壳支墩在运行过程中,水流沿圆周方向分布不均,非蜗形段流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双支墩的不完全水轮机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且一体结构的进口段(1)、非蜗形段(8)和蜗形段(7);所述进口段(1)的形状为空心的长方体,进口段(1)与非蜗形段(8)的连接处形成第一矩形开口(11),第一矩形开口(11)对应非蜗形段(8)的另一侧为第二矩形开口(12),进口段(1)的内部沿进口段(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支墩(3)和第二支墩(4);所述的第一支墩(3)包括相互连接且一体结构的第一平面沿流段(51)和第一曲面沿流段(61),第二支墩(4)包括相互连接且一体结构的第二平面沿流段(52)和第二曲面沿流段(62),第一平面沿流段(51)和第二平面沿流段(52)平行;所述第一曲面沿流段(61)的上端面由第一圆弧(611)、第一半圆弧(612)和第二圆弧(613)连接而成,第一圆弧(611)的一端与第一平面沿流段(51)上端面宽度方向一侧的末端平滑连接,第一圆弧(611)的另一端与第一半圆弧(612)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一半圆弧(612)的另一端与第二圆弧(613)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二圆弧(613)的另一端与第一平面沿流段(51)上端面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末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一曲面沿流段(61)的下端面由圆心位于第一平面沿流段(51)中心延长线的第一半圆弧(612)和与第一平面沿流段(51)中心线对称分布的两条直线段连接而成,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与第一半圆弧(612)的一端平滑连接,所述直线段的另一端与第一平面沿流段(51)下端面宽度方向的一侧平滑连接;所述第二曲面沿流段(6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形状相同且均由第三圆弧(621)、第二半圆弧(622)和第四圆弧(623)连接而成,第三圆弧(621)的一端与第二平面沿流段(52)上端面宽度方向一侧的末端平滑连接,第三圆弧(621)的另一端与第二半圆弧(622)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二半圆弧(622)的另一端与第四圆弧(623)的一端平滑连接,第四圆弧(623)的另一端与第二平面沿流段(52)上端面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末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一曲面沿流段(61)的上端面、第二曲面沿流段(6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沿蜗形段(7)的进口断面偏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双支墩的不完全水轮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墩(3)和第二支墩(4)的上端面均与进口段(1)内壁的上端密封设置,第一支墩(3)和第二支墩(4)的下端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萍,李志华,党梦帆,郭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