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83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柱、第一丝杆、右滑座、右夹板、左滑座、左夹板、从动锥齿轮、转动轴以及主动锥齿轮,支撑柱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环形侧面啮合有升降柱,第一丝杆环形侧面下侧焊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环形侧面右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右端面卡装有转动轴,右滑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右夹板,左滑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左夹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辅助支架不仅夹持固定效果差,而且承载力较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夹持承载力强,便于使用,使用范围广。使用范围广。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属于辅助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支架,顾名思义是用作支撑的构件,支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尤其是在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列如桌椅的支架、摄影灯的支架和半开式窗户的支架等等,而支架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和生活中,在医疗器材中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支架,如手术器材的支架、心电图的支架、呼吸机的支架等等医疗辅助用的支架,目的是方便为病人治病时进行辅助,不论是手术中或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辅助支架。
[0003]但传统的辅助支架只具备放置医疗器械能力,并不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夹持定位,存在医疗器械滑落风险,而现有的辅助支架承载能力较弱,一旦搁置有一定重量的医疗器材就会出现晃动情况,在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夹持承载力强,便于使用,使用范围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包括稳定基座、配重块、支撑柱、承载板、夹持调节组件以及重型脚轮,所述稳定基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所述稳定基座上端面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焊接有配重块,所述稳定基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正上方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内部设置有夹持调节组件,所述夹持调节组件包括升降柱、第一丝杆、右滑座、第二丝杆、第二传动杆、右夹板、左滑座、左夹板、导向凸块、从动锥齿轮、转动轴以及主动锥齿轮,所述支撑柱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环形侧面啮合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导向凸块,所述第一丝杆环形侧面下侧焊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环形侧面右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右端面卡装有转动轴,所述承载板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环形侧面右侧啮合有右滑座,所述右滑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右夹板,所述第二丝杆右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丝杆环形侧面左侧啮合有左滑座,所述左滑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左夹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分别与左滑座和右滑座相匹配,所述左滑座内部设置有左内螺纹通孔,且左内螺纹通孔与第二丝杆相啮合,所述右滑座内部设置有右内螺纹通孔,且右内螺纹通孔与第二丝杆相啮合,所述左内螺纹通孔和右内螺纹通孔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丝杆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卡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传动
杆右端面焊接有第二手摇盘。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定位盖,所述支撑柱内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凹槽,且导向凹槽与导向凸块相匹配,所述升降柱内环形侧面设置有内螺纹腔,且内螺纹腔与第一丝杆相啮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环形侧面下侧卡装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右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右端面焊接有第一手摇盘,所述第一传动杆环形侧面左侧卡装有限位轴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左端面焊接有矩形凸块,所述主动锥齿轮右端面开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与矩形凸块相卡装,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左侧卡装有稳定轴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右夹板左端面和左夹板右端面均粘接有防滑橡胶片,所述配重块等规格焊接有四组,四组所述配重块上端面均开设有置物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重型脚轮等规格安装有四组,四组所述重型脚轮内部均设置有脚刹。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因本技术添加了升降柱、第一丝杆、右滑座、第二丝杆、第二传动杆、右夹板、左滑座、左夹板、导向凸块、从动锥齿轮、转动轴以及主动锥齿轮,该设计不仅具备夹持固定能力和升降调节能力,而且承载能力强,解决了原有辅助支架不仅夹持固定效果差,而且承载力较弱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夹持调节效果。
[0014]因承载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分别与左滑座和右滑座相匹配,左滑座内部设置有左内螺纹通孔,且左内螺纹通孔与第二丝杆相啮合,右滑座内部设置有右内螺纹通孔,且右内螺纹通孔与第二丝杆相啮合,左内螺纹通孔和右内螺纹通孔螺纹旋转方向相反,限位腔避免左滑座和右滑座在左右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情况,左内螺纹通孔和右内螺纹通孔使左滑座和右滑座在第二丝杆转动过程中会同步异向移动,因支撑柱内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凹槽,且导向凹槽与导向凸块相匹配,升降柱内环形侧面设置有内螺纹腔,且内螺纹腔与第一丝杆相啮合,导向凹槽方便对导向凸块进行限位导向,避免升降柱在升降过程中出现转动情况,而内螺纹腔使升降柱具备可升降能力,本技术结构合理,夹持承载力强,便于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中夹持调节组件的正视剖面图;
[0018]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0020]图中:1

稳定基座、2

配重块、21

置物槽、3

支撑柱、31

定位盖、32

导向凹槽、4

承载板、41

限位腔、5

夹持调节组件、6

重型脚轮、51

升降柱、52

第一丝杆、53

右滑座、54

第二丝杆、55

第二传动杆、56

右夹板、57

左滑座、58

左夹板、59

导向凸块、511

从动
锥齿轮、512

转动轴、5121

第一传动杆、513

主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包括稳定基座1、配重块2、支撑柱3、承载板4、夹持调节组件5以及重型脚轮6,稳定基座1下端面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6,稳定基座1上端面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包括稳定基座、配重块、支撑柱、承载板、夹持调节组件以及重型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基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重型脚轮,所述稳定基座上端面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焊接有配重块,所述稳定基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正上方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内部设置有夹持调节组件;所述夹持调节组件包括升降柱、第一丝杆、右滑座、第二丝杆、第二传动杆、右夹板、左滑座、左夹板、导向凸块、从动锥齿轮、转动轴以及主动锥齿轮,所述支撑柱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环形侧面啮合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导向凸块,所述第一丝杆环形侧面下侧焊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环形侧面右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右端面卡装有转动轴,所述承载板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环形侧面右侧啮合有右滑座,所述右滑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右夹板,所述第二丝杆右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丝杆环形侧面左侧啮合有左滑座,所述左滑座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左夹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辅助支架夹持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分别与左滑座和右滑座相匹配,所述左滑座内部设置有左内螺纹通孔,且左内螺纹通孔与第二丝杆相啮合,所述右滑座内部设置有右内螺纹通孔,且右内螺纹通孔与第二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亚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宏德普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