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80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库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基层和墙体,所述地下基层上依次设有隔热层和混凝土保护面;所述隔热层上方依次铺设有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和防水涂层;所述混凝土保护面层包括地面平铺层和墙边保护层,所述墙边保护层与所述墙体之间设有挤塑聚苯板,所述墙边保护层与所述墙体的接缝边缘设有建筑密封膏形成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增强冷库的气密性,降低库内含氧量,有效延长果品食物的保鲜时间。保鲜时间。保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冷库密封结构
,尤其是指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食品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这其中的一部分产品需要低温冷冻储藏,这就需要建造冷库。传统的冷库在围护结构和保温层之间只刷一道防潮底漆,气密性较差,节能效果不好,库内含氧量偏高,果品保鲜时间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个冷库结构来增强冷库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能有效的增强冷库的气密性,降低库内含氧量,有效延长果品食物的保鲜时间。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基层和墙体,所述地下基层上依次设有隔热层和混凝土保护面;所述隔热层上方依次铺设有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和防水涂层;所述混凝土保护面层包括地面平铺层和墙边保护层,所述墙边保护层与所述墙体之间设有挤塑聚苯板,所述墙边保护层与所述墙体的接缝边缘设有建筑密封膏形成封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墙边保护层的竖直高度为1300~1600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砖墙、找平层、第三沥青层、第四沥青层、保温层和面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基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垫层和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间隔均匀穿设有防冻通风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基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隔汽层。<br/>[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在实际使用情景中,地下基层铺设完成后,铺设隔热层找平,然后刷第一遍热沥青形成第一沥青层,干透刷第二层热沥青形成第二理沥青层,双层沥青密封效果更好;墙边保护层与墙体之间设有挤塑聚苯板防水防潮,墙边保护层与墙体的接缝边缘设有建筑密封膏形成封层,加固密封结构;经测试,按照本结构修建的冷库的气密性可提高1.5倍左右,库内含氧量明显降低。本技术能有效的增强冷库的气密性,降低库内含氧量,有效延长果品食物的保鲜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
[0014]1‑
地下基层;11

混凝土垫层;12

钢筋混凝土基层;13

防冻通风管;14

隔汽层;2

墙体;21

外砖墙;22

找平层;23

第三沥青层;24

第四沥青层;25

保温层;26

面层;3

隔热层;31

第一沥青层;32

第二沥青层;33

防水涂层;4

混凝土保护面层;41

地面平铺层;42

墙边保护层;43

挤塑聚苯板;44

建筑密封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基层1和墙体2,所述地下基层1上依次设有隔热层3和混凝土保护面层4;所述隔热层3上方依次铺设有第一沥青层31、第二沥青层32和防水涂层33;所述混凝土保护面层4包括地面平铺层41和墙边保护层42,所述墙边保护层42与所述墙体2之间设有挤塑聚苯板43,所述墙边保护层42与所述墙体2的接缝边缘设有建筑密封膏44形成封层。
[0017]本实施例中,地下基层1铺设完成后,铺设隔热层3找平,然后刷第一遍热沥青形成第一沥青层31,干透刷第二层热沥青形成第二理沥青层32,双层沥青密封效果更好;墙边保护层42与墙体2之间设有挤塑聚苯板43防水防潮,墙边保护层42与墙体2的接缝边缘设有建筑密封膏44形成封层,加固密封结构;经测试,按照本结构修建的冷库的气密性可提高1.5倍左右,库内含氧量明显降低。本结构能有效的增强冷库的气密性,降低库内含氧量,有效延长果品食物的保鲜时间。
[0018]如图1所示,所述墙边保护层42的竖直高度为1300~1600mm;本实施例中,墙边保护层42的高度限定,能在节省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加强冷库内部的密封性能。
[0019]如图1所示,所述墙体2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砖墙21、找平层22、第三沥青层23、第四沥青层24、保温层25和面层26;本实施例中,第三沥青层23和第四沥青层24双层密封保护。
[0020]如图1所示,所述地下基层1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垫层11和钢筋混凝土基层12,所述混凝土垫层11上间隔均匀穿设有防冻通风管13;本实施例中,防冻通风管1保持地基结构的通风干燥。
[0021]如图1所示,所述地下基层1和隔热层3之间设有隔汽层14;本实施例中,隔汽层14能有效防止室内水蒸气通过屋面板渗透到隔热层3内,影响保温效果,防止卷材起鼓。
[0022]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外观修改。
[0023]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基层(1)和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基层(1)上依次设有隔热层(3)和混凝土保护面层(4);所述隔热层(3)上方依次铺设有第一沥青层(31)、第二沥青层(32)和防水涂层(33);所述混凝土保护面层(4)包括地面平铺层(41)和墙边保护层(42),所述墙边保护层(42)与所述墙体(2)之间设有挤塑聚苯板(43),所述墙边保护层(42)与所述墙体(2)的接缝边缘设有建筑密封膏(44)形成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冷库气密性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边保护层(42)的竖直高度为1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澎潮宋晗靓由学函宋洁庞晓博王波栾杰谭德臣秦海燕潘婧李晓梅张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