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7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2
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包括若干主体骨架,主体骨架之间可折叠连接,主体骨架上定距开有安装检波器用的开孔,检波器通过盘式组件安装在主体骨架上。解决了检波器道距间隔控制不稳定问题,并提供了多种检波器道距组合方案。改变了传统检波器的针式结构,创造性采用圆盘接地方式,灵活机动作业。采集装置结构紧凑,整体性强,操作的标准化对于施工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检波器的使用数量可灵活组合,以适应不同地震勘测方法的应用。适应不同地震勘测方法的应用。适应不同地震勘测方法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查
,特别涉及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经济高质量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高速铁路、大型机场、高速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项目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地震探测技术,更是突破了传统地质勘查的范围,依靠勘测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的技术优势,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在硬化地表(混凝土和柏油路)的环境下进行地震探测施工时的主要技术特点:
[0004]1、根据地震探测技术设计要求,在满足分辨率前提下,设置地震检波器之间采集间距。间距的设置通常采用皮卷尺人工定位,根据定位标记,在皮尺对应的每个标记处依次安放检波器,并与主线缆接通。
[0005]2、检波器与地面接触部位,是地震设备的数据采集终端,与地面耦合效果直接决定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对检波器常规的固定方法是采用快干石膏等粘合剂把检波器的针式接触器埋在硬化路面,待石膏硬化后达到与地面进行耦合固定目的。
[0006]3、完成前面的两项步骤之后,再把检波器依次连接到主电缆,主线缆再接通地震仪主机;主机开机后,首先检测每个检波器的接地效果,确认符合检测指标后进行首次数据采集工作。
[0007]4、一条测线的设计路线较长,通常无法单次采集完成,需要把包括主线缆和检波器在内的采集组合设备整体沿测线纵向移动,再次完成数据采集,依次滚动采集,最终完成整条测线的勘测工作量。
[0008]目前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由于勘测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地震采集设备并不能完全达到工程地质类勘查的技术要求,存在诸多有待改进方面。
[0009]在勘测深度方面的改变,由之前千米级别深度的矿产资源开发转向百米级别深度的浅层工程地质勘察,勘测深度的大幅度减小。在勘测广度方面改变,由之前动辄数公里的大范围大极距采集缩减为小范围小极距采集。在勘测目的方面改变,由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类勘查转向浅层地质工程类勘察,例如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治理,大型建筑物基础稳定性调查,地铁施工线路岩溶专项勘察等。这些条件的变化,都要求及时对地震设备的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和配套辅助工具做出相应调整和更新。
[0010]导致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目前我们采用的地震设备是标准化通用型号,生产厂家提供的服务范围仅限于仪器工作性能的维护维修。而随着勘测广度、深度,以及勘测目的调整,厂家对于在施工中的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不能提供专用辅助工具的定制服务。就地震设备中最常见的检波器而言,在矿产勘查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是长距离、大极距施工采集模式,工作量巨大,施工周期长;而工程类勘察却普遍采用短距离、小极距的施工模式,勘察范围小、针对性强,生产效率要求短平快。
[0011]在施工操作中,总结归纳如下典型问题:
[0012]检波器定位误差大,耗费时间长。依照现有施工技术方案,检波器间隔通常采用皮尺定位,检波器(采集终端设备)是独立的个体,检波器之间根据设计要求有一定的间隔;每根标准地震线缆有12个检波器,就需要逐个进行12次检波器定位。
[0013]检波器接地方式亟待改进。通用型的检波器采用的是针式耦合,适用于土质地面,而对于在硬化地表(混凝土和柏油路)的地面环境下进行检波器耦合就无法实现。采用针式接触器结合石膏硬化耦合方式,时间周期长,耦合效果差,检波器与地面的耦合效果是决定地震数据采集效果的重要因素。
[0014]循环滚动采集效率低。工程类勘察项目施工范围小、并且要求勘测准确度高;施工普遍采用短距离、小极距的工作模式,采集高效率同时并且机动性要强。目前采集设备包括;地震仪(主机)一台、主线缆一根(12道)、检波器12个。全套的设备整体是柔性组合,移动时需要逐个移动检波器,并且要对单个检波器进行重复的间隔定位,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采集步骤过于繁琐,导致单次采集周期过长,无法实现高效率施工。
[0015]频繁拆装电缆与主机接头及多次开关机,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
[0017]该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包括若干主体骨架,主体骨架之间可折叠连接,主体骨架上定距开有安装检波器用的开孔,检波器通过盘式组件安装在主体骨架上。
[0018]主体骨架采用C型钢龙骨,主体骨架长度相等,各主体骨架的端部通过合页折叠式连接。具体地,主体板材借用宽74mm高46mm长4000mm的C型钢龙骨材料。板材用钢质龙骨板材,针对施工路面对装置的磨损,增加强度和钢性。
[0019]进一步地,四到六个主体骨架通过固定式合页折叠式连接组成为一套单体装置,相邻两套单体装置之间通过开口式合页配合柱销可拆卸折叠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盘式组件包括圆盘钢板及穿过主体骨架上开孔的连接柱,连接柱穿过开孔后与检波器连接,圆盘钢板与主体骨架之间设有控制连接时产生的浮动间隙用的调节螺母。
[0021]进一步地,主体骨架的端部设有吊扣,吊扣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在主体骨架的端部。
[0022]进一步地,主体骨架的端部内侧紧卡有加固块。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用的线缆,线缆通过自粘式捆扎带绑固在主体骨架内。
[0024]综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针对目前地震工程类勘测设备,量身定做了专用配套的施工装置,为快速、精准进行地震采集作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0026]1.解决了检波器道距间隔控制不稳定问题,并提供了多种检波器道距组合方案。
[0027]2.改变了传统检波器的针式结构,创造性采用圆盘接地方式,灵活机动作业。
[0028]3.采集装置结构紧凑,整体性强,操作的标准化对于施工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0029]4.检波器的使用数量可灵活组合,以适应不同地震勘测方法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相邻两主体骨架连接结构视图。
[0031]图2为盘式组件结构视图。
[0032]图3为防丢销柱结构视图。
[0033]图4为固定式合页结构视图。
[0034]图5为开口式合页结构视图。
[0035]图中:
[0036]1主体骨架,2检波器,3加固块,4吊扣,5固定式合页,6开口式合页,7柱销,8连接柱,9圆盘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检波器分体式拖拽装置设计,总结大量的施工案例经验,针对特殊的硬化地表施工环境提出解决方案。
[0039]1.通过设置固定间隔尺寸提高检波器2的定位精度,并兼具可调式间隔组合方式。
[0040]2.采用直径100mm铁质圆盘连接检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主体骨架,主体骨架之间可折叠连接,主体骨架上定距开有安装检波器用的开孔,检波器通过盘式组件安装在主体骨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骨架采用C型钢龙骨,主体骨架长度相等,各主体骨架的端部通过合页折叠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到六个主体骨架通过固定式合页折叠式连接组成为一套单体装置,相邻两套单体装置之间通过开口式合页配合柱销可拆卸折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检波器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庆杨宏智张健桥侯国正侯智源耿千顷边荣春李峰刘志强李园园王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