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42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包括实验容器,其为顶部具有敞口结构的透光容器;台架用于支撑与定位实验容器,台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实验容器的槽或者孔;擦拭组件用于擦拭实验容器的外壁顶部残留的液体,擦拭组件包括环形的吸液件,吸液件转动时至少局部贴合实验容器;吸液件由底板支撑,底板上设有用于避让实验容器的避空孔,施力于底板可使吸液件跟随底板上下移动;底板与台架的台面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和紧固件,常态下紧固件将底板与台面之间锁紧,松开紧固件时压缩弹簧自动顶升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实验容器外壁残留的试剂给实验员造成操作困扰和人身伤害隐患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实验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理化实验中经常使用烧杯、量筒、量杯等实验容器盛放化学试剂,使用过程中,部分化学试剂会沿着实验容器的杯口顺着外壁流出,如果是腐蚀性或者毒性试剂,可能导致手部被污染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人身伤害,常用的方法是戴手套操作或者及时清洗手部、以及擦拭容器避免该问题,此方法会给操作带来不便,且实验容器外壁仍可能受到污染,因此需要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以防止容器上残留试剂影响实验人员的安全。
[0003]此外,实验容器外壁上粘贴的标签可能会受到外溢试剂的腐蚀而导致标签信息难以辨认,给实验造成困扰或者拿错试剂的情况,给实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以解决实验容器外壁残留的试剂给实验员造成操作困扰和人身伤害隐患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包括:
[0007]实验容器,为顶部具有敞口结构的透光容器,实验容器的侧壁上粘贴有标签;
[0008]台架,用于支撑与定位实验容器,所述台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实验容器的槽或者孔;
[0009]擦拭组件,用于擦拭实验容器的外壁顶部残留的液体,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环形的吸液件,所述吸液件转动时至少局部贴合所述实验容器;所述吸液件由底板支撑,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避让实验容器的避空孔,施力于所述底板可使所述吸液件跟随底板上下移动;所述底板与所述台架的台面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和紧固件,常态下所述紧固件将底板与台面之间锁紧,松开所述紧固件时所述压缩弹簧自动顶升所述底板。
[0010]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面和所述台面上的、可互相吸合的异级磁铁,复数对所述异级磁铁间隔地分布于所述底板与台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异级磁铁至所述底板的边缘留有便于人员手部操作的施力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还固定安装导柱,所述导柱上套设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导柱向下伸出所述台面上的导向孔,所述导柱的底部固定安装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吸液件的上行行程。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吸液件的外侧固定连接一圈从动齿轮,所述底板上安装转轴,所述转轴键连接于一主动齿轮的轴心上,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转轴使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旋转。
[0014]优选的,所述吸液件的内径大于所述实验容器的外径,所述吸液件与所述从动齿轮偏心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时,所述吸液件的内壁局部贴合所述实验容器的外壁。
[0015]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部安装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沿偏离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标签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实验容器的标签位置是否远离实验员的手心一侧,所述标签检测组件包括支架、光电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当实验容器的标签位置放置正确时,所述光电传感器朝向所述标签,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电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台架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支架竖直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台架的空腔内。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在台架上安装用于擦拭实验容器的外壁顶部残留的液体的擦拭组件,在实验容器取液完成后,将其放置于台架上,然后抬起吸液件,并转动吸液件,将实验容器外壁顶部残留的化学试剂擦拭干净,防止未用完或者未洗净的腐蚀性或者毒性化学试剂沿着实验容器外壁向下顺流,导致下次拿取时污染手部,提高容器使用的安全性。
[0020]本技术紧固件使用多对异级磁铁将底板与台面吸附固定,保证实验容器取放时的便捷性,并且使用异级磁铁可以迅速地固定和松开底板,操作轻松高效。
[0021]本技术吸液件外圈的从动齿轮与底板上的主动齿轮啮合,通过转动操作手柄可轻松地使吸液件旋转,提高擦拭效率,且手部不需要直接接触吸液件,保证了擦拭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吸液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为:1.实验容器;2.台架;3.标签;4.孔;5.吸液件;6.底板;7.避空孔;8.压缩弹簧;9.磁铁块;10.导柱;11.限位块;12.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操作手柄;15.台面;16.支架;17.光电传感器;18.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包括实验容器1、台架2、擦拭组件和标签检测组件。
[0029]实验容器1为顶部具有敞口结构的透光容器,通常为玻璃材质,实验容器1的侧壁上粘贴有标签3,用于标示容器1内储存的化学试剂名称和理化性质等信息。
[0030]台架2用于支撑与定位实验容器1,台架2上间隔地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实验容器1的槽或者孔。本实施例中台架2内部为空腔结构,台架的台面15上设有孔4。
[0031]擦拭组件用于擦拭实验容器1的外壁顶部残留的液体。擦拭组件包括环形的吸液件5,吸液件5选用吸湿性好的海绵或者中空纤维材质,吸液件5转动时至少局部贴合实验容
器1的外壁,将残留的试剂擦拭干净。吸液件5由底板6支撑,底板6上设有用于避让实验容器1的避空孔7,施力于底板6可使吸液件5跟随底板6上下移动,从而抬起吸液件5或者降下吸液件5。底板6与台架2的台面之间安装压缩弹簧8和紧固件,常态下紧固件将底板6与台面15之间锁紧,便于取放吸液件5,松开紧固件时压缩弹簧8自动顶升底板6。
[0032]紧固件可以是螺栓或者磁铁块9。当紧固件为螺栓时,通过旋拧螺栓而改变底板的高度。
[0033]当紧固件为磁铁块9时的具体结构为:一对异级磁铁分别安装于底板6的底面和台面15上,且可互相吸合,复数对异级磁铁间隔地分布于底板6与台面15上,提供均匀的吸附力。异级磁铁至底板6的边缘留有便于人员手部操作的施力空间。
[0034]底板6的底部还固定安装用于对底板6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柱10,导柱10上套设压缩弹簧8,导柱10向下伸出台面15上的导向孔且可沿导向孔上下滑动,导柱10的底部固定安装限位块11,用于限制吸液件5的上行行程,防止吸液件5被顶出至实验容器1的上方。
[0035]如图3所示,吸液件5的外侧固定连接一圈从动齿轮12,二者之间可以是粘接或者卡接。底板6上安装转轴,转轴键连接于一主动齿轮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容器,为顶部具有敞口结构的透光容器;台架,用于支撑与定位实验容器,所述台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实验容器的槽或者孔;擦拭组件,用于擦拭实验容器的外壁顶部残留的液体,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环形的吸液件,所述吸液件转动时至少局部贴合所述实验容器;所述吸液件由底板支撑,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避让实验容器的避空孔,施力于所述底板可使所述吸液件跟随底板上下移动;所述底板与所述台架的台面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和紧固件,常态下所述紧固件将底板与台面之间锁紧,松开所述紧固件时所述压缩弹簧自动顶升所述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面和所述台面上的、可互相吸合的异级磁铁,复数对所述异级磁铁间隔地分布于所述底板与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级磁铁至所述底板的边缘留有便于人员手部操作的施力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理化实验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还固定安装导柱,所述导柱上套设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导柱向下伸出所述台面上的导向孔,所述导柱的底部固定安装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吸液件的上行行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