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36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包括皮试针本体、针头,针头远离皮试针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针尖斜面,针头靠近针尖斜面的端部的周侧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圈的所在平面与针头的延长线之间形成5度的夹角,定位圈的下表面靠近针尖斜面,定位圈朝向远离皮试针本体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若是针尖斜面的刺入角度过大,则导致定位圈远离皮试针本体的一端抵触在皮肤上以限制针尖斜面刺入的情况;同时在刺入时使得定位圈与皮肤处于相平行的状态,从而保证针尖斜面可以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皮内。皮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用皮试针在患者的前臂下部皮内注射试验液,形成皮丘来判断患者是否药物过敏。在临床规范以及专业教材上,皮内注射法均要求针头的针尖斜面向上,且针尖斜面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护士仅仅靠经验进行操作,从而难以保证5度角度注射的角度,从而影响皮丘的形成的问题,以及后续影响判断是否药物过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具有定位注射角度的功能。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包括皮试针本体、设置在皮试针本体上的针头,所述针头远离皮试针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针尖斜面,所述针头靠近针尖斜面的端部的周侧设置有当针尖斜面刺入皮内时用于抵触在皮肤上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所在平面与针头的延长线之间形成5度的夹角,所述定位圈的下表面靠近针尖斜面,所述定位圈朝向远离皮试针本体的方向延伸。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圈远离皮试针本体的部分设置有直线延伸段。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线延伸段的中部的周侧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的外径与直线延伸端的外径相同。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圈的下表面形成有多道沿着其径向延伸的防滑槽。
[000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通过在针头靠近针尖斜面的端部的周侧设置定位圈,且定位圈朝向远离皮试针本体的方向延伸,且定位圈的所在平面与针头的延长线之间形成5度的夹角,此时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若是针尖斜面的刺入角度过大,则导致定位圈远离皮试针本体的一端抵触在皮肤上以限制针尖斜面刺入的情况;同时在刺入时使得定位圈与皮肤处于相平行的状态,从而保证针尖斜面可以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
[0010]2、因针尖斜面与5度的角度刺入,从而在针尖斜面刺入的过程中,定位圈朝向靠近皮肤的方向倾斜向下移动,此时定位圈可以推开皮肤的褶皱,此时皮肤紧绷后方便进行皮试;同时定位圈远离皮试针本体的部分设置有直线延伸段,能提高推开皮肤褶皱的效果;
[0011]3、在直线延伸段的周侧设置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硅胶圈,硅胶圈的外径与直线延伸端的外径相同;从而能提高与皮肤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被推开的皮肤褶皱处滑脱与定位圈的接触处后恢复;
[0012]4、在定位圈的下表面形成有多道沿着其径向延伸的防滑槽,从而提高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定位圈接触处的皮肤能保持紧绷状态。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针头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皮试针本体;2、针头;21、针尖斜面;3、定位圈;31、直线延伸段;32、环槽;33、硅胶圈;34、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如图1所示包括皮试针本体1、设置在皮试针本体1上的针头2,针头2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针尖斜面21。针头2靠近针尖斜面21的端部的周侧设置有当针尖斜面21刺入皮内时用于抵触在皮肤上的定位圈3,定位圈3的所在平面与针头2的延长线之间形成5度的夹角,定位圈3的下表面靠近针尖斜面21,定位圈3朝向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方向延伸。
[0019]如图1到图3所示,在定位圈3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部分设置有直线延伸段31。直线延伸段31的中部的周侧设置有环槽32,环槽32内设置有硅胶圈33,硅胶圈33的外径与直线延伸端的外径相同。定位圈3的下表面形成有多道沿着其径向延伸的防滑槽34。
[0020]实施效果:通过在针头2靠近针尖斜面21的端部的周侧设置定位圈3,且定位圈3朝向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方向延伸,且定位圈3的所在平面与针头2的延长线之间形成5度的夹角,此时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若是针尖斜面21的刺入角度过大,则导致定位圈3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一端抵触在皮肤上以限制针尖斜面21刺入的情况;同时在刺入时使得定位圈3与皮肤处于相平行的状态,从而保证针尖斜面21可以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
[0021]因针尖斜面21与5度的角度刺入,从而在针尖斜面21刺入的过程中,定位圈3朝向靠近皮肤的方向倾斜向下移动,此时定位圈3可以推开皮肤的褶皱,此时皮肤紧绷后方便进行皮试;同时定位圈3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部分设置有直线延伸段31,能提高推开皮肤褶皱的效果。在直线延伸段31的周侧设置有环槽32,环槽32内设置有硅胶圈33,硅胶圈33的外径与直线延伸端的外径相同;从而能提高与皮肤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被推开的皮肤褶皱处滑脱与定位圈3的接触处后恢复。在定位圈3的下表面形成有多道沿着其径向延伸的防滑槽34,从而提高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定位圈3接触处的皮肤能保持紧绷状态。
[002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定位注射角度功能的皮试针,包括皮试针本体(1)、设置在皮试针本体(1)上的针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针尖斜面(21),所述针头(2)靠近针尖斜面(21)的端部的周侧设置有当针尖斜面(21)刺入皮内时用于抵触在皮肤上的定位圈(3),所述定位圈(3)的所在平面与针头(2)的延长线之间形成5度的夹角,所述定位圈(3)的下表面靠近针尖斜面(21),所述定位圈(3)朝向远离皮试针本体(1)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雪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