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25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现有装置成本较高,不能自动采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箱体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采样泵机、沼泽沉淀过滤器、降解容器、培养箱、排水泵机、过滤器。沼泽沉淀过滤器的空腔内设置有固体过滤物,并加有EM菌。降解容器的空腔为无光缺氧环境,内部设置有带有EM菌的PP棉滤芯,降解容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外壁设置有电加热线圈。培养箱通过隔板分为植物生长空间和根系生长空间。培养箱设置有LED植物灯和通气孔,根系生长空间内设置有上、下液位传感器。控制装置包括定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液位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藻毒素萃取过程简化,萃取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


[0001]本技术属于萃取过滤

,涉及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藻毒素萃取方法,按照步骤将冻干的蓝藻碾碎,经过有机溶剂如甲醇萃取两到三次,在经过离心机离心收集,然后蒸发浓缩,再进行溶解分析,获得藻毒素。使用传统方法一般使用七个步骤以上,步骤繁多、耗时长,花费成本贵重。
[0003]申请号201611031258.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铜绿微囊藻毒素粗提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离心富集藻细胞,然后再进行超声破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aeruginosa藻液,分装于多个离心管中,使用冷冻离心机在4℃、3000

8000rpm下离心分离;倒出上清液,使藻细胞聚集物留于离心管底部及壁上;继续向离心管中倒入相同体积的藻液,使用冷冻离心机离心并重复上述操作;然后使用超声细胞破碎仪在300

800W的条件下超声破碎,得到藻毒素粗提液。该方法藻毒素提取装置步骤繁多,程序复杂,成本贵重。
[0004]申请号201610872120.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MC

LR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冷冻离心得到藻细胞,并用超纯水清洗;之后加提取液震荡后转入刻度试管中并用提取液清洗离心管3次;然后沸水浴25min提取MC

LR,若时间水浴时间达到25min后提取液未挥发完全可适当延长时间,但总提取时间不能超过30min;提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加入50%甲醇振荡溶解,经0.22μm有机相滤头过滤后经高效液相色谱装置测定。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简单的设备通过较少的实验步骤得到较高的细胞内微囊藻毒MC

LR提取效率,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内微囊藻毒素MC

LR的提取方法。但是该专利藻毒素提取装置需要成本昂贵,实验室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具体是一种带EM菌的PP棉与水生植物培养箱体的微囊藻毒素连续采样装置。
[0006]本技术包括箱体和控制装置。
[0007]所述的箱体内设置依次有采样泵机、沼泽沉淀过滤器、降解容器、培养箱、排水泵机、过滤器。
[0008]所述的采样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箱体外,用于抽取水样。
[0009]所述的采样泵机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沼泽沉淀过滤器下方的入水口;所述的沼泽沉淀过滤器包括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固体过滤物,并加有EM菌。
[0010]所述的沼泽沉淀过滤器的上方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降解容器的入水口;所述的降解容器包括密闭的空腔,空腔内为无光缺氧环境,空腔内设置有带有EM菌的PP棉滤芯;降解容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降解容器外壁设置有电加热线圈。
[0011]所述的培养箱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培养箱分为上、下两个空间,上部为植物生长空间、下部为根系生长空间;隔板上开有多个植物插孔,植物由植物插孔插入,其根部位于根系生长空间内的水里;根系生长空间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0012]所述的培养箱的顶面设置有盖板,盖板下方设置有LED植物灯,贯穿盖板开有通气孔,盖板侧方设置有锁扣;根系生长空间的进水口与降解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根系生长空间内设置有上、下液位传感器;根系生长空间的排水口与排水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
[0013]所述的排水泵机的排水口通过管路与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过滤器内设置PP棉滤芯体,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箱体外,管路上设置有电子开关阀,控制水样的流出。
[0014]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定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液位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培养箱上的控制面板。
[0015]所述的LED植物灯连接定时模块,根据设定的光照时长定时开关LED植物灯。
[0016]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线圈接温度控制模块,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控制模块启动电加热线圈对降解容器进行加热。
[0017]所述的采样泵机、排水泵机和液位传感器接液位控制模块;当根系生长空间的水位低于下液位传感器时,启动采样泵机,对培养箱注水;当根系生长空间的水位高于上液位传感器时,关闭采样泵机;当需要进行采样时,打开电子开关阀,同时启动排水泵机,完成水样的采集。
[0018]本技术采用带EM菌的隔离氧气PP棉代替传统的粉碎蓝藻释放藻毒素,水生植物的发达根系吸收与吸附作用代替离心分离装置。原始水样先由沼泽沉淀过滤器除掉大颗粒杂质并耗尽水中溶氧,进入无光缺氧条件下的中段带EM菌的PP棉段后蓝藻细胞失去生存条件,被强势 EM菌群降解,随后的水生植物培养区吸收可溶性降解产物,而微囊藻毒素抗降解,分子量较大也不易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可顺利通过水生植物区,后段PP棉滤芯体过滤掉可能的颗粒杂质,达到简化藻毒素萃取过程,降低成本的目的,使传统的繁琐有机溶剂萃取过程由无光缺氧条件下EM菌发酵降解代替,大幅降低了成本,使间歇的萃取过程变成了连续的采样过程。PP棉是标准化耗材,更换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小型化的微囊藻毒素在线监测系统提供了配套支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培养箱的盖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包括箱体1和控制装置。箱体1内设置依次有采样泵机2、沼泽沉淀过滤器3、降解容器4、培养箱5、排水泵机 6、过滤器7,箱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8。
[0022]采样泵机2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箱体1外,用于抽取水样。
[0023]采样泵机2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沼泽沉淀过滤器3下方的入水口,沼泽沉淀过滤器
3包括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固体过滤物(如滤砂、碎石、陶瓷片),并加有EM菌,用于过滤水样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EM菌消耗水样中的氧气,造成水样中的缺氧环境。
[0024]沼泽沉淀过滤器3的上方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降解容器4的入水口,降解容器4包括密闭的空腔,空腔内为无光缺氧环境,空腔内设置有带有EM菌的PP棉滤芯,通过EM菌发酵杀死降解蓝藻细胞,蓝藻细胞死亡后细胞破裂,释放藻毒素,PP棉滤芯过滤除藻毒素等有机物外的杂质。降解容器4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降解容器4外壁设置有电加热线圈9,用于控制降解容器4内的温度,提供EM菌适宜生存的环境。
[0025]培养箱5内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将培养箱5分为上、下两个空间,上部为植物生长空间、下部为根系生长空间。隔板10上开有多个植物插孔11,植物由植物插孔11插入,其根部位于根系生长空间内的水里。根系生长空间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高度大于等于排水口的高度。培养箱5的顶面设置有盖板12。如图2,盖板12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提取淡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样品的水样采集器,包括箱体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设置依次有采样泵机、沼泽沉淀过滤器、降解容器、培养箱、排水泵机、过滤器;所述的采样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箱体外,用于抽取水样;所述的采样泵机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沼泽沉淀过滤器下方的入水口;所述的沼泽沉淀过滤器包括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固体过滤物,并加有EM菌;所述的沼泽沉淀过滤器的上方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降解容器的入水口;所述的降解容器包括密闭的空腔,空腔内为无光缺氧环境,空腔内设置有带有EM菌的PP棉滤芯;降解容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降解容器外壁设置有电加热线圈;所述的培养箱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培养箱分为上、下两个空间,上部为植物生长空间、下部为根系生长空间;隔板上开有多个植物插孔,植物由植物插孔插入,其根部位于根系生长空间内的水里;根系生长空间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的培养箱的顶面设置有盖板,盖板下方设置有LED植物灯,贯穿盖板开有通气孔;根系生长空间的进水口与降解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根系生长空间内设置有上、下液位传感器;根系生长空间的排水口与排水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排水泵机的排水口通过管路与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器内设置PP棉滤芯体,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龙赵新颜刘薇薇杨枭甲吕辉李子瑜卓逸挺郁清扬解东燊冯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