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24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包括脱离器上电极,所述脱离器上电极的底部安装有脱离器下电极,所述脱离器上电极和脱离器下电极的外壁设有复合外套,所述复合外套的内部设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不锈钢层、锌镀层、电镀镍层和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所述不锈钢层设于复合外套的内部,所述不锈钢层的外壁镀有锌镀层,所述锌镀层的外壁镀有电镀镍层,所述电镀镍层的外壁喷涂有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该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弹性球给予螺纹套和第二杆体向上移动的力,使得脱离器上电极和外界连接件之间进行抵紧,避免外界连接件与脱离器上电极连接松动。接松动。接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避雷器
,具体为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脱离器是由电极、热敏电阻、空爆膨胀管、弹簧、外壳组成。将其与避雷器串联,当避雷器略化时及时爆裂使避雷器退出运行系统,避免避雷器发生爆炸。
[0003]但是脱离器的外壳部分多由塑料制成,其耐候性能不高,在长期运行中受大气条件影响,往往会发生开裂、粉化。导致其内部受潮,影响其脱离效果,或在不应脱离的情况下发生脱离,对避雷器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脱离器的外壳部分多由塑料制成,其耐候性能不高,在长期运行中受大气条件影响,往往会发生开裂、粉化。导致其内部受潮,影响其脱离效果,或在不应脱离的情况下发生脱离,对避雷器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包括脱离器上电极,所述脱离器上电极的底部安装有脱离器下电极,所述脱离器上电极和脱离器下电极的外壁设有复合外套,所述复合外套的内部设有复合层;
[0006]所述复合层包括不锈钢层、锌镀层、电镀镍层和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
[0007]所述不锈钢层设于复合外套的内部,所述不锈钢层的外壁镀有锌镀层,所述锌镀层的外壁镀有电镀镍层,所述电镀镍层的外壁喷涂有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
[0008]优选的,所述复合外套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加工有通口,底部所述通口的内壁与脱离器下电极的外壁间隙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脱离器上电极的顶部加工有螺纹。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外套的内壁设有绝缘层;
[0011]所述绝缘层包括硅橡胶层和内腔;
[0012]所述硅橡胶层固接于复合外套的内壁,所述硅橡胶层的内壁加工有内腔,所述硅橡胶层通过内腔的内壁与脱离器上电极和脱离器下电极的外壁包胶硫化。
[0013]优选的,所述复合外套的顶部设有防松动机构;
[0014]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弹性球和螺纹套;
[0015]两个所述第一杆体分别固接于复合外套的顶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二杆体,两个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弹性球,所述弹性球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杆体的内壁底部和第二杆体的外壁底部相贴合,两个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壁一端固接有螺纹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7]该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通过不锈钢层、锌镀层、电镀镍层、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和硅橡胶层之间的配合,使得脱离器上电极和脱离器下电极用硅橡胶层包胶硫化成型,将其塑料部件完全与空气隔绝,并利用不锈钢层、锌镀层、电镀镍层、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和硅橡胶层具有的耐污性、憎水性、耐老化性提高脱离器上电极和脱离器下电极本身的耐候性能,由于外部完全由硅橡胶层包覆,提高了金属件与非金属件之间的密封性,改善脱离器耐候性能差的特点。
[0018]通过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弹性球和螺纹套之间的配合,使得当外界连接件与脱离器上电极进行螺纹连接时,外界连接件预先与螺纹套进行接触,接触后,使用者可通过外界连接件带动螺纹套和第二杆体向下移动,进而对弹性球进行挤压,并移入脱离器上电极的内壁,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弹性球给予螺纹套和第二杆体向上移动的力,使得脱离器上电极和外界连接件之间进行抵紧,避免外界连接件与脱离器上电极连接松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脱离器下电极、复合外套和第二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锌镀层、电镀镍层和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硅橡胶层、内腔和复合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脱离器上电极,2、螺纹,3、脱离器下电极,4、复合外套,5、通口,6、复合层,601、不锈钢层,602、锌镀层,603、电镀镍层,604、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7、防松动机构,701、第一杆体,702、第二杆体,703、弹性球,704、螺纹套,8、绝缘层,801、硅橡胶层,802、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包括脱离器上电极1,脱离器上电极1的底部安装有脱离器下电极3,脱离器上电极1和脱离器下电极3的外壁设有复合外套4,复合外套4的内部设有复合层6,复合层6包括不锈钢层601、锌镀层602、电镀镍层603和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604,不锈钢层601设于复合外套4的内部,不锈钢层601的外壁镀有锌镀层602,锌镀层602结晶细致、均匀且无孔隙,抗腐蚀性良好;电镀所得锌层较纯,在酸、碱等雾气中腐蚀较慢,能有效保护紧固件基体,镀锌层经铬酸钝化后形成白色、彩色、军绿色等,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由于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可进行冷冲、轧制、折弯等各种成型而不损坏镀层,锌镀层602的外壁镀有电镀镍层603,电镀镍层603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的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能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电镀镍层603的外壁喷涂有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604,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604由脂肪族异氰酸酯和羟基丙烯酸树脂,高级着色颜料、助剂、溶剂等组成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涂层坚韧,附着力特强,良好的
耐冲击性和耐磨性;良好的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耐油性,复合外套4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加工有通口5,底部通口5的内壁与脱离器下电极3的外壁间隙配合,脱离器上电极1的顶部加工有螺纹2,螺纹2用于脱离器上电极1与外界连接件之间进行连接。
[0026]复合外套4的内壁设有绝缘层8,绝缘层8包括硅橡胶层801和内腔802,硅橡胶层801固接于复合外套4的内壁,硅橡胶层801的内壁加工有内腔802,硅橡胶层801通过内腔802的内壁与脱离器上电极1和脱离器下电极3的外壁包胶硫化。
[0027]复合外套4的顶部设有防松动机构7,防松动机构7包括第一杆体701、第二杆体702、弹性球703和螺纹套704,两个第一杆体701分别固接于复合外套4的顶部左右两侧,两个第一杆体701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二杆体702,使得第二杆体702可在第一杆体701的内壁进行升降运动,两个第一杆体701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弹性球703,弹性球703给予第二杆体702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包括脱离器上电极(1),所述脱离器上电极(1)的底部安装有脱离器下电极(3),所述脱离器上电极(1)和脱离器下电极(3)的外壁设有复合外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外套(4)的内部设有复合层(6);所述复合层(6)包括不锈钢层(601)、锌镀层(602)、电镀镍层(603)和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604);所述不锈钢层(601)设于复合外套(4)的内部,所述不锈钢层(601)的外壁镀有锌镀层(602),所述锌镀层(602)的外壁镀有电镀镍层(603),所述电镀镍层(603)的外壁喷涂有脂肪族聚氨酯防腐面漆层(6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外套(4)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加工有通口(5),底部所述通口(5)的内壁与脱离器下电极(3)的外壁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上电极(1)的顶部加工有螺纹(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外套热爆式脱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韩红刚陈永波王允文侯磊磊王玉玲王博赵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