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光效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20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光效的灯具,包括背板、光源板、反光板、扩散板及框体。背板包括多个侧壁及其内部的容置槽,反光板位于容置槽且位于光源板上,光源板位于背板的底壁与反光板底部之间,光源板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密集的分布光源板上,扩散板屏蔽反光板。由于光源板为整板形式、发光组件密集的排列分布,搭配整板贴附、高反光率反光板,以及使用高透光度的扩散板,因此能够大幅度提升面板灯的光效。光效。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光效的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特别指一种提高光效的面板灯。

技术介绍

[0002]LED面板灯是采用类似液晶电视背光源技术的一种新型面光源,是一款高档、简约的室内外照明灯具,光源均为SMD LED灯珠,整个灯具设计给人美观简洁,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感。LED面板灯设计独特,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明亮,可以有效的缓解眼疲劳。
[0003]面板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照明设备,其通常包括底座、发光源、电源、反光板及扩散板等组件。现有的面板灯存在发光效率不佳、拆装不容易及外观复杂等问题,影响面板灯的使用率。
[0004]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上述问题,通过整版贴的光源、反光板、高透扩散板的组合来提高光效。
[0006]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提高光效的灯具,灯具包括背板、反光板、光源板及扩散板,背板包括多个侧壁及所述多个侧壁内部的容置槽,反光板位于所述容置槽且位于所述光源板上,光源板位于所述容置槽,光源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所述光源板的相对面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所述光源板包括多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密集的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扩散板屏蔽所述反光板,框体包括窗口,所述框体卡接所述反光板及扩散板而与所述背板结合。
[0007]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大于90度。
[0008]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板侧边具有压线板,所述背板底部结合一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线固定于所述压线板。
[0009]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分布,且所述发光组件沿第二方向排列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0010]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范围为30mm以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范围为30mm以下。
[0011]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光组件不包括透镜。
[0012]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光板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开设有多个孔洞,各所述发光组件对应位于所述孔洞内。
[0013]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光板为一槽体,包含基板与多个侧壁,所述槽体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多个孔洞于所述基板上。
[0014]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
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为22mm至40。
[0015]根据上述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板还包括多个支撑部,位于所述底壁上而面向所述光源板。
[0016]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提高光效的灯具,提高光效为通过:整版的光源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灯珠颗数、降低单颗灯珠的功率来提高光效;或反光板使灯具内部反射出去的光增加,从而提高光效;或高透过率的扩散板是通过降低光损来提高整灯的光效。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提高光效的灯具,由于光源板为整板形式,且发光组件密集的排列分布,搭配整板贴附、高反光率的反光板,以及使用高透光度的扩散板,因此能够大幅度提升面板灯的光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4是图4的A部分的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提高光效的灯具100、背板11、侧壁111、容置槽110、底壁1111、支撑部112、光源板12、第一表面121、第二表面122、发光组件123、反光板13、槽体13

、孔洞131、延伸部132、基板133、侧壁134、扩散板14、卡嵌部141、框体15、相嵌部151、窗口152、电源件2、压线板3、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间隔距离H、间隔W1、间隔W2、夹角θ。
[0025]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创作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7]请参考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高光效的灯具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高光效的灯具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4的A部分的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具100包括背板11、光源板12、反光板13、扩散板14及框体15。背板11侧边具有压线板3,所述背板11底部结合一电源件2,所述电源件2的线固定于所述压线板3。
[0029]背板11包括多个侧壁111及所述多个侧壁内部的容置槽110。
[0030]光源板12位于所述容置槽110内,光源板12位于所述背板11的底壁1111与所述反光板13底部之间,光源板12可以是两片拼接或1片。
[0031]光源板12的相对面为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所述第一表面121朝向所述容置槽110的底壁1111,所述光源板12包括多个发光组件123,例如为LED灯,所述发光组件123密集的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122上。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123沿第一方向D1排列分布,且所述发光组件123沿第二方向D2排列分布,所述第一方向D1与所述第二方向D2不平行。也就是说,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为相交状态,相交的夹角在一实施例中,为直角(90
°
),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123具有间隔W1,其范围为30mm以下。优选的,间隔W1范围为13mm至16mm。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相邻的所述发光组件123具有间隔W2,其范围为30mm以下,优选的,间隔W2范围为13mm至16mm。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板13为PET材质制成,反光板13位于所述容置槽110,且位于所述光源板12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板13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123,开设有多个孔洞131,各所述发光组件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光效的灯具,包括一背板、一反光板、一光源板及一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背板包括多个侧壁及所述多个侧壁内部的容置槽,反光板位于所述容置槽且位于所述光源板上,光源板位于所述容置槽,光源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所述光源板的相对面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所述光源板包括多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密集的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扩散板屏蔽所述反光板,框体包括窗口,所述框体卡接所述反光板及扩散板而与所述背板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反光板底部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大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侧边具有压线板,所述背板底部结合一电源件,所述电源件线固定于所述压线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效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包括多个支撑部,位于所述底壁上而面向所述光源板。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福星廖斯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