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11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在确保操作杆有足够的行程的同时,可以将操作杆的形状设定得较小。具备与扭转螺旋弹簧(3)的第一臂部(3a)常时接触的固定接点(5a)、和与第二臂部(3c)接触/分离的切换接点(6a),在外壳(1)的转角部,设置从该外壳的侧壁(1d)向内侧伸出形成的伸出部(1e),在外壳的伸出部(1e)的延长线上,形成允许操作杆(2)的操作部(2a)向外壳内压入的开口部(1h),在操作杆(2)上设置可与外壳的伸出部(1e)相对的伸出部(2e),在外壳的伸出部(1e)的内侧和操作杆(2)的伸出部(2e)的内侧,设置收容扭转螺旋弹簧(3)的卷绕部(3a)的弹簧收纳部(1e2)、(2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由扭转螺旋弹簧构成的可动接点,通过伴随着操作杆的转动使扭转螺旋弹簧产生挠曲变形,可以进行ON/OFF切换的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公示在专利文献1中。该现有技术具有外壳、和收容在该外壳中并具有可被按压操作的操作部的可以转动的操作杆。同时,具备扭转螺旋弹簧,其具有形成可动接点并被安装在形成于操作杆上的弹簧收纳部的卷绕部、从该卷绕部的一端引出的第一臂部、和从卷绕部的另一端引出并伴随着操作杆的转动而挠曲变形的第二臂部。另外,具备与扭转螺旋弹簧的第一臂部常时接触的固定接点、和可以与扭转螺旋弹簧的第二臂部接触/分离的切换接点。该切换接点具有可以夹压保持扭转螺旋弹簧的第二臂部的下方接点部和上方接点部,通过第二臂部伴随着操作杆的转动而产生挠曲变形,由此第二臂部被插入到下方接点部和上方接点部之间。而且,下方接点部和上方接点部分别形成为被悬臂支撑的形状。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卷绕部以及收纳该卷绕部的操作杆的弹簧收纳部,配置在外壳的与切换接点相对一侧的外壳端部附近的大致中央位置。在这样构成的现有技术中,在未对操作杆的操作部施加按压力的初始状态下,虽然形成可动接点的扭转螺旋弹簧的第一臂部与固定接点相接触,但由于扭转螺旋弹簧的第二臂部被保持在从切换接点离开了的状态,所以固定接点和切换接点之间被遮断,开关装置处于OFF状态。若从这种状态对操作杆的操作部施加按压力,则扭转螺旋弹簧产生挠曲变形,第二臂部被插入切换接点的下方接点部和上方接点部之间,该第二臂部处于被下方接点部和上方接点部夹持的状态。即,切换接点和固定接点通过扭转螺旋弹簧导通,开关装置处于ON的状态。而且,在使操作杆转动到全行程时,操作杆的操作部碰触到外壳的外壁端部,转动停止。即,在该现有技术中,操作杆的操作部不能压入到外壳内。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331690号公报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杆具有容纳扭转螺旋弹簧的卷绕部的弹簧收纳部,所以无法使形成该弹簧收纳部的壁部的厚度变薄,因此弹簧收纳部的形状随之变大,使得操作杆的形状有变大的倾向。因此,难以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同时,因为在使操作杆转动到全行程时,操作杆的操作部碰触到外壳的外壁端部后转动停止,所以用于使扭转螺旋弹簧挠曲变形的操作杆的行程受到限制。因此,为了确保所希望的行程,操作杆的形状不得不设计得较大。由此,难以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从上述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在确保其操作杆有足够的行程的同时,可以将该操作杆的形状设定得较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外壳;能够转动的操作杆,其收容在该外壳中,具有被按压操作的操作部;扭转螺旋弹簧,其形成可动接点,并具有卷绕部、从该卷绕部的一端引出的第一臂部、和从上述卷绕部的另一端引出并伴随着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而挠曲变形的第二臂部;固定接点,其与该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第一臂部常时接触;以及切换接点,其与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第二臂部接触/分离,在上述外壳的转角部设有伸出部,该伸出部从该外壳的侧壁向上述外壳的内侧伸出而形成,并且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延长线上,形成允许上述操作杆的上述操作部向上述外壳内压入的开口部,在上述操作杆上,设置能够与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相对的伸出部,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内侧和上述操作杆的内侧,设置有容纳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卷绕部的弹簧收纳部。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外壳的转角部设置的外壳的伸出部、和操作杆的伸出部,形成了收容扭转螺旋弹簧的卷绕部的弹簧收纳部,所以能够将死区即外壳的转角部有效利用于设置扭转螺旋弹簧的卷绕部,并且可以将用于容纳扭转螺旋弹簧的卷绕部的操作杆部分设置成较小的形状。因此,可以使操作杆具有较小的形状。即使如此使操作杆具有较小的形状,因为伴随着操作杆的转动,该操作杆的操作部可以从外壳的开口部向外壳内压入,所以也可以确保该操作杆具有所希望的行程。即,本专利技术不仅确保操作杆有足够的行程,也可以将该操作杆的形状设定得较小。由此,外壳的形状可以变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上述操作杆具有安装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卷绕部的轴承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扭转螺旋弹簧的卷绕部安装在操作杆的轴承部,可以实现扭转螺旋弹簧的稳定的保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上述固定接点保持在上述外壳上。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固定接点的稳定的保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端面设置第一限位面,在上述操作杆的伸出部的端面,设置在上述操作杆的按压解除操作时被上述第一限位面卡止的第一限位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在操作杆的按压解除操作时,通过操作杆的伸出部的第一限位部被外壳的伸出部的第一限位面卡止,从而操作杆停止转动。由此,可以将该操作杆稳定保持在初始位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分别设定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形状和上述操作杆的伸出部的形状,使得在上述第一限位部被上述第一限位面卡止时、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外侧面和上述操作杆的外侧面成为同一面。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在将操作杆保持在初始位置时,在操作杆伸出部和外壳的伸出部之间不产生阶梯差,可以保持美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上述外壳的与设置伸出部的上述侧壁对向一侧的上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限位面,在上述操作杆的操作部上设置有被上述第二限位面卡止的第二限位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操作杆的操作部被按压操作时,直到操作杆的操作部的第二限位部抵接于外壳的侧壁的第二限位面为止,都可以将操作部压入外壳内,使操作杆进行转动,因而可以确保该操作杆有较大的行程。另外,可以确保在按压操作时操作杆具有稳定的行程。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上述外壳的内部设置第三限位面,在上述操作杆上设置被上述第三限位面卡止的第三限位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在操作杆的操作部被按压操作时,也可以通过操作杆的第三限位部被外壳的第三限位面卡止以使操作杆的转动停止。即,通过第二限位面对上述第二限位部的卡止、和第三限位面对第三限位部的卡止这两方面,可以使操作杆停止,能够实现当操作杆的操作部向外壳内压入时使操作杆稳定停止的功能,并确保操作杆有高精度的行程。本专利技术在确保操作杆有足够的行程的同时,可以将该操作杆的形状设定得较小,这样可以实现外壳的小型化。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的装置整体小型化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除去了盖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的外壳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的操作杆的背面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的固定接点、及切换接点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特别表示操作杆的压入动作的途中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特别表示操作杆被压入到全行程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特别是表示操作杆被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时的与图3对应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特别是表示操作杆的压入动作的途中状态的与图7对应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特别是表示操作杆被压入到全行程状态的与图8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能够转动的操作杆,其收容在该外壳中,具有被按压操作的操作部;扭转螺旋弹簧,其形成可动接点,并具有卷绕部、从该卷绕部的一端引出的第一臂部、和从上述卷绕部的另一端引出并伴随着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而挠曲变形的第二臂部;固定接点,其与该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第一臂部常时接触;以及切换接点,其与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第二臂部接触/分离,在上述外壳的转角部设有伸出部,该伸出部从该外壳的侧壁向上述外壳的内侧伸出而形成,并且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延长线上,形成允许上述操作杆的上述操作部向上述外壳内压入的开口部,在上述操作杆上,设置能够与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相对的伸出部,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内侧和上述操作杆的内侧,设置有容纳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卷绕部的弹簧收纳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5-12 2006-134139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能够转动的操作杆,其收容在该外壳中,具有被按压操作的操作部;扭转螺旋弹簧,其形成可动接点,并具有卷绕部、从该卷绕部的一端引出的第一臂部、和从上述卷绕部的另一端引出并伴随着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而挠曲变形的第二臂部;固定接点,其与该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第一臂部常时接触;以及切换接点,其与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第二臂部接触/分离,在上述外壳的转角部设有伸出部,该伸出部从该外壳的侧壁向上述外壳的内侧伸出而形成,并且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延长线上,形成允许上述操作杆的上述操作部向上述外壳内压入的开口部,在上述操作杆上,设置能够与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相对的伸出部,在上述外壳的伸出部的内侧和上述操作杆的内侧,设置有容纳上述扭转螺旋弹簧的上述卷绕部的弹簧收纳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贵仁板桥隆幸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