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助力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制动系统大多采用真空助力装置来协助驾驶者产生足够的制动力,而真空源来自于发动机或机械真空泵。对于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来说,没有发动机来提供真空动力源来提供制动助力,仅由人力所产生的制动力是无法满足行车制动的需求。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
[0003]传统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包括助力电机、移动设置于助力缸体内并由助力电机提供移动驱动力的助力滑套,助力滑套与制动泵顶杆推顶配合,其中,助力电机驱动设置有助力齿轮,助力滑套设置有与助力齿轮啮合传动的助力齿条,从而实现助力滑套的轴向移动,但助力齿轮和助力齿条的传动过程会产生一定噪音,该部分噪音传入驾驶室内后会对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产生干扰,进而降低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噪音、提高传动稳定性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包括有助力缸体、踏杆总成、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所述的制动泵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制动力的制动泵顶杆,所述的电动助力器包括助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助力器还包括助力套、助力座、蜗轮和蜗杆,所述的助力座轴向移动于助力缸体内并与制动泵顶杆呈推顶配合,所述的助力座相对制动泵顶杆的另一端沿移动方向固定设置有助力螺杆,所述的助力套套于助力螺杆外周且内周与助力螺杆外周呈螺纹配合,所述的蜗杆在助力电机驱动下旋转,所述的蜗轮与助力缸体呈转动配合,所述的蜗轮与蜗杆啮合传动,所述的蜗轮设置有供助力套穿过的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的第一轴向通孔与助力套外周呈周向联动配合且可相对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杆总成包括踏杆及传动杆,所述的助力螺杆设置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的传动杆位于第二轴向通孔内,其一端与助力座推顶配合,另一端设置有与踏杆端部设置的球形块联动配合的配合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杆包括轴向插配的外踏杆与内踏杆,所述的球形块位于内踏杆相对外踏杆的另一端,所述的外踏杆局部伸入内踏杆构成与内踏杆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正荣,蔡清理,李显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