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81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5
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机构和换药机构,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在隔离口罩左侧,设置转动球和连接药杆,有利于利用转动球转动调节连接药杆和雾化喷头的角度,有利于提高上药精准性,设置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电磁弹簧,有利于通过控制电磁弹簧的伸缩来控制患者嘴巴的撑大和关闭,设置红外摄像头和挡板,有利于观察口腔内部的同时利用挡板挡住药液使其避免进入其他管道,通过设置了换药机构在针筒顶部右侧,设置磁铁和配药罐,利用转动配药罐来进行加药动作的同时能快速拆装配药罐以满足加药需求。配药罐以满足加药需求。配药罐以满足加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结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喷药等方法。
[0003]现有装置通常体积较大,移动性和存储性均较差,同时现有装置定位效果较差,较难定位到伤患处,容易使上药效果较差,浪费药物的同时容易使药物进入其他部位或者管道引发其他疾病,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同时现有装置缺少对患者在上药时的防护部件,容易使病菌散出影响空气质量,对周围人员造成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通常体积较大,移动性和存储性均较差,同时现有装置定位效果较差,较难定位到伤患处,容易使上药效果较差,浪费药物的同时容易使药物进入其他部位或者管道引发其他疾病,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同时现有装置缺少对患者在上药时的防护部件,容易使病菌散出影响空气质量,对周围人员造成感染风险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隔离口罩、橡胶绳、定位机构、连接软管、针筒、换药机构、托举架、活塞杆、控制器、无线信号模块和电线,所述隔离口罩左侧前后两端均与橡胶绳弹性连接,所述隔离口罩左侧设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左端与针筒出药口管道连接,所述针筒外侧面中侧与托举架固定连接,所述针筒内筒壁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针筒顶部左侧与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设于隔离口罩左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转动球、连接药杆、限位槽、限位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受咬垫、活动杆、电磁弹簧、红外摄像头、雾化喷口和挡板,所述隔离口罩左侧缺口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中心处通孔与转动球滚动连接,所述转动球圆心通孔与连接药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药杆左端与连接软管管道连接,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槽上下两侧均与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内槽上侧的限位板右端通过连杆与上支撑板焊接,所述限位槽内槽下侧的限位板右端通过连杆与下支撑板焊接,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受咬垫,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底部和顶部均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顶部的固定筒内壁与电磁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药杆右端通过连接板与红外摄像头螺栓连接,所述连接药杆右端杆头与雾化喷口管道连接,所述雾化喷口右端与挡板焊接,所述电磁弹簧、红外摄像头和雾化喷口均与控制
器电连接,所述换药机构设于针筒顶部右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换药机构包括进药口、连接环、磁铁、通孔和配药罐,所述针筒顶部右侧设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与连接环内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顶部与磁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和磁铁左侧均设有通孔,所述磁铁顶部与配药罐底部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前端面与无线信号模块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器后端面与电线固定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模块和电线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球带动连接药杆转动的角度区间为315
°
~45
°
之间,且转动球圆心孔壁设有海绵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杆呈平行关系,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以转动球为中心呈镜像分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配药罐出药口规格大小相同,且磁铁顶部设有四分之三的圆弧导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受咬垫材质为海绵。
[001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材质为绝缘塑料。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所述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在隔离口罩左侧,设置转动球和连接药杆,有利于利用转动球转动调节连接药杆和雾化喷头的角度,有利于提高上药精准性,设置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电磁弹簧,有利于通过控制电磁弹簧的伸缩来控制患者嘴巴的撑大和关闭,设置红外摄像头和挡板,有利于观察口腔内部的同时利用挡板挡住药液使其避免进入其他管道。
[0018]2)本技术所述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通过设置了换药机构在针筒顶部右侧,设置磁铁和配药罐,利用转动配药罐来进行加药动作的同时能快速拆装配药罐以满足加药需求。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换药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隔离口罩

1、橡胶绳

2、定位机构

3、连接软管

4、针筒

5、换药机构

6、托举架

7、活塞杆

8、控制器

9、无线信号模块

10、电线

11、固定板

31、转动球

32、连接药杆

33、限位槽

34、限位板

35、上支撑板

36、下支撑板

37、受咬垫

38、活动杆

39、电磁弹簧

310、红外摄像头

311、雾化喷口

312、挡板

313、进药口

61、连接环

62、磁铁

63、通孔

64、配药罐

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隔离口罩1、橡胶绳2、定位机构3、连接软管4、针筒5、换药机构6、托举架7、活塞杆8、控制器9、无线信号模块10和电线11,隔离口罩1左侧前后两端均与橡胶绳2弹性连接,隔离口罩1左侧设有连接软管4,连接软管4左端与针筒5出药口管道连接,针筒5外侧面中侧与托举架7固定连接,针筒5内筒壁与活塞杆8滑动连接,针筒5顶部左侧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核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隔离口罩(1)和电线(11),所述隔离口罩(1)左侧前后两端均与橡胶绳(2)弹性连接,所述隔离口罩(1)左侧设有连接软管(4),所述连接软管(4)左端与针筒(5)出药口管道连接,所述针筒(5)外侧面中侧与托举架(7)固定连接,所述针筒(5)内筒壁与活塞杆(8)滑动连接,所述针筒(5)顶部左侧与控制器(9)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3)和换药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3)设于隔离口罩(1)左侧,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固定板(31)、转动球(32)、连接药杆(33)、限位槽(34)、限位板(35)、上支撑板(36)、下支撑板(37)、受咬垫(38)、活动杆(39)、电磁弹簧(310)、红外摄像头(311)、雾化喷口(312)和挡板(313),所述隔离口罩(1)左侧缺口与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中心处通孔与转动球(32)滚动连接,所述转动球(32)圆心通孔与连接药杆(3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药杆(33)左端与连接软管(4)管道连接,所述固定板(31)内部设有限位槽(34),所述限位槽(34)内槽上下两侧均与限位板(3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34)内槽上侧的限位板(35)右端通过连杆与上支撑板(36)焊接,所述限位槽(34)内槽下侧的限位板(35)右端通过连杆与下支撑板(37)焊接,所述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受咬垫(38),所述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7)的底部和顶部均与活动杆(39)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39)顶部的固定筒内壁与电磁弹簧(310)弹性连接,所述连接药杆(33)右端通过连接板与红外摄像头(311)螺栓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