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80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具体涉及螺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包括螺栓本体、螺母本体,所述螺栓本体包括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螺帽的一端设有螺纹孔,还包括防松螺栓、中空的套筒,所述防松螺栓穿设于所述螺纹孔上,所述套筒收容于所述第一螺杆上,且所述套筒一端面与所述螺母本体相接,另一端面与所述防松螺栓相接,使得所述螺母本体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母本体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母本体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


[0001]本技术涉及螺栓
,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

技术介绍

[0002]螺栓螺母组件在日常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各种构件的安装与紧固,现有的螺栓由带外螺纹的螺栓构成,安装与拆卸容易,但防松、防脱功能较差。在实际锁接作业中,螺栓的螺纹轴穿置待固定件的通孔,再将螺母的螺纹孔锁接于螺栓的螺纹轴上,使螺栓与螺母夹紧待固定件。但在待固定件频繁震动的情况下,螺栓与螺母容易松脱,使得待固定件分离,引发设备故障,进而使得设备发生损坏,严重时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一些装有螺栓的设备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去进行定时检修,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去对安装有螺栓的设备进行定时检修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包括螺栓本体、螺母本体,所述螺栓本体包括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螺帽的一端设有螺纹孔,还包括防松螺栓、中空的套筒,所述防松螺栓穿设于所述螺纹孔上,所述套筒收容于所述第一螺杆上,且所述套筒一端面与所述螺母本体相接,另一端面与所述防松螺栓相接,使得所述螺母本体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松机构,所述防松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防松螺栓之间用于对螺栓进行二次防松。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松机构包括楔形齿、止回齿,所述防松螺栓包括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所述楔形齿设置于所述第二螺帽与所述第二螺杆相接的一端面上,所述止回齿设置于所述套筒朝向所述防松螺栓的一端面上,所述楔形齿与所述止回齿相适配,且所述楔形齿与所述止回齿紧密啮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楔形齿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的坡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楔形齿的个数大于所述止回齿的个数。
[0009]进一步的,所述楔形齿与所述止回齿呈放射状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楔形齿的坡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上升,所述止回齿的坡度沿逆时针方向逐渐上升。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母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螺母任意旋转。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卡槽和卡块,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螺母上,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套筒上,所述卡块插入所述卡槽以将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母相对固定。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径向细齿,所述径向细齿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母相接触的一端面上。
[0014]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具有如下优点:
[0015]1、防松螺栓紧压套筒,从而使得该套筒能紧压螺母本体,进而使得螺母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当螺母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时,螺栓本体和螺母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通过增大的摩擦力来防止螺栓本体与螺母本体之间的相对转动。
[0016]2、在套筒与防松螺母之间设有防松机构,该防松机构能对螺栓进行二次防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后半轴防松螺栓分离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半轴防松螺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后半轴防松螺栓防松螺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后半轴防松螺栓套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3]参照图1

4所示,图1所示为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该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3包括螺栓本体1、螺母本体2、防松螺栓3、中空的套筒4,所述螺栓本体1包括第一螺帽11和第一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2一端与所述第一螺帽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2远离所述第一螺帽11的一端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12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防松螺栓3穿设于所述螺纹孔13上,所述套筒4收容于所述第一螺杆12上,且所述套筒4一端面与所述螺母本体2相接触,另一端面与所述防松螺栓3相接触,使得所述螺母本体2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进而使得所述螺栓本体1与所述螺母本体2之间的摩擦力增加。
[0024]在所述套筒4与所述防松螺栓3之间设有防松机构5,该防松机构5用于对螺栓进行二次防松,以充分保证所述螺母本体2与所述螺栓本体1之间不会松动。所述防松机构5包括楔形齿51、止回齿52,所述防松螺栓3包括第二螺帽31和第二螺杆32,所述楔形齿51设置于所述第二螺帽31与所述第二螺杆32相接的一端面上,所述止回齿52设置于所述套筒4朝向所述防松螺栓3的一端面上,所述楔形齿51与所述止回齿52相适配,且所述楔形齿51与所述止回齿52紧密啮合。所述楔形齿51的坡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上升,所述止回齿52的坡度沿逆时针方向逐渐上升。由于所述防松螺栓3是顺时针旋入拧紧的,当受到外力振动时,所述防松螺栓3松动,有逆时针旋出的趋势,此时顺时针排列的止回齿52立即顶住所述防松螺栓3,阻止所述防松螺栓3旋出,同时,由于所述防松螺栓3受到止回齿52的阻力而无法旋出,则
振动力会使套筒4和防松螺栓3之间有相对脱离的趋势,这时所述止回齿52和所述楔形齿51因相互之间的位移会将所述套筒4和所述防松螺栓3涨开,使得所述套筒4和所述螺母本体2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能继续增大所述螺母本体2产生的轴向预紧力,进而增大所述螺母本体2与所述螺栓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螺母本体2与所述螺栓本体1无法轻易相对转动。
[0025]所述楔形齿51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杆12上螺纹的坡度,使得所述套筒4与所述防松螺母之间无法产生很大的相互位移。所述楔形齿51的个数大于所述止回齿52的个数。所述楔形齿51与所述止回齿52呈放射状分布。
[0026]在所述套筒4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卡位机构6,该卡位机构6用于防止所述套筒4相对于所述螺母任意旋转。所述卡位机构6包括卡槽61和卡块62,所述卡槽61设置于所述螺母上,所述卡块62设置于所述套筒4上,所述卡块62插入所述卡槽61以将所述套筒4与所述螺母相对固定。
[0027]所述套筒4与所述螺母相接触的一端面上设有径向细齿7,该径向细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包括螺栓本体、螺母本体,所述螺栓本体包括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螺帽的一端设有螺纹孔,还包括防松螺栓、中空的套筒,所述防松螺栓穿设于所述螺纹孔上,所述套筒收容于所述第一螺杆上,且所述套筒一端面与所述螺母本体相接,另一端面与所述防松螺栓相接,使得所述螺母本体产生的轴向预紧力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松机构,所述防松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防松螺栓之间用于对螺栓进行二次防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包括楔形齿、止回齿,所述防松螺栓包括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所述楔形齿设置于所述第二螺帽与所述第二螺杆相接的一端面上,所述止回齿设置于所述套筒朝向所述防松螺栓的一端面上,所述楔形齿与所述止回齿相适配,且所述楔形齿与所述止回齿紧密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后半轴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宏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