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巍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78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包括跨脖带、理线器、引流袋固定环;所述理线器,包括上盖和底盘,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盘可旋转的卡合形成容置空间;在所述上盖的内部顶面设置有绕芯组件,所述绕芯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绕芯组件包括多个辐条;所述辐条间设置有空隙,形成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所述底盘的侧壁上相对设置两个第一缺口;跨脖带、引流袋固定环,设置于底盘侧壁外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该装置在实现体外鼻胆管有效固定的同时能方便的对过长的鼻胆管进行卷起,而且能够简易的调节长短,可满足患者卧床及行走活动不同体位对鼻胆管长度的需求。及行走活动不同体位对鼻胆管长度的需求。及行走活动不同体位对鼻胆管长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于胆道系统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同时治疗胆管结石等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进行ERCP时必须插入鼻胆管鼻胆管,目前公知的鼻胆管固定装置由鼻翼固定扣、面颊固定扣、衣领固定扣组成,在使用时鼻胆管通过上述固定扣固定在鼻翼、面颊、衣领,对于衣领同引流袋之间的鼻胆管一般没有专用的固定装置,由于鼻胆管体外暴露长度均有160

180cm,加上引流袋连接管路长度90cm,总长度大约250cm。由于外露过长,由缺少恰当的固定装置,使得管路容易杂乱,在病人日常活动中易被牵拉,造成意外使管路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包括跨脖带、理线器、引流袋固定环;所述理线器,包括上盖和底盘,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盘可旋转的卡合形成容置空间;在所述上盖的内部顶面设置有绕芯组件,所述绕芯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绕芯组件包括多个辐条;所述辐条间设置有空隙,形成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所述底盘的侧壁上相对设置两个第一缺口;跨脖带,设置于底盘侧壁外侧上;引流袋固定环,设置于底盘侧壁外侧上。
[0004]优选地,在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底盘的侧壁插入所述凹槽后实现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盘的卡合。
[0005]优选地,在所述上盖的顶面最宽处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上盖的顶面和侧壁。
[0006]优选地,所述通槽在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相对的通槽侧壁,所述通槽侧壁位于所述辐条间的空隙内,形成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
[0007]优选地,在所述通槽侧壁最底部设置有通槽底面,连接通槽的两个通槽侧壁。
[0008]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置有中盘,所述中盘同所述上盖固定,所述中盘与底盘之间设置有阻止两者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中盘的侧壁设置有两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中盘底面的至少两个凸起以及位于底盘内部底面的多个凹槽,所述凸起、凹槽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凸起与凹槽形成的环形圆心重合且半径相同。
[0009]优选地,在所述中盘中心位置设置中盘通孔,在所述中盘底面中盘通孔外沿设置有凸起环,在所述底盘中心位置设置底盘通孔,所述底盘通孔的内径同所述凸起环的外径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理线器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底盘下部,所述底板设置夹持
部,所述夹持部穿过底盘与绕芯组件夹持。
[0011]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夹持部为所述底板顶面上设置的两个对称的圆环凸起,所述圆环凸起外切圆的直径同所述中盘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圆环凸起可以通过底盘通孔、中盘通孔插入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辐条间的空隙实现对绕芯组件的夹持。
[0012]优选地,所述上盖为透明PS材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的鼻胆管固定装置不能有效的整理管路和固定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该装置在实现体外鼻胆管有效固定的同时能方便的对过长的鼻胆管进行卷起,而且能够简易的调节长短,可满足患者卧床及行走活动不同体位对鼻胆管长度的需求,防止过度牵拉导致鼻胆管脱出。装置整体采用塑料材质,使得产品质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能够实现一次性使用,同时上盖透明材质使得产品透明可视,方便观察已卷起的鼻胆管长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各部件爆炸示意图;
[0015]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顶面示意图;
[0016]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上盖示意图;
[0017]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中盘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包括跨脖带D1、理线器D2、引流袋固定环D3。
[0019]所述跨脖带D1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理线器D2上,长短可调节,可将理线器D1固定于床边、床上(卧床时)及脖子上(活动时如坐卧、站立等),所述跨脖带D1为常见的产品。所述引流袋固定环D3固定在所述理线器D2上,可将引流袋固定在理线器D2上。
[0020]如附图1、2、3、4所示,所述理线器D2包括上盖1,中盘2,底盘3,底板4。
[0021]所述上盖1为透明PS材质的中空圆柱形盖状结构;在所述上盖1边缘设置有凹槽13,用于同底盘3的侧壁34配合,安装时底盘3的侧壁34插入凹槽13内卡合形成容置空间,旋转上盖1或底盘3可以相向转动。
[0022]在所述上盖1中心位置设置有绕芯组件14,所述绕芯组件14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绕芯组件14由多个辐条14a构成,所述辐条14间设置有空隙,形成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
[0023]所述底盘3为中空圆柱桶状结构,包括底面和侧壁,底盘3的侧壁34上相对设置两个第一缺口31,所述底盘侧壁34厚度略小于所述凹槽13的宽度,可以保障侧壁34插入凹槽13内后,所述上盖1同所述底盘3间可以较为轻松的进行旋转。
[0024]使用时,需要打开上盖1,将鼻胆管放入辐条14a空隙形成的夹持空间内,将鼻胆管通过第一缺口31后卡合所述上盖1和底盘3,此时旋转上盖1,鼻胆管在上盖1的带动下旋转缠绕到绕芯组件14上,实现体外鼻胆管有效固定的同时能方便的对过长的鼻胆管进行卷起,而且能够简易的调节长短,可满足患者卧床及行走活动不同体位对鼻胆管长度的需求。
[0025]为进一步简化操作,在所述上盖1最宽处设置有通槽11,贯穿上盖1的顶面和侧壁,
所述通槽11的宽度略大于鼻胆管的外径,所述通槽11在所述上盖1中心位置设置有相对的通槽侧壁11a,所述通槽侧壁11a长度为上盖1内径的20%

40%,所述通槽侧壁11a位于所述辐条14a间的空隙内,形成新的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
[0026]如附图3所示,所述绕芯组件14的多个辐条14a对称的设置在通槽侧壁11a两侧,在通槽侧壁11a一侧的辐条14a相互之间存在空隙。
[0027]为保证鼻胆管在卷起时对其不造成较大的弯曲,不挤入述上盖1底盘3间的空隙(辐条14a底部同底盘3间的空隙),在平行于通槽11长度方向上,所述绕芯组件14的长度尺寸同所述通槽侧壁尺11a长度尺寸相当,所述通槽侧壁11a高度略小于上盖1在通槽11位置最低点同底盘3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绕芯组件14高度略小于上盖1顶面同底盘3底面之间的距离。
[0028]使用时将通槽11同第一缺口31对齐,经鼻胆管放入通槽11内,直接旋转上盖1,鼻胆管在上盖1的带动下旋转缠绕到绕芯组件14上,不需要取下上盖1。
[0029]为了提高通槽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脖带、理线器、引流袋固定环;所述理线器,包括上盖和底盘,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盘可旋转的卡合形成容置空间;在所述上盖的内部顶面设置有绕芯组件,所述绕芯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绕芯组件包括多个辐条;所述辐条间设置有空隙,形成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所述底盘的侧壁上相对设置两个第一缺口;跨脖带,设置于底盘侧壁外侧上;引流袋固定环,设置于底盘侧壁外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底盘的侧壁插入所述凹槽后实现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盘的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顶面最宽处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上盖的顶面和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在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相对的通槽侧壁,所述通槽侧壁位于所述辐条间的空隙内,形成用于夹持鼻胆管的夹持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槽侧壁最底部设置有通槽底面,连接通槽的两个通槽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拉伸式鼻胆管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巍王茂明黄智敏邱秀林丁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左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