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56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包括针杆和针头,针杆两端对称设置有便于包裹骨水泥的限位针头,限位针头主要由限位球头和限位管构成,限位球头和限位管均套装在针杆上,限位球头设置在限位管的外侧面,限位针头的长度是三分之一的针杆长度,限位球头由等间隔设置的限位卡环一构成,限位卡环一的直径从中部到两端递减,限位管由等间隔设置的限位卡环二构成,限位卡环二的直径均相同,通过克氏针两端等间隔设置的限位卡环,增强骨水泥包裹的稳定性,使得在取出克氏针的同时,能够完整取出骨水泥,避免异物的残留,从而降低二期手术的感染率。从而降低二期手术的感染率。从而降低二期手术的感染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

技术介绍

[0002]克氏针是一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其原规格一般固定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径在0.5~2毫米之间有不同的几种规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由于广泛应用,克氏针的最大直径逐渐增加到4毫米,随着外固定支架的发展,配合外固定锁钉来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应急较大的骨折。对于骨髓炎的手术治疗,在彻底清除坏死感染骨的基础上,针对骨感染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以提高对感染部位的杀菌效能,同时为了提高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大多采用骨水泥包埋克氏针的刚性填充,但大量手术暴露出骨水泥难完全取出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能将骨水泥完全取出,避免残留的克氏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骨水泥难以完全取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通过设置在针杆两端的限位件来解决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包括针杆和针头,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包括针杆(1)和针头,其特征是,所述针杆(1)两端对称设置有便于包裹骨水泥的限位针头,限位针头主要由限位球头(2)和限位管(3)构成,限位球头(2)和限位管(3)均套装在针杆(1)上,限位球头(2)设置在限位管(3)的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针头的长度是三分之一的针杆(1)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球头(2)由等间隔设置的限位卡环一(4)构成,限位卡环一(4)的直径从中部到两端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其特征是,相邻限位卡环一(4)的间隔为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