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55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其包括插管、固定壳体、固定囊和囊管;插管具有引流通道,固定壳体固定在插管的中部位置,将插管从前中后分为引流部、调节部和预留部,固定壳体具有调节槽和三个固定槽,调节部设置有调节把,插管能通过调节把的调节与固定壳体相对移动和通过将调节把拨入固定槽内,将插管与固定壳体锁定;通过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能够实现其进入腹部后通过对固定囊充入气体或液体从而堵住伤口,起到防止引流器具滑出和腹水从伤口渗出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调节把调节插管伸出的长度,从而满足各种患者的长度需要。患者的长度需要。患者的长度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插管引流领域,特别涉及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

技术介绍

[0002]腹水是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腹水及结核性感染所致的腹水等。大量的积液患者会表现为呼吸困难,是因为积液限制了膈肌的呼吸运动,所以病人也会表现为明显的胸闷或者心慌。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腹膜穿刺流管对腹水进行引流,但是在引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腹膜穿刺流管滑出的问题,并且在引流的过程中腹水会从伤口渗出污染手术环境,引流出现堵塞时也不能帮助腹水从腹内流出;还存在不同患者的脂肪厚度不同,不能很好的控制腹膜穿刺流管伸入的长度以及在换引流瓶时不能让腹水停止流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
[0004]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其包括插管、固定壳体、固定囊和囊管。
[0006]所述插管具有引流通道,所述固定壳体固定在所述插管的中部,将所述插管从前中后分为引流部、调节部和预留部,所述引流部设置有多个引流孔,用于让腹水从所述引流孔流入所述引流通道;所述调节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固定壳体具有调节槽和三个固定槽,三个固定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槽的前中后部,所述调节部设置有调节把,所述调节把穿过所述调节槽设置在外部,所述插管能通过调节把的调节与所述固定壳体相对移动和通过将调节把拨入固定槽内,将所述插管与所述固定壳体锁定。
[0007]所述固定囊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靠近所述引流部的一端,所述囊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内并连接至所述固定囊,所述囊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外部,当所述固定囊通过所述囊管对其充入气体或液体后,所述固定囊会扩张;所述囊管设置有开关夹,用于封闭所述囊管,防止所述固定囊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出。
[000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通过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能够实现其进入腹部后通过对固定囊充入气体或液体从而堵住伤口,起到防止引流器具滑出和腹水从伤口渗出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调节把调节插管伸出的长度,从而满足各种患者的长度需要。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一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结构示意
图;
[0011]图2为实施例一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调节把放大示意图;
[0012]图3为实施例一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刻度放大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0、插管;101、引流通道;102、引流部;1021、引流孔;103、调节部;1031、调节把;104、预留部;1041、第一接口;20、固定壳体;201、调节槽;202、固定槽;30、固定囊;301、囊管;302、连接部;303、防脱部;40、开关夹;50、限流阀;60、引流管;601、第二接口;602、第三接口;70、抽液囊;8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15]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一实施例一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结构示意图所示,其包括插管10、固定壳体20、固定囊30和囊管301;
[0018]插管10具有引流通道101,固定壳体20固定在插管10的中部,将插管10从前中后分为引流部102、调节部103和预留部104,引流部102设置有多个引流孔1021,用于让腹水从引流孔1021流入引流通道101;调节部103设置于固定壳体20内。
[0019]如图2实施例一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所示,调节把放大示意图固定壳体20具有调节槽201和三个固定槽202,三个固定槽202分别设置于调节槽201的前中后部,调节部103设置有调节把1031,调节把1031穿过调节槽201设置在外部,插管10能通过调节把1031的调节与固定壳体20相对移动和通过将调节把1031拨入固定槽202内,将插管10与固定壳体20锁定;三个固定槽202的间距为五厘米,引流部102缩短后最短的长度为十厘米,通过调节把在调节槽内移动能够将引流部102伸长至十五厘米和二十厘米;调节至需要的长度后通过转动调节把至调节槽内即可固定引流部伸出的长度;通过调节把能够更加准确的调整引流部伸出的长度,同时操作简便。
[0020]如图3实施例一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刻度放大示意图所示,调节部103标有刻度,与固定囊30对齐的刻度值即引流部102的长度;使用时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引流部102的长度。
[0021]固定囊30设置于固定壳体20靠近引流部102的一端,囊管301的一端设置于固定壳体20内并连接至固定囊30,囊管301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壳体20外部,当固定囊30通过囊管301对其充入气体或液体后,固定囊30会扩张,当引流部102和固定囊30进入体内后,固定囊30扩张后会抵住伤口和包裹住插管10,防止腹水从伤口或固定壳体20与插管10的缝隙处流出,同时固定囊30抵住伤口后可以防止插管10滑出体外,起到固定插管的作用;固定囊30充入气体或液体之后可以通过给设置于固定壳体20外部的囊管301打结防止固定囊30内的气体或液体漏出,或者在固定壳体20外部的囊管301处设置一个开关夹40,开关夹40用于封闭囊管301,起到防止固定囊30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出的作用,操作更加简便。
[0022]固定囊30一端小另一端大,形成连接部302和防脱部303,连接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10)、固定壳体(20)、固定囊(30)和囊管(301);所述插管(10)具有引流通道(101),所述固定壳体(20)固定在所述插管(10)的中部,将所述插管(10)从前中后分为引流部(102)、调节部(103)和预留部(104),所述引流部(102)设置有多个引流孔(1021),用于让腹水从所述引流孔(1021)流入所述引流通道(101);所述调节部(103)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20)内,所述固定壳体(20)具有调节槽(201)和三个固定槽(202),三个固定槽(202)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槽(201)的前中后部,所述调节部(103)设置有调节把(1031),所述调节把(1031)穿过所述调节槽(201)设置在外部,所述插管(10)能通过调节把(1031)的调节与所述固定壳体(20)相对移动和通过将调节把(1031)拨入固定槽(202)内,将所述插管(10)与所述固定壳体(20)锁定;所述固定囊(30)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20)靠近所述引流部(102)的一端,所述囊管(30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20)内并连接至所述固定囊(30),所述囊管(301)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20)外部,当所述固定囊(30)通过所述囊管(301)对其充入气体或液体后,所述固定囊(30)会扩张;所述囊管(301)设置有开关夹(40),用于封闭所述囊管(301),防止所述固定囊(30)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调节深度的防脱落防渗液的腹膜插管引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囊(30)一端小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皓月叶毅林乐郑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