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片抹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47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片抹平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预制管件在顶部抹平时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板,U形板下方有矩形板,矩形板上端有多个竖直的第一竖杆,U形板内有多个与第一竖杆一一对应的第二竖杆,第一竖杆与其对应的第二竖杆偏心布置,第一竖杆上端铰接有水平状的连杆,连杆另一端与第二竖杆铰接,矩形板、U形板、多个第一竖杆、第二竖杆、连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U形板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蜗杆,蜗杆一侧啮合有水平状的蜗轮,蜗轮转动固定在U形板上,矩形板上有竖直的销钉,销钉上端与蜗轮铰接,销钉与蜗轮不同轴。销钉与蜗轮不同轴。销钉与蜗轮不同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片抹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管片制作
,特别是一种混凝土管片抹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建造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预制管件,混凝土预制管件在浇筑过程中,钢筋笼和模具均为弧形的,经过振动,弧形顶部抹平。现有技术中,将抹平刀或者长条状的铁皮置于磨具上端侧板上,然后两个工人分别拿住抹平刀或者铁皮的两端在模具上端外缘来回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沿着管片的轴向反复移动,使得混凝土表面平整,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两个人的配合默契度直接关系到管片质量和工作效率,在抹平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抹平刀与管片的轴心保持平行,如果出现抹平刀与管片的轴心不平行,那管片表面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片抹平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预制管件在顶部抹平时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板,U形板下方有矩形板,矩形板上端有多个竖直的第一竖杆,U形板内有多个与第一竖杆一一对应的第二竖杆,第一竖杆与其对应的第二竖杆偏心布置,第一竖杆上端铰接有水平状的连杆,连杆另一端与第二竖杆铰接,矩形板、U形板、多个第一竖杆、第二竖杆、连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U形板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蜗杆,蜗杆一侧啮合有水平状的蜗轮,蜗轮转动固定在U形板上,矩形板上有竖直的销钉,销钉上端与蜗轮铰接,销钉与蜗轮不同轴。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能够快速将混凝土表面抹平,保证抹平刀与管片轴心平行,不需要反复操作,节省人力,利于质量管控。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
[0007]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视图。
[0008]图3为本技术中部分零件结构图。
[0009]图4为本技术中矩形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板1,U形板1下方有矩形板2,矩形板2上端有多个竖直的第一竖杆3,U形板1内有多个与第一竖杆3一一对应的第二竖杆4,第一竖杆3与其对应的第二竖杆4偏心布置,第一竖杆3上端铰接有水平状的连杆5,连杆5另
一端与第二竖杆4铰接,矩形板2、U形板1、多个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连杆5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U形板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蜗杆6,蜗杆6一侧啮合有水平状的蜗轮7,蜗轮7转动固定在U形板1上,矩形板2上有竖直的销钉8,销钉8上端与蜗轮7铰接,销钉8与蜗轮7不同轴。
[0012]为了实现蜗杆6的转动,所述的蜗杆6两端贯穿U形板1侧板且置于U形板1外侧,蜗杆6端部固定有小齿轮9,U形板1前后两侧板装有多个轮子,每个轮子上均有一个同轴固定的大齿轮10,大齿轮10与小齿轮9啮合。
[0013]为了保证抹平时矩形板2与管片的轴线保持平行,所述的U形板1前后两侧板外侧有水平状的平板11,平板11远离U形板1的一端下侧有竖直的立板12,两个立板12能卡住磨具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
[0014]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将矩形板2的外缘设计成上翘的结构,能有效防止矩形板2在混凝土堆积处时混凝土抛洒散落的现象。
[0015]使用时,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经过一段时间振动后,将此时将本装置置于模具上端,并且使得两个立板12卡住模具前后两侧板的外侧,此时轮子置于模板前后侧板的上端,推动本装置沿着模具前后两侧板上端移动,轮子滚动经大齿轮10带动小齿轮9转动,小齿轮9转动经蜗杆6带动蜗轮7转动,蜗轮7转动经销钉8带动矩形板2将混凝土表面抹平。
[0016]在本装置中矩形板2就相当于抹平刀,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特性,实现了矩形板2与管片的轴线始终平行,能够快速的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减少来回移动的次数,大大节省体力,利于质量管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片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板(1),U形板(1)下方有矩形板(2),矩形板(2)上端有多个竖直的第一竖杆(3),U形板(1)内有多个与第一竖杆(3)一一对应的第二竖杆(4),第一竖杆(3)与其对应的第二竖杆(4)偏心布置,第一竖杆(3)上端铰接有水平状的连杆(5),连杆(5)另一端与第二竖杆(4)铰接,矩形板(2)、U形板(1)、多个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连杆(5)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U形板(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蜗杆(6),蜗杆(6)一侧啮合有水平状的蜗轮(7),蜗轮(7)转动固定在U形板(1)上,矩形板(2)上有竖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家彬董建涛刘建涛孙立喆侯玉荣谭元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