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36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其其主体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采用锥形段过渡连接,下筒体底部设有液硫出口,上筒体侧线中上部设有硫浆入口,硫浆入口的内侧端沿切线方向靠近设备内壁设置;上筒体侧线上部设有熔硫清液出口,所述的熔硫清液出口的内侧端口深入到液硫分离设备的内部中心;在所述液硫分离设备内部,靠近锥形段的上方处,设有十字防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分离出的液硫达到一等品品质指标,液硫中硫含量≥99.50%,水分≤0.20%;2.设备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小。制造难度小。制造难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尤其指可以提高液硫品质的液硫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该工艺已经在西北塔河油田、胜利临盘和西南油气田实现了工业应用。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的副产物是含硫约60%的硫膏,要获得国家商品级硫磺,必须对硫膏进行熔硫精制,液硫分离设备作为连续熔硫过程不可缺少的核心设备,影响最终液硫产品的品质和连续熔硫过程运行的稳定性。目前,国内报道的连续熔硫装置熔硫和分离集于一体,在有限的设备内部需要容纳内置列管式加热器、分离器隔板、分离挡罩等部件,这就造成设备内构件复杂,制造难度大,不易检修,且其熔硫温度控制、液硫和水界面控制运行过程中不稳定,进而造成熔硫温度和液硫分离偏离设定要求,液硫产品大多为合格品,不能达到一等品品质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以提高液硫的品质。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其其主体由上筒体1和下筒体2组成,上筒体1直径较大,下筒体2直径较小,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采用锥形段过渡连接,下筒体2底部设有液硫出口6,上筒体1侧线中上部设有硫浆入口4,硫浆入口4的内侧端沿切线方向靠近设备内壁设置;上筒体1侧线上部设有熔硫清液出口3,所述的熔硫清液出口3的内侧端口深入到液硫分离设备的内部中心;在所述液硫分离设备内部,靠近锥形段的上方处,设有十字防涡板5,该十字防涡板5型式为正十字形。r/>[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液硫出口6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扩径到初步设计的1.5~2倍;所述的硫浆入口4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2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扩径到初步设计的1.5~2倍;所述的熔硫清液出口3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2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扩径到初步设计的1.5~2倍。
[0006]进一步的,液硫分离设备下部设有界位计,液硫分离设备上部设有液位计,联锁调节阀组控制液硫分离设备内液硫和熔硫清液的液位。
[0007]进一步的,液硫分离设备外表面上设有夹套7,在下筒体2的内部设有盘管8。
[0008]进一步的,液硫分离设备还包括压力检测和氮气保压装置。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分离出的液硫达到一等品品质指标,液硫中硫含量≥99.50%,水分≤0.20%;2.设备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中硫浆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中十字防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上筒体;2

下筒体;3

熔硫清液出口;4

硫浆入口;5

十字防涡板;6

液硫出口;7

夹套;8

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
[0016]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参见图1所示,该液硫分离设备的工作环境:硫磺处理规模为10t/d,硫浆中硫磺的含量比例为5wt%~20wt%,硫浆流量为50t/d~200t/d。
[0017]本实施例所述液硫分离设备的主体由上筒体1和下筒体2组成,上筒体1直径较大,下筒体2直径较小,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采用锥形段过渡连接,该液硫分离设备外表面上设有夹套7,在下筒体2的内部设有盘管8,并且所述夹套7和盘管8均由温度检测控制装置控制。分离过程中夹套7、盘管8和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可以精确的将液硫和熔硫清液的分离温度控制在130℃~150℃,液硫会沉积在设备底部下筒体2中,采用较小直径的下筒体2可以使得液硫形成更高的液位高度,便于液硫和熔硫清液界面控制。
[0018]所述液硫分离设备的下筒体2底部设有液硫出口6,所述的液硫出口6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以及本实施例硫磺处理规模为10t/d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出口管道直径为DN40。由于液硫粘温性较为特殊,超过150℃后其粘度急剧增加,硫分离器底部若温度控制不好,易造成底部液硫出口6堵塞,为避免堵塞,将液硫出口6直径扩大到初步设计的1.5~2倍;管道内液硫流速按1m/s且液硫管道不小于DN40考虑,本实施例中液硫出口6直径设计为DN80。
[0019]所述液硫分离设备上筒体1侧线中上部设有硫浆入口4,硫浆入口4设置于中上部可以增大下部分离空间,该硫浆入口4的内侧端沿切线方向靠近设备内壁设置,参见图2,可以避免硫浆对底部沉积区的直接冲击,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切向旋流的离心作用,强化液硫和熔硫清液的分离效果。所述的硫浆入口4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2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以及本实施例熔硫清液体积为50t/d~200t/d进行初步设计,计算进口管道直径为DN40,为了减小压力损失,避免熔硫清液气化,缓解硫浆对液硫和熔硫清液的扰动,直径扩大到初步设计的1.5~2倍,本实施例中硫浆入口4直径设计为DN80。
[0020]所述的硫浆入口4的上游端连接有加热装置,本实施例中采用蒸汽加热器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以将硫浆加热到130℃~150℃后进入本液硫分离设备。
[0021]在所述液硫分离设备内部,靠近锥形段的上方处切线处,镶嵌有十字防涡板5,参见附图3,该十字防涡板5型式为正十字形,,十字防涡板5高度根据硫分离器尺寸大小情况可以选择150mm、200mm、250mm、300mm。本实施例中液硫分离设备的尺寸为φ1100mm
×
3400mm(S/S),十字防涡板5高度设计为200mm。
[0022]液硫分离设备上筒体1侧线上部设有熔硫清液出口3,因为在分离过程中,液硫的分离分布主要向底部和罐壁集中,设备内上部中心处的液硫含量几乎没有,因此,所述的熔
硫清液出口3的内侧端口深入到液硫分离设备的内部中心。
[0023]所述的熔硫清液出口3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2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根据熔硫清液体积大约为50m3/d~200m3/d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出口直径为DN40,为避免出口压降过大造成卷吸,将熔硫清液出口3的直径扩大到初步设计的1.5~2倍,熔硫清液出口3需要适当扩径。本实例中熔硫清液出口3直径设计为DN80。
[0024]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液硫和熔硫清液的物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液硫分离设备还包括本体外部设置夹套7、加热盘管8、温度检测,从而可以精确的将液硫和熔硫清液的分离温度控制在130℃~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由上筒体(1)和下筒体(2)组成,上筒体(1)直径较大,下筒体(2)直径较小,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采用锥形段过渡连接,下筒体(2)底部设有液硫出口(6),上筒体(1)侧线中上部设有硫浆入口(4),硫浆入口(4)的内侧端沿切线方向靠近设备内壁设置;上筒体(1)侧线上部设有熔硫清液出口(3),所述的熔硫清液出口(3)的内侧端口深入到液硫分离设备的内部中心;在所述液硫分离设备内部,靠近锥形段的上方处,设有十字防涡板(5),该十字防涡板(5)型式为正十字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高效的液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硫出口(6)的直径按照初选流速值1m/s,且不小于DN40的原则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扩径到初步设计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钟季洪强闫广宏张贤晓安文鹏邹光武宋广明柳亭蒋昊婧李宁于朋朋段世文吴庆有陈宏福杨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