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29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包括针柄、激光输入端、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光纤体、准直镜、聚焦镜、集热片、导热针、温度传感器、针尖、针杆和温度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光辐加热的方法,通过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进行光线屏蔽,分为三档光线输入光纤体,相当于三种不同直径的光纤体进行光线导入,同时针杆可以进行位移调节,改变集热片的行动轨迹,从而使得集热片产生区间温度,也可以改变激光输入端的激光输入,多种方式调节以改变针尖的温度,同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可以很好的反馈针尖的实时温度,从而达到最佳温度进行精准施针,本方案主要采用多种方式对针尖的温度进行干预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于内热式针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

技术介绍

[0002]临床证明,热灸对于急、慢性肩、颈、胸、腰、骶棘肌劳损、椎间盘、椎间韧带损伤、关节炎症、关节损伤及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病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3]上述的热灸治疗多数是采用艾蒿灸法,传统的艾蒿灸法因其没有精确的加热结构,无法做到对针体温度的控制,经实际测定,无论是金质针、银质针亦或是不锈钢针,当柄部艾蒿燃烧时,针柄温度可高达400℃~450℃,针体和皮肤的接触点的温度高达128℃~150℃,而皮下1厘米左右的针体温度仅保持在37℃~37.5℃的状态,因此,即使患者的皮肤表面虽有灼热感,但是深层处的温度仍处在37℃的常态,导致皮肤表层因高热灼伤的医源性损害现象经常发生。
[0004]目前,国内出现的内热式针灸针,具有内部发热功能,目前内热式针灸针都是采用的电加热的结构,若果内部回路短路,容易造成对人体皮下组织和表皮组织造成烧伤,对于操作针灸针的施针人员也有危险,若内部回路断路,也无法进行维修,另外可在人体内的深度加热至42℃~55℃,但由于其无测温功能,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由于进针深度、进针部位和患者的体质不同等因素,不能精确控制内热针针体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同时针柄针体的温度会过热,造成施针者治疗负担,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内热式针灸针针这一类器械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不足,并提高疗效。
[0005]另外,目前市面上的针灸针一般温度很难把控,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无法达到预定治疗温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面上采用电加热短路或断路、针柄过热以及无法对针尖进行温度控制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采用了光辐加热的方法,通过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进行光线屏蔽,分为三档光线输入光纤体,相当于三种不同直径的光纤体进行光线导入,同时针杆可以进行位移调节,改变集热片的行动轨迹,从而使得集热片产生区间温度,也可以改变激光输入端的激光输入,多种方式调节以改变针尖的温度,同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可以很好的反馈针尖的实时温度,从而达到最佳温度进行精准施针,本方案主要采用多种方式对针尖的温度进行干预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包括针柄、激光输入端、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光纤体、准直镜、聚焦镜、第一限位卡口、集热片、硅胶垫、第二限位卡口、导热针、温度传感器、针尖、长亮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针杆、温度显示、第一调节开关和第二调节开光,所述针柄左侧连接激光输入端,针体内侧从
左到右依次固定设有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光纤体、准直镜和聚焦镜,所述第一屏蔽层连接第一调节开关、所述第二屏蔽层连接第二调节开光,所述针柄最右侧开口与针杆连接,所述针柄最右侧开口内侧设有硅胶垫,所述针杆从左向右依次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卡口、集热片、第二限位卡口和针尖,所述针杆内侧设有导热针,所述针尖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相配合,实时显示针尖的温度。
[0009]优选的,所述激光输入端外接入的是纵向多模激光,可切换多种频率使用,所述长亮区域不受遮挡,在激光输入端提供光源的情况下,一直有光源照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层通过第一调节开关进行调节,第一调节开关用来调节第一区域有无光源照入。
[0011]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二屏蔽层通过第二调节开光,第二调节开光用来调节第二区域有无光源照入。
[0012]优选的,所述集热片为多个钛薄膜片组成。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卡口、硅胶垫和第二限位卡口相配合,使得针杆在针柄来回移动,硅胶垫用来缓冲减少磨损,同时起到移动进行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集热片位于可移动位置的最左侧时集热片处于聚焦镜的焦点处,所述集热片的位移为D2,所述集热片的宽度D1和硅胶垫的宽度D3宽度相同,硅胶垫的材料为耐高温硅胶条。
[0015]优选的,所述光纤体为多模全塑光纤。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改变了传统的电加热的方法,避免因内部回路短路,造成烧伤或者工具报废的情况,采用了光辐加热的方法,通过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进行光线屏蔽,分为三档光线输入光纤体,相当于三种不同直径的光纤体进行光线导入,同时针杆可以进行位移调节,改变集热片的行动轨迹,从而使得集热片产生区间温度,也可以改变激光输入端的激光输入,多种方式调节以改变针尖的温度,同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可以很好的反馈针尖的实时温度,从而达到最佳温度进行精准施针,本方案主要采用多种方式对针尖的温度进行干预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传播解析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针柄,2、激光输入端,3、第一屏蔽层,4、第二屏蔽层,5、光纤体,6、准直镜,7、聚焦镜,8、第一限位卡口,9、集热片,10、硅胶垫,11、第二限位卡口,12、导热针,13、温度传感器,14、针尖,15、长亮区域,16、第一区域,17、第二区域,18、针杆,19、温度显示,20,第一调节开关,21,第二调节开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包括针柄1、激光输入端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光纤体5、准直镜6、聚焦镜7、第一限位卡口8、集热片9、硅胶垫10、第二限位卡口11、导热针12、温度传感器13、针尖14、长亮区域15、第一区域16、第二区域17、针杆18、温度显示19、第一调节开关20和第二调节开光21,所述针柄1左侧连接激光输入端2,针体1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设有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光纤体5、准直镜6和聚焦镜7,所述第一屏蔽层3连接第一调节开关20、所述第二屏蔽层4连接第二调节开光21,所述针柄1最右侧开口与针杆18连接,所述针柄1最右侧开口内侧设有硅胶垫10,所述针杆18从左向右依次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卡口8、集热片9、第二限位卡口11和针尖14,所述针杆18内侧设有导热针12,所述针尖14与温度传感器13连接。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温度传感器13和温度显示19相配合,实时显示针尖14的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激光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包括针柄(1)、激光输入端(2)、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光纤体(5)、准直镜(6)、聚焦镜(7)、第一限位卡口(8)、集热片(9)、硅胶垫(10)、第二限位卡口(11)、导热针(12)、温度传感器(13)、针尖(14)、长亮区域(15)、第一区域(16)、第二区域(17)、针杆(18)、温度显示(19)、第一调节开关(20)和第二调节开光(21),所述针柄(1)左侧连接激光输入端(2),针体(1)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设有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光纤体(5)、准直镜(6)和聚焦镜(7),所述第一屏蔽层(3)连接第一调节开关(20)、所述第二屏蔽层(4)连接第二调节开光(21),所述针柄(1)最右侧开口与针杆(18)连接,所述针柄(1)最右侧开口内侧设有硅胶垫(10),所述针杆(18)从左向右依次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卡口(8)、集热片(9)、第二限位卡口(11)和针尖(14),所述针杆(18)内侧设有导热针(12),所述针尖(14)与温度传感器(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3)和温度显示(19)相配合,实时显示针尖(14)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辐温度调节内热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输入端(2)外接入的是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升
申请(专利权)人:蓓静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