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响应型透明质酸
‑
鬼臼毒素前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环境响应型透明质酸
‑
鬼臼毒素前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型透明质酸纳米药物载体
技术介绍
[0002]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化学药物治疗依旧是当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有较强杀伤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严重损害,引起多重并发症,限制了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发展。目前,纳米颗粒的药物递送载体在癌症治疗中已经取得极大的进展,尤其是聚合物前药胶束。这些聚合物前药胶束可以被动的积累在肿瘤组织中,具有高的稳定性及延长的血液循环时间。然而,非特异性的靶向及在细胞内低的药物释放效率限制了他们的抗肿瘤效果。因此,开发具有特异性靶向的环境响应型前药胶束十分必要。基于pH和还原敏感的聚合物前药胶束依据肿瘤和正常细胞之间的pH值和谷胱甘肽(GSH)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可实现可控的药物传递及释放。
[0003]透明质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环境响应型透明质酸
‑
鬼臼毒素的前药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乙二胺或胱胺二盐酸盐溶在二甲基亚砜中,之后加入溶液1,在25℃下反应24
‑
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再过滤、冻干,获得HA
‑
NH2或HA
‑
S
‑
S
‑
NH2固体;所述溶液1的制备方法为:将透明质酸(HA)、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
‑
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解在PBS溶液中,冰浴条件下反应1
‑
2小时,获得溶液1;(2)将琥珀酸酐、鬼臼毒素(PPT)和4
‑
二甲氨基吡啶溶在甲苯中,在105
‑
110℃条件下回流48
‑
72小时,去除溶剂,干燥,获得羧基化的PPT固体(PPT
‑
COOH);(3)将HA
‑
NH2或HA
‑
S
‑
S
‑
NH2固体溶在PBS溶液中,之后加入溶液2,在25℃下反应24
‑
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再过滤、冻干,获得HA
‑
NH
‑
CO
‑
PPT或HA
‑
S
‑
S
‑
PP固体;所述溶液2的制备方法为:将PPT
‑
COOH、EDC和NHS溶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冰浴条件下反应1
‑
2小时,获得溶液2;(4)将HA
‑
NH
‑
CO
‑
PPT或HA
‑
S
‑
S
‑
PP固体溶解在超纯水中,超声处理10
‑
20分钟,静置3
‑
6小时,即得HA
‑
NH
‑
CO
‑
PPT或HA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彪,李敏,赵轶男,孙姣,林可心,刘占彪,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