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411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防渗固定膜处理具有若干凹槽的皮质基底后,使用粘结剂将若干金属丝镶嵌于所述若干凹槽并将所述皮质基底分隔为若干封闭区域,然后使用液态树脂胶填充所述若干封闭区域后形成若干仿珐琅层。通过将所述防渗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和所述凹槽表面,避免了后续使用的所述粘接剂渗透使得所述若干金属丝和所述皮质基底之间结合强度降低;使用所述若干金属丝围设形成若干封闭区域,进一步加强了对所述若干仿珐琅层的固定作用,从而实现在皮质基底表面呈现仿珐琅效果以拓展仿珐琅工艺的应用的同时,确保了所述皮质基底和所述仿珐琅层之间的结合强度。基底和所述仿珐琅层之间的结合强度。基底和所述仿珐琅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制品的表面加工
,尤其涉及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传统的珐琅器通常通过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得到,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0003]使用树脂代替传统珐琅釉料对工艺品进行填充和固化的冷珐琅工艺成本低,制作简单,成品率高,成品形成的仿珐琅面能够展示传统珐琅同样的艺术效果。但是,由于冷珐琅制作工艺无需在高温炉中烧结呈色,且绝大多数的基底为金属材料,仿珐琅层和金属材料基底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弱,且限制了仿珐琅工艺的应用范围。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冷珐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以实现在皮质基底表面呈现仿珐琅效果以拓展仿珐琅工艺的应用,并确保皮质基底和仿珐琅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冷珐琅制品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0:提供皮质基底、若干金属丝、液态树脂胶、防染剂和粘合剂,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形成有若干凹槽;
[0008]S1:使用所述防染剂涂覆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和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以形成防渗膜;
[0009]S2:将所述若干金属丝通过所述粘合剂嵌于所述若干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并将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分隔为若干封闭区域;
[0010]S3:使用所述液态树脂胶覆盖所述若干封闭区域的底面并填充每个所述封闭区域内的至少部分空间,形成若干填充结构;
[0011]S4:对所述若干填充结构进行固化处理形成若干仿珐琅层,得到所述冷珐琅制品。
[001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步骤S1将所述防渗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和所述凹槽的内表面,避免了制备过程中形成仿珐琅层所使用的仿珐琅材料和皮质基底的直接接触渗透使皮质基底和仿珐琅层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也避免了所述若干金属丝因直接粘接固定若干仿珐琅层可能造成的粘接剂接触渗透使得所述若干金属丝和所述皮质基底之间结合强度降低;另外,通过所述步骤S2使用所述若干金属丝围设形成若干封闭区域,并使若干仿珐琅层填充每个所述封闭区域内的空间,通过所述若干金属丝进一步加强了对所述若干仿珐琅层的固定作用,从而实现在皮质基底表面呈现仿珐琅效果以拓展仿珐琅工艺的应用的同时,确保了所述皮质基底和所述仿珐琅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0013]优选的,所述若干凹槽呈弧形,所述步骤S0还包括:提供刻刀,通过所述刻刀对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进行刻线操作以形成所述若干凹槽;所述刻线操作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刻刀倾斜于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形成的锐角为45

60度,所述刻刀切入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的深度为所述原始植鞣皮厚度的1/2

1/3。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后续嵌入金属丝后保证金属丝和凹槽之间的紧密配合。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皮质基底的厚度不低于2毫米,通过所述刻刀对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进行刻线操作以形成呈弧形的若干所述凹槽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刻刀进行所述刻线操作并控制呈弧形的若干所述凹槽的的高度为1

1.5毫米。
[0015]优选的,执行所述步骤S0之前,使用水对所述原始植鞣皮进行润湿,使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吸水率不低于50%,以增加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可塑性。
[0016]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的宽度为3毫米

5毫米,厚度为1毫米,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若干金属丝通过所述粘合剂嵌于所述若干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金属丝嵌入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凹槽深度的1/3

1/2。其有益效果在于:确保金属丝和凹槽之间的紧密配合。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若干金属丝通过所述粘合剂嵌于所述若干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步骤还包括,控制所述防渗固定膜的厚度低于所述金属丝顶面至所述皮质基底顶面垂直距离的1/10。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若干金属丝通过所述粘合剂嵌于所述若干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步骤还包括,控制所述凹槽通过所述粘合剂夹持所述金属丝以实现紧密配合。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若干金属丝通过所述粘合剂嵌于所述若干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步骤还包括,控制所述若干金属丝的顶面距离所述皮质基底的顶面具有同一高度。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使用所述液态树脂胶覆盖所述若干封闭区域的底面并填充每个所述封闭区域内的至少部分空间的步骤包括,控制每个所述封闭区域内由所述液态树脂胶覆盖所形成的填充结构的顶面与所述金属丝的顶面齐平,且填充每个所述封闭区域内的空间。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0中,选择半植鞣皮基底和全植鞣皮基底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所述皮质基底,选择若干柔性金属丝作为所述若干金属丝。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珐琅制品制备方法流程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湿润原始植鞣皮表面进行刻线后所形成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3为在图2所示结构基础上镶嵌金属丝后所形成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4为在图3所示结构基础上经滴胶和固化处理后所形成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湿润原始植鞣皮表面的框形凹槽内镶嵌金属丝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珐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在皮质基底表面呈现仿珐琅效果以拓展仿珐琅工艺的应用,并确保皮质基底和仿珐琅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0029]具体的,所述冷珐琅制品包括:
[0030]皮质基底,设置有若干凹槽;
[0031]防渗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所述皮质基底的工艺表面以及所述若干凹槽的表面;
[0032]若干粘接层,固定粘接于所述防渗固定膜;
[0033]若干金属丝,通过若干所述粘接层一一对应粘接固定于所述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并将所述皮质基底分隔为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提供皮质基底、若干金属丝、液态树脂胶、防染剂和粘合剂,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形成有若干凹槽;S1:使用所述防染剂涂覆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和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以形成防渗膜;S2:将所述若干金属丝通过所述粘合剂嵌于所述若干凹槽以填充所述凹槽的开口,并将所述皮质基底的待加工表面分隔为若干封闭区域;S3:使用所述液态树脂胶覆盖所述若干封闭区域的底面并填充每个所述封闭区域内的至少部分空间,形成若干填充结构;S4:对所述若干填充结构进行固化处理形成若干仿珐琅层,得到所述冷珐琅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质基底为原始植鞣皮,所述若干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呈弧形,所述步骤S0还包括:提供刻刀,通过所述刻刀对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进行刻线操作以形成呈弧形的若干所述凹槽;所述刻线操作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刻刀倾斜于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形成的锐角为45

60度,所述刻刀切入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的深度为所述原始植鞣皮厚度的1/2

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质基底的厚度不低于2毫米,通过所述刻刀对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待加工表面进行刻线操作以形成呈弧形的若干所述凹槽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刻刀进行所述刻线操作并控制呈弧形的若干所述凹槽的的高度为1

1.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珐琅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S0之前,使用水对原始植鞣皮进行润湿,使原始植鞣皮的吸水率不低于50%,以增加所述原始植鞣皮的可塑性。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婷王翰程惠琴贾镇瑜黄晶汪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