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411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散进料系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属于冶金原料生产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变钛精矿进料形态及下料方向,减缓钛精矿板结,提高钛精矿干燥效率的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所述的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回转窑窑头座,所述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下料管和分散给料组件,下料管穿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输出末端与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内的分散给料组件连接;通过下料管进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钛精矿在分散给料组件的配合下由束状变成分散状,并从烟气主管上方输送至回转窑窑腔中。并从烟气主管上方输送至回转窑窑腔中。并从烟气主管上方输送至回转窑窑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进料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属于冶金原料生产设备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0002]钛精矿是以含铁复合铁矿经选铁后的尾矿为原料,经选矿后富集得到,具有:总体粒度细,但粗细不均,小于200目(0.074mm)的颗粒比例达到75%以上;物料水分大,易结块,生产过程中进干燥机的实际水分一般在~9%,但最高时可达12~13%;比重大,真比重达到4.30t/m3;流动性差等特点。
[0003]钛精矿经电炉冶炼生产的钛渣是钛白、海绵钛等产品的原料。钛精矿进入电炉冶炼前要经过干燥脱水,否则容易引起电炉“放炮”事故。
[0004]由于钛精矿在选矿过程中使用的黄药、捕收剂、起泡剂等物质沸点较低,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将导致这些浮选药剂分解或挥发,随干燥后的烟气排出产生刺激性臭味,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钛精矿不能使用高温烟气直接干燥,只能采用低温干燥,限制了钛精矿干燥效率。
[0005]钛精矿低温干燥由直接干燥和间接干燥两种,直接干燥钛精矿损失大,灰尘大,生产环境差;间接干燥钛精矿损失小,环境相对友好,热利用率偏低,同时由于钛精矿粒度细,水分较高,在进料端容易板结在干燥设备内壁,增加设备负载,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变钛精矿进料形态及下料方向,减缓钛精矿板结,提高钛精矿干燥效率的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回转窑窑头座,所述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下料管和分散给料组件,下料管穿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输出末端与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内的分散给料组件连接;通过下料管进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钛精矿在分散给料组件的配合下由束状变成分散状,并从烟气主管上方输送至回转窑窑腔中。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分散给料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储料套管和分散给料器,在所述储料套管中后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侧上方开的出料口,下料管穿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输出末端与储料套管的前端连接,活动的布置在储料套管内的分散给料器通过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外的驱动机构可绕自身轴向中心线自由旋转;通过下料管进入储料套管中的钛料矿在分散给料器的旋转驱动下从储料套管侧上方开的出料口呈分散状的进入回转窑的窑腔中。
[0009]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布置在该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上的减速器,分散给料器伸出回转窑窑头座的一端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变频驱动电机。
[0011]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朝向侧上方开的所述出料口其最下端与储料套管轴向中心线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向下呈45~60
°
夹角,然后向上延长135
°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分散给料器包括旋转支撑轴和分散给料翅片,所述的分散给料翅片沿轴向固装在所述的旋转支撑轴上,所述旋转支撑轴的一端伸出回转窑窑头座后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13]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分散给料翅片为三至四组,各组所述的分散给料翅片沿周向均布在所述的旋转支撑轴上。
[0014]进一步的是,回转窑的烟气主管沿轴向布置在该回转窑的回转中心处,所述的烟气回气管沿周向布置在烟气主管外侧的回转窑壁上,回转窑从整体上沿物料干燥输出方向向下倾斜布置,下料管和分散给料组件布置在回转窑的上端。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回转窑为基础,通过增加设置下料管和分散给料组件构成改进后的分散进料系统,并将下料管穿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输出末端与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内的分散给料组件连接;然后使通过下料管进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钛精矿在分散给料组件的配合下由束状变成分散状,并从烟气主管上方输送至回转窑窑腔中。这样便能有效的改变钛精矿的进料形态及下料方向,达到了减缓钛精矿板结,提高钛精矿干燥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为:回转窑窑头座1、下料管2、分散给料组件3、烟气主管4、回转窑5、驱动机构6、储料套管7、分散给料器8、驱动电机9、减速器10、旋转支撑轴11、分散给料翅片12、烟气回气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有效改变钛精矿进料形态及下料方向,减缓钛精矿板结,提高钛精矿干燥效率的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所述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回转窑窑头座1,所述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下料管2和分散给料组件3,下料管2穿入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输出末端与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分散给料组件3连接;通过下料管2进入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钛精矿在分散给料组件3的配合下由束状变成分散状,并从烟气主管4上方输送至回转窑5的窑腔中。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回转窑为基础,通过增加设置下料管和分散给料组件构成改进后的分散进料系统,并将下料管穿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输出末端与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内的分散给料组件连接;然后使通过下料管进入回转窑窑头座内的钛精矿在分散给料组件的配合下由束状变成分散状,并从烟气主管上方输送至回转窑窑腔中。这样便能有效的改变钛精矿的进料形态及下料方向,达到了减缓钛精矿板结,提高钛精矿干燥效率的目的。
[0019]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本申请增加设置的分散给料组件3的结构,尽可能的采用标准件或通用件,以降低制造、使用以及维修维护成本,本申请所述的分散给料组件3包括驱动机构6、储料套管7和分散给料器8,在所述储料套管7中后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侧上方开的出料口,下料管2穿入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输出末端与储料套管7的前端连接,活动
的布置在储料套管7内的分散给料器8通过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1外的驱动机构6可绕自身轴向中心线自由旋转;通过下料管2进入储料套管7中的钛料矿在分散给料器8的旋转驱动下从储料套管7侧上方开的出料口呈分散状的进入回转窑5的窑腔中。此时,所述的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9和布置在该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上的减速器10,分散给料器8伸出回转窑窑头座(1)的一端与减速器1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9优选为变频驱动电机。
[0020]进一步的,作为改变钛精矿形状和下料方向的关键部件,为了提高分散效果,本申请将朝向侧上方开的所述出料口其最下端与储料套管7轴向中心线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向下呈45~60
°
夹角布置,然后向上延长135
°
。在分散给料器8的具体结构上,本申请所述的分散给料器8包括旋转支撑轴11和分散给料翅片12,所述的分散给料翅片12沿轴向固装在所述的旋转支撑轴11上,所述旋转支撑轴11的一端伸出回转窑窑头座1后与减速器1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此时,所述的分散给料翅片12为三至四组,各组所述的分散给料翅片12沿周向均布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回转窑窑头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进料系统包括下料管(2)和分散给料组件(3),下料管(2)穿入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输出末端与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分散给料组件(3)连接;通过下料管(2)进入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钛精矿在分散给料组件(3)的配合下由束状变成分散状,并从烟气主管(4)上方输送至回转窑(5)的窑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给料组件(3)包括驱动机构(6)、储料套管(7)和分散给料器(8),在所述储料套管(7)中后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侧上方开的出料口,下料管(2)穿入回转窑窑头座(1)内的输出末端与储料套管(7)的前端连接,活动的布置在储料套管(7)内的分散给料器(8)通过布置在回转窑窑头座(1)外的驱动机构(6)可绕自身轴向中心线自由旋转;通过下料管(2)进入储料套管(7)中的钛料矿在分散给料器(8)的旋转驱动下从储料套管(7)侧上方开的出料口呈分散状的进入回转窑(5)的窑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钛精矿干燥的分散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9)和布置在该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上的减速器(10),分散给料器(8)伸出回转窑窑头座(1)的一端与减速器(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建玲秦洁李里彭碧君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