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戌清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吸管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85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吸管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吸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特殊的模针来改变吸管的吸入端结构形状,不仅可以防止吸管整体缩短脱落,同时可以改善用户的口感,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吸入端内镶嵌有多个控隙胶囊,其在正常状态下时因为相互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吸入端闭合起来减少对外界的开放甚至是隔绝,从而有效改善外界污染物进入到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并且在用户使用时,由于口腔温度较高的原因,在对吸入端进行数秒的加热后便会迫使控隙胶囊的磁吸作用消失,从而吸入端恢复与外界的连通,用户也可以正常使用习惯吸取食物,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通过分离吸入端的方式进行回收,其余部分可以自主降解。其余部分可以自主降解。其余部分可以自主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吸管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降解吸管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吸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各种饮品时常用的辅助工具,从材质上来看,吸管可分为塑料、不锈钢、纸质、硅橡胶等,但一次性塑料吸管在便携性、安全性、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目前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吸管产品。但一次性塑料吸管存在以下危害:(1)塑料吸管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市场上许多餐饮店所提供的吸管大多为“三无”产品,是不法商贩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而成,含有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质,使用时有毒有害物质溶解在饮品中,危害身体健康;(2)塑料吸管具有稳定不易降解的特性,丢弃到大自然中会造成环境和海洋的严重污染,大部分的塑料垃圾以微粒和底部沉积物的形式进入海洋中,不仅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命健康,而且海洋生物体内的塑料可能因人类的捕食最终进入人体内。
[0003]随着人类和社会对于环保的追求,目前一次性使用的不可降解吸管逐渐被抛弃甚至是禁用,开始开发可以降解的吸管产品,虽然市场也少量出现了PLA型和纸质等可降解型的吸管,但仍然无法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尤其是吸管的重复使用问题,普通的吸管一旦在拆封后就会始终保持对外界的开放,因此外界的灰尘、微生物等污染物很容易通过吸管进入到食品中,极大的危害食品安全并限制吸管的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吸管及其加工工艺,可以通过特殊的模针来改变吸管的吸入端结构形状,不仅可以防止吸管整体缩短脱落,同时可以改善用户的口感,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吸入端内镶嵌有多个控隙胶囊,其在正常状态下时因为相互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吸入端闭合起来减少对外界的开放甚至是隔绝,从而有效改善外界污染物进入到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并且在用户使用时,由于口腔温度较高的原因,在对吸入端进行数秒的加热后便会迫使控隙胶囊的磁吸作用消失,从而吸入端恢复与外界的连通,用户也可以正常使用习惯吸取食物,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通过分离吸入端的方式进行回收,其余部分可以自主降解。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降解吸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淀粉10

30份、海藻酸钠2

8份、果胶1

5份、竹纤维粉1

5份、大米2

5份、面粉2

5份、增塑剂5

10份、柠檬酸0.5

2份、去离子水50

100份和控隙胶囊5

10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果糖、山梨糖醇、甘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而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隙胶囊包括控隙胶囊和配重覆层,所述配重覆层包覆连接于控隙胶囊的外端,配重覆层起到配重的作用,使得磁吸点始终以正确的姿态吸附控隙胶囊,既可以传递口腔中的热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结构特点,控隙胶囊在正常状态下具有磁场,相互之间可以吸附来迫使吸管的吸入端相互靠近挤压然后闭合,在受到配重覆层的加热作用后,控隙胶囊的磁场消失不再主动闭合吸管的吸入端,从而恢复正常使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隙胶囊包括导热外囊、磁性内芯以及多根支撑柱,所述磁性内芯填充于导热外囊内侧,所述支撑柱均匀连接于导热外囊和磁性内芯之间,导热外囊作为骨架并提供防护作用,磁性内芯起到提供磁场的作用,而支撑柱用来对磁性内芯进行固定,同时对导热外囊的形状结构进行加固。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外囊内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压鼓膜,且热压鼓膜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热压鼓膜包括基础鼓膜、磁屏蔽层以及多根热缩带,所述磁屏蔽层覆盖于基础鼓膜远离导热外囊的一端面,所述热缩带均匀连接于基础鼓膜和导热外囊之间,正常状态下热压鼓膜之间的空隙可以供磁性内芯的磁场透过然后与其它控隙胶囊进行相互吸附,在受到配重覆层的加热作用后,热缩带会拉动基础鼓膜靠近导热外囊,然后基础鼓膜主动形变贴合导热外囊,使得其覆盖的面积变大,从而磁屏蔽层的磁屏蔽面积也随之变大,直至填满存在的空隙对磁性内芯的磁场进行完全屏蔽。
[0013]进一步的,所述基础鼓膜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磁屏蔽层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制成,所述热缩带采用遇热收缩材料制成。
[0014]一种可降解吸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然后加热到70

90℃搅拌混合2

5h得到胶液;
[0016]S2、对胶液进行超声消泡处理后,将不锈钢模具中的模针上涂上脱模油;
[0017]S3、将模针浸入胶液中,蘸胶后提起模针,对模针进行烘干,胶液在模针上形成胶膜;
[0018]S4、将胶膜从模针下剥离下来,冷却、拔壳、修剪,得到吸管初品;
[0019]S5、在吸管初品上靠近控隙胶囊的一端通过精剪设置分离线,检测合格包装得到可降解吸管。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模针包括针体、翻卷部和多个磁吸点,所述翻卷部连接于针体一端,且翻卷部远离针体一端的边缘处向外侧卷曲,所述磁吸点镶嵌连接于翻卷部的卷曲处,且磁吸点之间环形阵列分布,翻卷部可以容纳较多的胶液来形成吸入端,并且通过磁吸点的磁吸作用来主动吸附多个控隙胶囊。
[0021]进一步的,所述模针在浸入胶液中时磁吸点朝下率先浸入,然后待吸附指定数量的控隙胶囊后提起,一方面配合配重覆层的配重效果对控隙胶囊的姿态进行定位,另一方面有利于胶液在模针上连续不中断。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脱模油为食品级白油和甘油的混合物,且食品级白油和甘油的质量比为50

60:1。
[0023]3.有益效果
[00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5](1)本方案可以通过特殊的模针来改变吸管的吸入端结构形状,不仅可以防止吸管整体缩短脱落,同时可以改善用户的口感,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吸入端内镶嵌有多个控隙
胶囊,其在正常状态下时因为相互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吸入端闭合起来减少对外界的开放甚至是隔绝,从而有效改善外界污染物进入到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并且在用户使用时,由于口腔温度较高的原因,在对吸入端进行数秒的加热后便会迫使控隙胶囊的磁吸作用消失,从而吸入端恢复与外界的连通,用户也可以正常使用习惯吸取食物,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通过分离吸入端的方式进行回收,其余部分可以自主降解。
[0026](2)控隙胶囊包括控隙胶囊和配重覆层,配重覆层包覆连接于控隙胶囊的外端,配重覆层起到配重的作用,使得磁吸点始终以正确的姿态吸附控隙胶囊,既可以传递口腔中的热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结构特点,控隙胶囊在正常状态下具有磁场,相互之间可以吸附来迫使吸管的吸入端相互靠近挤压然后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淀粉10

30份、海藻酸钠2

8份、果胶1

5份、竹纤维粉1

5份、大米2

5份、面粉2

5份、增塑剂5

10份、柠檬酸0.5

2份、去离子水50

100份和控隙胶囊5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果糖、山梨糖醇、甘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隙胶囊包括控隙胶囊(4)和配重覆层(5),所述配重覆层(5)包覆连接于控隙胶囊(4)的外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隙胶囊(4)包括导热外囊(41)、磁性内芯(42)以及多根支撑柱(43),所述磁性内芯(42)填充于导热外囊(41)内侧,所述支撑柱(43)均匀连接于导热外囊(41)和磁性内芯(4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外囊(41)内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压鼓膜(6),且热压鼓膜(6)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热压鼓膜(6)包括基础鼓膜(61)、磁屏蔽层(62)以及多根热缩带(63),所述磁屏蔽层(62)覆盖于基础鼓膜(61)远离导热外囊(41)的一端面,所述热缩带(63)均匀连接于基础鼓膜(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戌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戌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