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80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3
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驱动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基底上;以及坝状部,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侧部处,其中,所述坝状部包括无机层、第一金属坝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的上部上的第二金属坝状部。所述无机层包括:第一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与所述第二金属坝状部之间;以及第二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上部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坝状部。属坝状部。属坝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5月11日、申请号为201610307806.4、名称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包含空穴注入电极、电子注入电极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有机发射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自发光显示装置,在该自发光显示装置中,在从空穴注入电极注入的空穴和从电子注入电极注入的电子在有机发射层内复合的同时产生的激子从激发态下降到基态以发射光。
[0004]因为作为自发光显示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单独的光源,所以其可以通过低电压驱动并构造为质轻且纤细的外形,并提供了诸如宽视角、高对比度和快的响应速度等的高品质特性,因此,它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而引人注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06]另外的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该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底;驱动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基底上;以及坝状部,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侧部处,其中,所述坝状部包括无机层、第一金属坝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的上部上的第二金属坝状部,其中,所述无机层包括:第一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与所述第二金属坝状部之间;以及第二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上部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坝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包括分隔开预定间距的两个或更多个金属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包括分隔开预定间距的三个金属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基于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所述坝状部在所述无机层的上部和所述无机层的下部处具有台阶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设置在栅极绝缘层的上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存储电容器,包括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栅电极连接的第一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部上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驱动栅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是一体的且设置在同一层中,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坝状部与所述驱动栅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同一层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使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层间绝缘层包括使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一部分暴露的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中。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上部上;以及包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上部上,并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密封,其中,所述包封结构包括交替堆叠的薄膜包封有机层和薄膜包封无机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坝状部还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一部分的薄膜包封无机层。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坝状部包括分隔开预定间距的两个或更多个金属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存储电容器,包括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栅电极连接的第一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部上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驱动栅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是一体的且设置在同一层中,所述第一金属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容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