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7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1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在设备的屏幕光学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快速确定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以立体模式显示目标图像,以使得第二设备对目标图像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拍摄得到;若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坐标记录指令,则记录第一位置坐标;若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坐标记录指令,则记录第二位置坐标;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第二位置坐标和第一设备所对应光栅的贴合角度确定第一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宽度。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裸眼3D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裸眼3D,Autostereoscopy的简称,裸眼3D是对不借助偏振光眼镜等外部工具,实现立体视觉效果的技术的统称。
[0003]在带有人眼追踪的裸眼3D系统中,设备通过前置相机采集图像并追踪到人眼的位置,然后计算出人眼当前位置对应的视点,在通过设置的前置相机采集图像并追踪人眼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裸眼3D系统中每一个视点的宽度。
[0004]目前来说,主要通过光学设计推导出视点的宽度,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是一款光栅用在多款第三方设备上,无法确切的获取到该设备的屏幕光学参数,比如玻璃厚度、光学胶厚度、装配缝隙大小等,进而导致无法准确的确定出视点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在设备的屏幕光学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快速确定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进而通过视点的宽度对设备显示的3D图像或3D视频进行调整,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0007]第一设备以立体模式显示目标图像,以使得第二设备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拍摄得到,所述第一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二图像相对应;
[0008]若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发送的第一坐标记录指令,则所述第一设备记录所述第二设备拍摄所述第一图像时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坐标;
[0009]若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像素均值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发送的第二坐标记录指令,则所述第一设备记录所述第二设备拍摄所述第二图像时所处位置的第二位置坐标;
[0010]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光栅的贴合角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
[0011]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光栅的贴合角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包括:
[0012]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位置;
[001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均值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位置;
[0014]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视点的宽度。
[0015]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位置包括:
[0016]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位置:
[0017]X0′
=x0+(y0‑
y)*tan(a);
[0018]其中,X0′
为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为(x0,y0),y为预设的常量,a为所述贴合角度;
[0019]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位置包括:
[0020]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位置:
[0021]X1′
=x1+(y1‑
y)*tan(a);
[0022]其中,X1′
为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x1,y1);
[002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视点的宽度包括:
[0024]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视点的宽度:
[0025]VW=abs(X0′‑
X1′
);
[0026]其中,VW为所述视点的宽度,abs为绝对值函数。
[0027]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8]获取所述光栅的宽度;
[0029]根据所述光栅的宽度和所述视点的宽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的视点的排列布局;
[0030]根据所述视点的排列布局以及用户的人眼位置变化对所述第一设备在立体模式下运行时显示的立体图像进行调整。
[0031]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0032]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以立体模式显示的目标图像进行实时拍摄,以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拍摄得到;
[0033]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所述第一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二图像相对应;
[0034]若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第一预设值,则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坐标记录指令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记录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为所述第二设备在拍摄所述第一图像时所处位置的坐标;
[0035]若所述第二像素均值达到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坐标记录指令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记录第二位置坐标,并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光栅的贴合角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所述第二设备在拍摄所述第二图像时所处位置的坐标。
[003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包括:
[0037]所述第二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像素均值和所述第二像素均值:
[0038][0039]其中,aver_piexl为所述第一像素均值或所述第二像素均值,A为所述屏幕区域,w为所述屏幕区域的宽度,h为所述屏幕区域的高度。
[0040]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为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0041]显示单元,用于以立体模式显示目标图像,以使得第二设备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拍摄得到,所述第一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二图像相对应;
[0042]记录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发送的第一坐标记录指令,则记录所述第二设备拍摄所述第一图像时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坐标;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以立体模式显示目标图像,以使得第二设备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拍摄得到,所述第一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二图像相对应;若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发送的第一坐标记录指令,则所述第一设备记录所述第二设备拍摄所述第一图像时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坐标;若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像素均值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发送的第二坐标记录指令,则所述第一设备记录所述第二设备拍摄所述第二图像时所处位置的第二位置坐标;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光栅的贴合角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光栅的贴合角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视点的宽度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均值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视点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位置:X0′
=x0+(y0‑
y)*tan(a);其中,X0′
为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为(x0,y0),y为预设的常量,a为所述贴合角度;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贴合角度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位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位置:X1′
=x1+(y1‑
y)*tan(a);其中,X1′
为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x1,y1);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视点的宽度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视点的宽度:VW=abs(X0′‑
X1′
);其中,VW为所述视点的宽度,abs为绝对值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光栅的宽度;
根据所述光栅的宽度和所述视点的宽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的视点的排列布局;根据所述视点的排列布局以及用户的人眼位置变化对所述第一设备在立体模式下运行时显示的立体图像进行调整。5.一种视点宽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以立体模式显示的目标图像进行实时拍摄,以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拍摄得到;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所述第一设备所对应屏幕区域的第一像素均值和第二像素均值,所述第一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均值与所述第二图像相对应;若所述第一像素均值达到第一预设值,则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坐标记录指令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曙徐万良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