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无处不在的智能信息网络,即将到来的第六代(6G)无线通信对天线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容量增强和精确的波束控制。虽然广泛使用的碟形天线和相控阵天线都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但它们都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它们的未来发展。具体而言,碟形天线需要沉重而昂贵的波束转向机械,而相控阵高度依赖功率放大器,耗电功率大,移相电路复杂,移相器众多,尤其是在高频波段。因此,为了满足未来6G无线系统中指数增长的移动设备的数据需求,需要更经济高效的天线技术。在现有的天线技术中,全息天线作为一种小尺寸、低功耗的平面天线,以其低制造成本和低硬件成本的多波束控制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体地说,全息天线利用金属贴片在表面构建全息图案,根据干涉原理记录参考波和目标波之间的干涉。然后,参考波的辐射特性可以通过全息图案来改变,以产生所需的辐射方向。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有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基站和用户间的通信;所述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包括: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确定每个用户的通信数据速率;基于每个用户的所述通信数据速率构建用户数据总速率的初始问题模型;引入辅助变量将用户数据总速率的所述初始问题模型确定为用户数据总速率最大化问题模型;采用数学迭代法基于所述用户数据总速率最大化问题模型确定功率分配方案和全息波束成形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确定每个用户的通信数据速率,具体包括:基于用户接受到的信号和基站参数,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确定每个用户的通信数据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迭代法为拉格朗日迭代算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数学迭代法基于所述用户数据总速率最大化问题模型确定功率分配方案和全息波束成形方案,具体包括: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并将所述拉格朗日乘子松弛约束至拉格朗日目标函数中,通过拉格朗日迭代求解所述拉格朗日目标函数得到所述功率分配方案和所述全息波束成形方案。5.一种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非正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若琪,张雨童,张浩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