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用地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尤其适用于农用地砷镉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
技术介绍
[0002]据2014年公布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主要以无机类污染为主,无机污染点位超标率为21.7%,其中砷(As)、镉(Cd)污染点位超标率为2.7%和7.0%,高居我国无机污染物类型的第一、三位,可见As、Cd污染问题不容乐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电子和染整等工业生产排放,以及化肥农药施用、污水灌溉、污泥施用等农业活动,土壤受到复合污染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重金属复合污染类型中,又以As和Cd复合污染具有代表性,加之作物对As、Cd的富集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其开展有效治理和修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在常见土壤修复方法和处理手段中,化学原位钝化技术由于其简单易行、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目前最为广泛的修复方法之一。化学钝化修复的原理是通过向土壤中加入钝化材料,使其产生吸附、络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地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污染土壤As、Cd溶出曲线实验确定土壤中As、Cd最佳溶出的pH范围:S1
‑
1、土壤取样及预处理在需修复的土壤区域,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剔除杂质,自然风干后磨碎;S1
‑
2、As、Cd浓度测定准确称取5.00g土壤加入背景电解质溶液中,调节土壤溶液pH为3~9,充分振荡平衡,离心后过滤膜,测定溶液中As和Cd的浓度;S1
‑
3、确定As、Cd溶出最佳pH范围以振荡平衡后土壤溶液中pH为横坐标,溶液中对应As和Cd浓度为纵坐标,绘As和Cd的溶出曲线图,将土壤As、Cd溶出浓度相对较低时对应的pH范围,确定为最佳pH范围;S2、确定调节土壤pH所需酸碱调节剂添加量准确称取5.00g土壤,加入50.0ml 0.01mol/l NaNO3溶液,添加不同比例的土壤酸碱调节剂进行试调,振荡平衡48h后测定土壤溶液pH,确定调节至理想pH所需酸碱调节剂添加量;S3、依据As的污染程度确定土壤样品中零价铁的添加量;S4、土壤钝化根据步骤S2确定的酸碱调节剂添加量和步骤S3确定的零价铁添加量配制钝化剂,在土壤样品中施加相应浓度的钝化剂,平衡30天后,即完成土壤样品的钝化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地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
‑
1中,在需修复的土壤区域,遵循随机和等量的采样布点原则,取500g土壤,剔除杂质,自然风干后磨碎过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地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
‑
2中,准确称取5.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