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混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61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混燃机,包括燃气轮机和蒸汽发生器,燃气轮机的排气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与燃气轮机连接;燃气轮机为多转子燃气轮机,包括第一转子系统和第二转子系统;第一转子系统包括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一压气机、第一涡轮和第一燃烧室;第二转子系统包括第二转轴、第二涡轮和第二电机;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回注入燃气轮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燃气轮机的尾气的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实现了燃气轮机的燃气、蒸汽联合利用,提高了燃气轮机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同时燃烧的污染物会被蒸汽清洗,避免排放入大气,可以显著提高排放清洁度。显著提高排放清洁度。显著提高排放清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外混燃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外混燃机,属于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燃气轮机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其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透平三大部件:压气机从外界大气环境吸入空气,并逐级压缩使之增压,同时空气温度也相应提高;压缩空气被压送到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再进入到透平中膨胀做功,推动透平带动压气机和外负荷转子高速旋转,可实现气体或液体燃料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机械功和热能,并可通过连接发电机输出电能。
[0003]燃气轮机具有结构紧凑、功率高、易安装等优点,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动力机械。然而单独的燃气轮机具有有限的效率,并且尾气排到周围环境中时浪费了大量有用的能量,造成能源浪费,且其尾气中的余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外混燃机,可对尾气的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实现燃气轮机的燃气、蒸汽联合利用,提高燃气轮机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混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和蒸汽发生器,燃气轮机的排气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与燃气轮机连接;所述燃气轮机为多转子燃气轮机,包括第一转子系统和第二转子系统;所述第一转子系统,包括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一压气机、第一涡轮和第一燃烧室,第一电机、第一压气机、第一涡轮依次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压气机的出气端与第一燃烧室的进气端连接;第一燃烧室的排气端与第一涡轮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子系统,包括第二转轴、第二涡轮和第二电机,第二涡轮和第二电机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一涡轮的排气端与第二涡轮的进气端连接,第二涡轮的排气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与燃气轮机连接的连接位置,包括以下四处中的任意一处或两处或三处或四处:(1)连接位置位于燃气轮机的第一燃烧室的进气端;(2)连接位置位于燃气轮机的第一燃烧室内;(3)连接位置位于燃气轮机的第一涡轮的前端;(4)连接位置位于燃气轮机的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混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2)连接位置位于燃气轮机的第一燃烧室内时,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通过管道与第一燃烧室连接;或: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通过管道与第一燃烧室连接,在管道末端设置蒸汽喷嘴或直通管;和/或:在所述管道或蒸汽喷嘴处设有加压器,在蒸汽进入第一燃烧室前对蒸汽进行加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混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为启发一体式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混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室为环形的回流燃烧室或轴流燃烧室或单筒燃烧室或折流燃烧室,第一燃烧室轴心与第一转轴同轴,环绕第一转轴设置且位于第一压气机和/或第一涡轮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混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推力轴承及推力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混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上设置至少一个径向轴承;对于第一转子系统,径向轴承设置在第一转轴的前端,第一电机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普
申请(专利权)人:靳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