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曲轴箱窜气是指内燃机运转时,在压缩燃烧膨胀过程中,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从燃烧室漏入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窜气进入曲轴箱会使曲轴箱温度升高,加大油底壳机油的蒸发,加上曲轴箱内部分零件采用飞溅润滑,飞溅润滑过程会产生油雾,这使得窜气除了含有残留的燃油和燃烧产生的废气、炭黑,还有不少的机油。窜气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窜气中的燃油蒸汽凝结,会使机油变质,导致润滑不良,从而引起零件磨损和机油耗增加;窜气若不能及时排出,曲轴箱压力过高时会引起发动机漏气、漏油。因此,内燃机曲轴箱需要通风系统来处理窜气,将窜气中的机油分离出来,同时维持曲轴箱压力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在中国国内,2020年实施的国六排放法规提出了对发动机曲轴箱废气进行控制的要求,因此,采用合适的油气分离器将成为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首选方案。在国六排放法规的促进之下,国内市场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必将崭露头角。但是现有油气分离装置均只采用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下部件,所述分离下部件包括分离下端壳、滤芯过滤件和油液回流件,所述滤芯过滤件和所述油液回流件均设置在所述分离下端壳上;分离上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分离下部件上,所述分离上部件包括上部安装件、负压密封件和压力调节件,所述上部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分流下端壳上,所述负压密封件和所述压力调节件均设置在所述上部安装件上;旋转件,其设置在所述分离下部件和分离上部件上,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动力件、旋转传动件和旋转冲击过滤件,所述旋转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分离上部件上,所述旋转传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动力件上,所述旋转冲击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分离下部件上;其中:所述旋转动力件利用混合气体驱动,通过所述旋转传动件带动所述旋转冲击过滤件对混合气体进行一次过滤,并且通过向心力加快凝结油液向所述分离下端壳流动,同时甩出过滤附着的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下端壳一端管内设置有滤芯安装板,所述分离下端壳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滤芯过滤件包括油雾分离滤芯,所述油雾分离滤芯一端设置在所述滤芯安装板上,所述油雾分离滤芯外侧面与所述分离下端壳内壁保持一定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回流件包括回流分隔槽、回流管和单向阀,所述回流分隔槽呈环形凹槽状,所述回流分隔槽外侧边连接在所述分离下端壳另一端面上,所述回流分隔槽内侧边用于支撑在所述油雾分离滤芯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呈圆锥管状,所述回流管大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回流分隔槽内侧边上;所述回流管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回流分隔槽底贯通;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回流管小头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件包括安装板、废气中继管、安装管和废气输入管,所述安装板紧固在所述分离下端壳一端面上,所述安装板一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密封管;所述废气中继管另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喷射贯穿孔,多个所述喷射贯穿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废气中继管另一端侧壁上;所述废气中继管一端固定贯通嵌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且通过所述喷射贯穿孔连通所述分离上部件和所述分离下部件;所述安装管侧壁上设置有调压贯穿孔,所述安装管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另一端面上,所述废气输入管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安装管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密封件包括负压密封片、负压密封塞和负压密封压板,所述负压密封片通过所述负压密封压板压紧在所述安装管另一端上,所述负压密封塞设置在所述负压密封片圆心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件包括压力调节管、压力调节板、压力调节弹簧和压力调节塞,所述压力调节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管上,并且所述压力调节管与所述调压贯穿孔贯通,同时所述压力调节管另一端管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贵友,穆青木,王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恒捷无锡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