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状设计节点结构的呼应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状结构设计节点的数据呼应问题,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状设计节点结构的实时动态协同呼应设计(network echo design,简称NED)范式。
技术介绍
[0002]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表明,产品设计决定着产品成败的90%。产品设计“散、孤、众”的数据信息特征,使得在传统的产品设计中设计成本高、效率低、效果难以达到最优化。传统的产品设计技术路线是由一个中心确定设计目标和思路,然后对任务进行分解,由多个主体分别承担部分设计任务,各自完成后把设计结果汇总、匹配,对出现问题的反馈至原设计单位,完成后再汇总、匹配,如仍有问题,再反馈
‑
再汇总...,如此反复,直至完成设计目标。大数据协同设计,只是用信息化手段代替了人工信息传递,其业务流程并没改变,仍是在一个中心前提下实施的,无法做到实时共享、动态协同,其本质上依然采用的是“总
‑
分
‑
总
‑
分...总”的传统设计模式。
[0003]传统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状设计节点结构的呼应设计方法,针对产品设计中存在的多设计节点难以同步、难以实时沟通的问题,构建具有延展前景的网状结构的呼应设计范式,其特征在于: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对产品相关领域知识体系和知识图谱,通过离散设计参数知识元素,对产品的参数关系解构;S2,融合区块链技术理念,进而区块化知识元素和链化知识关系,完成已有知识体系的参数解构和区块链化;S3,结合人工智能不确定性理念、荟萃分析方法,将泛化能力更强的知识体系与设计边界条件、场景特征和需求要素动态融合,进而使原参数体系转化为新领域的参数要素和关系;S4,各个设计节点根据自身设计的需要,互相反馈,进行判断和迭代,形成全网所有设计节点彼此之间的呼应关系,回应与新领域和设计需求的结合,实现呼应共识,最终完成新领域知识、参数体系构建,完成产品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设计节点结构的呼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首先,根据产品性能、指标、寿命设计要求,分析网络节点的布局,规划设计节点任务,分配设计参数要素,根据各节点的数据映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重要程度定义出呼应的数据簇;其次,通过荟萃分析的数据簇,形成知识图谱;然后,进行知识解构、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共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状设计节点结构的呼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知识解构、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共识的过程如下:1)解构上述整体要求指标形成知识知识图谱,离散其知识元素,应用知识图谱进行数据挖掘、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分析、筛选、归类不同属性数据;2)进而链化知识关系、区块化知识元素,形成具有较强泛化能力的离散化数据簇;3)进一步经过同趋化和无量纲化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按照重要程度分级设定:极重要指标参数为a1,重要指标参数为a2,一般指标参数a3,
…
,直至an,形成统一标准或属性的网状结构设计节点数据账本a1,a2...an;即建立设计指标数据的“创世区块”;4)数据共识:(1)设定参与设计的各个设计节点为A1,A2...An、B1、B2...Bn、C1、C2...Cn,形成网状设计节点布局;(2)基于网状结构节点布局,在设计进程中,每个节点在接受其它节点的数据账本后,挖掘数据与自身设计的关联规则,应用系统插件自动迭代,保留较强关联性数据,放弃无关联及模糊关联数据,形成关联数据区块,通过限定数据关联规则确定关系原则:原则一、设定关联度为α,设计数据与2个以上的设计节点有关系的视为有关联,并进行数据共识范围,α≦10%为弱关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辉,申超群,张华伟,王瑶,宰守香,尚培毅,尹亚林,孙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向量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