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45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泳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10~20份水性丙烯酸树脂,1~3份铝银浆,1~5份醇类溶剂,0.01~0.03份引发剂及55~85份水;所述铝银浆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10~20份铝银粉,10~30份溶剂油及1~2份植酸改性丙烯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铝银浆中加入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可以在铝银粉表面形成保护膜,避免铝银粉被腐蚀和氧化;在电泳过程中,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又能与树脂基体反应,从而将铝银粉固定在树脂基体中,提高了铝银粉的分散性及附着力。提高了铝银粉的分散性及附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泳漆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

技术介绍

[0002]铝粉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所以俗称铝银粉或银粉,是金属颜料中的一大类。颜料用的铝银粉粒子是鳞片状的,由于其表面光滑平整,粒度分布集中,形状规则,具有优异的光反射能力和金属光泽,加入涂料中可以使漆膜具有明显的“随角异色”效应以及闪烁感,装饰效果非常华丽美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涂料中。
[0003]由于铝粉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加入溶剂型涂料中在酸、碱性条件下都易被腐蚀或被氧化变暗,影响涂料色泽;且铝粉比重较大,在溶剂型涂料中分散性不佳,很容易沉降团聚,影响涂层的均匀性和遮盖力。因此铝银粉很难应用于溶剂型涂料中,现有技术中的铝银粉涂料主要为粉末涂料,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铝银粉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号CN102250526A,按重量百分比主要由如下组分组成:E

12环氧树脂:25

35%;聚酯树脂:25

35%;沉淀硫酸钡和钛白粉:21

41%;铝银粉:1

3%;流平剂:1

1.2%;增光剂:1.2

1.5%;蜡粉:0.2

0.8%;安息香:0.5

0.6%;抗氧剂:0.5

1%。
[0004]但粉末涂料装涂性较差,施工温度较高,施工时易造成电击、火警事故,且粉尘易飞扬造成环境污染,受气候因素影响大,附着性、持久性都比较差,不如溶剂型涂料应用广泛;因此探索铝银粉在溶剂型涂料中的稳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铝银粉化学性质活泼,加入溶剂型涂料中在酸、碱性条件下都易被腐蚀或被氧化变暗,影响涂料色泽;且铝粉在溶剂型涂料中分散性不佳,很容易沉降团聚,影响涂层的均匀性和遮盖力的问题,提供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在铝银浆中加入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可以在铝银粉表面形成保护膜,避免铝银粉被腐蚀和氧化;在电泳过程中,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又能与树脂基体反应,从而将铝银粉固定在树脂基体中,提高了铝银粉的分散性及附着力。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10~20份水性丙烯酸树脂,1~3份铝银浆,1~5份醇类溶剂,0.01~0.03份引发剂及55~85份水;所述铝银浆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10~20份铝银粉,10~30份溶剂油及1~2份植酸改性丙烯酸酯。
[0007]本专利技术在铝银浆中加入植酸改性丙烯酸酯,植酸是一种多齿金属螯合剂,分子中含有多个能与金属进行螯合的基团,因此其可以通过螯合作用在铝银粉表面自组装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避免铝银粉被腐蚀或氧化变暗,提高了铝银粉电泳漆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电泳漆中水性丙烯酸树脂与溶剂的用量,将电泳漆的粘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可避免铝银粉在电泳漆中的沉降团聚导致的涂层均匀性和遮盖力下降;并且在电泳过程中,
植酸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丙烯酸酯基团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可以与水性丙烯酸树脂反应,从而将铝银粉固定在树脂基体中,进一步提高了铝银粉在涂层中的分散性及附着力,避免了涂层掉银现象的发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电泳漆中铝银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散性和附着力,漆膜的金属感和遮盖力佳。
[0008]作为优选,所述植酸改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加热至70~80℃,加入N

环己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8~36h,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将硅烷改性丙烯酸酯用乙醇溶解,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溶液;将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溶液加入植酸水溶液中,70~80℃下搅拌反应4~6h,干燥后得到所述植酸改性丙烯酸酯。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制备过程中,先通过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与N

环己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然后再通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中硅烷水解产生的硅羟基与植酸分子中的磷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从而将植酸与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连接,最终得到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将本专利技术中的植酸改性丙烯酸酯加入铝银浆中后,分子中的植酸部分可以在铝银粉表面通过螯合作用形成保护膜,而丙烯酸酯基团则可以在电泳过程中与树脂基体反应,将铝银粉固定在树脂基体中,提高了铝银粉的稳定性、分散性与附着力。
[0010]作为优选,所述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与N

环己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5~1;添加的硅烷改性丙烯酸酯与植酸的质量比为1:2~3。
[0011]作为优选,所述铝银浆的制备方法为:将铝银粉与溶剂油按质量比1:2~3混合球磨30~60h后过400~500目筛;将过筛后的物料进行压滤,向滤饼中按比例补入溶剂油,并加入植酸改性丙烯酸酯,捏合后得到所述铝银浆。
[0012]作为优选,球磨过程中还加入润滑剂,所述润滑剂选自油酸、芥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润滑剂与铝银粉的质量比为0.03~0.05:1。
[0013]作为优选,所述铝银粉的粒径D50≤3μm;球磨时采用直径为0.5~2mm的氧化锆球作为球磨介质,铝银粉与球磨介质的质量比为1:10~15。
[0014]作为优选,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苯乙烯和引发剂按质量比8~10:20~22:10~12:15~17:4~6:1混合,得到混合单体;B)将正丁醇加热至110~115℃,然后将混合单体在2~3h内滴加在正丁醇中,混合单体与正丁醇的质量比为2~3:1,滴加结束后保温反应1~2h;C)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与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6~8的氨基树脂,保温反应30~60min后降温至50~70℃,滴加一乙醇胺中和至酸值≤130mg KOH/g,得到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
[0015]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性丙烯酸树脂通过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和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丙烯酸和丙烯酸羟丙酯作为功能性单体可以使树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软单体可以使涂膜具有良好的韧性、附着力;苯乙烯作为硬单体可以赋予涂膜较高的硬度,并可以使涂膜具有较好的丰满度和光泽度。但功能性单体添加过多会影响涂膜的耐水性,软单体用量过多会影响涂膜的硬度及外观,硬单体添加过多会影响涂膜的韧性及附着力,同时,各单体的用量也对树脂粘度有较大影响,从而影
响铝银粉在电泳漆中的沉降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各单体用量进行调整,使得到的丙烯酸树脂在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其特征是,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10~20份水性丙烯酸树脂,1~3份铝银浆,1~5份醇类溶剂,0.01~0.03份引发剂及55~85份水;所述铝银浆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10~20份铝银粉,10~30份溶剂油及1~2份植酸改性丙烯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其特征是,所述植酸改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加热至70~80℃,加入N

环己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8~36h,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将硅烷改性丙烯酸酯用乙醇溶解,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溶液;将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溶液加入植酸水溶液中,70~80℃下搅拌反应4~6h,干燥后得到所述植酸改性丙烯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其特征是,所述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与N

环己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5~1;添加的硅烷改性丙烯酸酯与植酸的质量比为1:2~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 3所述的一种铝银粉水性丙烯酸树脂阳极电泳漆,其特征是,所述铝银浆的制备方法为:将铝银粉与溶剂油按质量比1:2~3混合球磨30~60h后过400~500目筛;将过筛后的物料进行压滤,向滤饼中按比例补入溶剂油,并加入植酸改性丙烯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际杨柳李鑫严华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潘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