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2316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10份端羟基丙烯酯、35~55份端氢硅油混合均匀,催化条件下加热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制备端羟基硅油;将100份聚酯多元醇和10~30份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混合,对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处理,制备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将30~55份芳香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扩链交联剂、10~65份所述端羟基硅油依次加入所述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中,反应,得到的产物与30~60份降粘剂混合,制备所述胶黏剂。采用聚酯多元醇、聚烯烃多元醇、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端羟基硅油的反应体系制备得到的胶黏剂应用于塑胶跑道材料的制备中,可以显著提升塑胶跑道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耐水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耐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黏接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体育运动的兴起,对塑胶跑道的需求越来越多,其中透气型塑胶跑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跑道类型之一。常见的透气型塑胶跑道是先由聚醚和芳香族异氰酸酯混合制备出聚氨酯胶黏剂,再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颗粒混合之后压制而成,具有成本低、固化快等特点。但是由于聚醚的内聚能低,粘接强度差,导致聚醚型聚氨酯胶黏剂粘接的颗粒容易掉粒,而且由于聚醚具有侧甲基,交联稳定性差,易迁移,制备得到的塑胶跑道容易老化。采用聚酯代替聚醚与异氰酸酯制备得到的聚酯型聚氨酯胶黏剂虽然内聚能高,粘接强度好,也没有侧甲基,进一步制备得到的塑胶跑道耐老化性也好,但跑道的耐水性差;采用脂肪族异氰酸酯代替芳香族异氰酸酯制备得到的塑胶跑道虽然耐老化性好,但是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内聚能和粘结强度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老化性能和耐水性的塑胶跑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铺设而成的塑胶跑道。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10份端羟基丙烯酯、35~55份端氢硅油混合均匀,催化条件下加热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制备端羟基硅油;
[0007]将100份聚酯多元醇和10~30份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混合,对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处理,制备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
[0008]将30~55份芳香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扩链交联剂、10~65份所述端羟基硅油依次加入所述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中,反应,得到的产物与30~60份降粘剂混合,制备所述胶黏剂。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羟基丙烯酯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0]和/或,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3

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

丙二醇酯二醇以及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1]和/或,所述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为端羟基聚丁二烯;
[0012]和/或;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MDI、聚合MDI、改性MDI以及TDI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3]和/或,所述扩链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0014]和/或,所述降粘剂为氯化石蜡

52以及氯代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1%~0.5%;
[0016]和/或,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3000g/mol;
[0017]和/或,所述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g/mol。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催化条件为添加0.05~1份的氯铂酸。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制备所述端羟基硅油的过程中,加热反应的步骤为:升温至50℃~90℃,反应7h~9h;
[0020]和/或,所述分离方式为减压蒸馏,所述减压蒸馏的操作条件为:温度为120℃~180℃,压力为

0.095MPa~

0.008MPa,时间为30min~120min。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水处理的操作条件为:温度为100℃~120℃,压力为

0.095MPa~

0.008MPa,时间为2h~5h。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中加入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后,先在70℃~100℃条件下反应1h~2h,再降温至50~70℃后加入所述扩链交联剂;
[0023]和/或,加入所述扩链交联剂后,反应1h~3h,保持温度50℃~70℃,再加入所述端羟基硅油;
[0024]和/或,加入所述端羟基硅油后,反应2h~4h,保持温度50℃~70℃,再加入降粘剂。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黏剂,是由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塑胶跑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将1份上述的胶黏剂和2~10份的橡胶颗粒混合均匀,熟化。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熟化的时间为7~15天。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塑胶跑道材料,是由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塑胶跑道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塑胶跑道,是由上述的塑胶跑道材料铺设而成的。
[0031]通过先将端氢硅油改性成为易与聚氨酯相溶的端羟基硅油,然后将聚酯和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组成混合多元醇体系与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反应,再将扩链交联剂和端羟基硅油依次引入反应链中制备出胶黏剂,制备得到的胶黏剂的内聚力、粘接力都明显提高,将胶黏剂应用于塑胶跑道材料的工艺中,制备得到的塑胶跑道耐老化性能和耐水性能提升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S130。
[0035]S110:将10份端羟基丙烯酯、35~55份端氢硅油混合均匀,催化条件下加热反应,
分离反应产物,制备端羟基硅油。
[0036]端羟基丙烯酯中的不饱和键在催化条件下与端氢硅油中的Si

H键进行硅氢加成反应,通过硅氢加成的方式将端氢硅油改性,引入端羟基,改性后的端羟基硅油由于含有羟基,与聚氨酯极易相溶,可以与异氰酸酯基反应接入聚氨酯分子链中,提高胶黏剂的憎水憎油以及耐候能力。
[0037]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端羟基丙烯酯是分子链一端为羟基另一端为丙烯酯结构的物质,可以但不限于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38]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端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1%~0.5%,在该含氢量范围内,制备出的塑胶跑道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如果含氢量过大,会导致塑胶跑道材料的硬度过大,影响塑胶跑道的弹性,如果含氢量过小,制备得到改性后的端羟基硅油含量低。进一步地,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10份端羟基丙烯酯、35~55份端氢硅油混合均匀,在催化条件下加热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制备端羟基硅油;将100份聚酯多元醇和10~30份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混合,对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处理,制备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将30~55份芳香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扩链交联剂、10~65份所述端羟基硅油依次加入所述无水多元醇混合体系中,反应,得到的产物与30~60份降粘剂混合,制备所述胶黏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丙烯酯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和/或,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3

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2

丙二醇酯二醇以及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和/或,所述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为端羟基聚丁二烯;和/或;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MDI、聚合MDI、改性MDI以及TDI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和/或,所述扩链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和/或,所述降粘剂为氯化石蜡

52以及氯代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1%~0.5%;和/或,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3000g/mol;和/或,所述端羟基聚烯烃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g/mo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条件为添加0.05~1份的氯铂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剂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杰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凌天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