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11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电动汽车充电宝所存在的对车载动力电池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自身补电时间也长,以及和2015版直流充电国标接口不匹配的问题,可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功能的延伸和扩展,兼容2015版国标充电通信协议,可以直接利用随车携带的直流充电枪及连接电缆对电动汽车进行插枪快充,同时充电宝也支持户外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对其自身进行插枪补电,还可以实现户外直流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和充电宝“一枪两充”的双充模式,做到一次性充满两台设备,彻底解决了电动汽车在行驶途中充电难、充电慢、充电不便的弊端,具备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 的电动汽车充电宝。

技术介绍

[0002]如今虽然大多数电动汽车都支持直流充电桩的快充电模式以及交流充电桩的慢充电模式,但充电地点比较固定,一般是在小区停车场、写字楼停车场和专用的充换电站,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一些尴尬情况:行驶在僻远地区或乡村郊区的电动汽车剩余电量难以支撑其行驶到充换电站;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电动汽车剩余电量难以支撑其行驶到下一个设有充电桩的服务区;由于充电时间长,充电站经常要排队等候充电;所住小区没有设立充电桩充电。一旦电动汽车进入缺电状态而又得不到及时补电,就会因电能耗尽而发生“趴窝”,被迫原地等待拖车救援服务,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严重影响了用户的驾乘体验。
[0003]类似于手机为了延长备电时间,就诞生了手机充电宝一样,电动汽车因 为续航里程有限,为了解决最后1公里的尴尬问题,电动汽车充电宝在此背景 下应运而生。电动汽车充电宝可以随车携带出行,使用方便,属于汽车备用 电源,可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功能的延伸和扩展,弥补充电桩不能移动的缺 陷,是解决行驶中汽车充电难的有效途径。
[0004]目前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分别提出了多种汽车充电宝电气架构和方 案,比如专利CN209298938U将汽车充电宝分为车用底座和电池能量块两部 分,车用底座连接到高压箱,具备双向DC/DC电源转换的功能,可以将电池 能量块的低压电转换成高压电对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但充电电流只有 15A;专利CN106992585A通过采用双向AC/DC电源转换模块和双向DC/DC电 源转换模块来实现汽车充电宝对车载动力电池的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以及 外界交流市电对汽车充电宝的补电;专利CN106208249B提出的一种汽车充电 宝电气结构应用较为普遍,分为充电组件、蓄电池组件和输出组件,充电组 件支持外界交流市电对蓄电池组件充电,蓄电池组件作为备用电源储存能量, 输出组件将蓄电池组件电压提升后对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然而,上述专 利所提及的充电宝方案普遍存在充电电流小,对车载动力电池充电时间长, 自身补电时间也长,以及和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国标接口不匹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 旨在使电动汽车充电宝兼容电动汽车上的直流充电接口,支持2015版国标充 电通信协议,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直流快充,同时充电宝也应支持直流充电 桩和直流充电枪对其自身进行快充补电,彻底解决电动汽车在行驶途中充电 难、充电慢、充电不便的弊端,彻底消除因续航里程有限所带来的“里程焦虑
”ꢀ
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 包括磷
酸铁锂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 开关切换单元、整流单元、直流充电接口座、直流供电接口座、交流充电接 口座、触摸屏、AC逆变电源、DC转换电源、12Vdc直流输出接口、Type

C 输出接口、USB

A输出接口以及AC交流输出接口,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 换电源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 开关切换单元以及磷酸铁锂电池组依次串联电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接口座和 直流供电接口座分别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电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接口座、整 流单元以及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依次串联电连接,所述AC逆变电源、 DC转换电源分别与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电连接,所述12Vdc直流输出接口、 Type

C输出接口以及USB

A输出接口分别与所述DC转换电源电连接,所述 AC交流输出接口与所述AC逆变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与 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分别通过CAN总线 与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和开关切换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 统(BMS)分别控制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升压和降压之间的切换动 作以及开关切换单元的切换动作,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包括16串高倍率单体电芯,且所述高倍率 单体电芯的额定容量均为100Ah,所述16串高倍率单体电芯均为串联电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为51.2V,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 的额定容量为100Ah,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总电量为5.12KWh。
[0009]可选地,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的总功率为5KW,升压输出电 压范围为200Vdc~750Vdc。
[0010]可选地,所述12Vdc直流输出接口输出功率为13.6Vdc/10A。
[0011]可选地,所述AC交流输出接口的输出功率为500W。
[001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宝兼容电动汽车上的直流充电接口,支持 2015版国标充电通信协议,可以直接利用直流充电枪及连接电缆对电动汽车 进行插枪快充,同时也支持户外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对其自身进行插枪 补电;
[0014]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宝支持户外直流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和充电 宝“一枪两充”的双充模式,优先对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充满电后再对充电 宝进行充电,做到一次性可以充满两台设备;
[0015]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宝提供12Vdc直流输出接口功能,可以利 用随车携带的汽车搭火线提供应急点火服务;
[0016]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宝提供220Vac交流输出接口功能、Type

C 输出接口功能以及USB

A输出接口功能,支持对3C数码设备、便携式音视 频设备、电动工具以及中小功率交流用电设备提供充电和供电服务。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 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的外部 连接方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的内部 电气架构及外部连接图。
[002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支持直流充电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磷酸铁锂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开关切换单元、整流单元、直流充电接口座、直流供电接口座、交流充电接口座、触摸屏、AC逆变电源、DC转换电源、12Vdc直流输出接口、Type

C输出接口、USB

A输出接口以及AC交流输出接口,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所述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开关切换单元以及磷酸铁锂电池组依次串联电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接口座和直流供电接口座分别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电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接口座、整流单元以及双向DC/DC隔离变换电源依次串联电连接,所述AC逆变电源、DC转换电源分别与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电连接,所述12Vdc直流输出接口、Type

C输出接口以及USB

A输出接口分别与所述DC转换电源电连接,所述AC交流输出接口与所述AC逆变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与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分别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双向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华潘继雄周幼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誉娇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