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仁子专利>正文

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10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包括:动力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驱动力;动力传输装置,用于传输在上述动力发生装置产生的驱动力;底托部件(130),呈上部开放的圆筒状,在上部面固定附着有旋转轴(132),上述旋转轴(132)在通过上述动力传输装置传输的动力的驱动下旋转;模具组装体(140),固定设置于上述底托部件(130)的上部面,以中心部的熔融金属分配口(142)为中心,在上述熔融金属分配口(142)的外周缘分别附着有呈半圆状的模具部(144);以及盖部件(150),呈下部开放的圆筒状,在上部面设置有与上述模具组装体(140)的熔融金属分配口(142)相连通的熔融金属注入口(152)。属注入口(152)。属注入口(1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组装体,尤其涉及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铸造是指如下的作业,即,在将使金属材料熔化后而得到的熔融物注入到模具并凝固后,即,在将熔融金属注入到模具并凝固后,通过去除模具来制造形成所需形状的产品,已开发了多种用于有效进行这种铸造作业的铸造工序。
[0003]各铸造工序可根据铸型的种类分为砂型铸造、模具铸造、精密铸造等,在模具铸造中,可以根据向模具的空腔(cavity)内注入熔融金属的方法分为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高压铸造、高真空铸造、离心铸造等。
[0004]在模具铸造中,离心铸造法是通过使模具旋转并产生离心力来注入熔融金属的方式。即,离心铸造法为在注入熔融金属时使模具高速旋转并利用该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来成型的方法,熔融金属通过由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流入并分布于模具内,在防止流动性不良的同时,还会使表面光滑,高压将作用于熔融金属,因而具有使铸造品的结构致密、没有气孔等特征,因此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式。
[0005]在这种离心铸造法中,只有向模具的所有面迅速、均匀地供给熔融金属并使熔融金属从模具面向里面方向凝固才可以制造厚度均匀的高品质成型品。
[0006]另一方面,离心铸造法中的模具相当于向内部注入熔融金属来制造所需形状的热轧辊的一种模具框。这样的模具通过在普通的模具中使上模箱及下模箱相结合来形成,通过设置于由外部的驱动源驱动的旋转辊,来借助上述旋转辊的旋转一同旋转并使得向内部注入的熔融金属凝固。
[0007]即,作为通过使模具旋转来使熔融金属流动并利用离心力制造铸造品的方法,将在制造铸造品时通过重力的作用来使熔融金属向模具内流入,这种方法会在制造复杂的铸造品或微小的铸造品时产生熔融金属无法到达每一个角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将按放射状沿圆周配置模具并沿半径方向设置熔融金属的流路,熔融金属将向圆盘的中心流入,通过使圆盘旋转并利用离心力来加压并铸造。
[0008]另一方面,将通过使用管体来实现使各种液体或气体连续移动的目的,由于制造方法或运输等各种原因,需以规定的规格制造这种管体。
[0009]在远距离铺设如此制造的管体时,通常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连接管体来使用。为了连接这些管体,需通过在管体的两端部焊接法兰(flange)等的方法来固定为一体,需在相互对接法兰后使用螺栓来紧固。
[0010]在以这种目的使用的管体中,若需满足耐腐蚀性、耐久性及耐压性,则将使用不锈钢(stainless)管体,在使用不锈钢管体时,必须使用由不锈钢制造的法兰。
[0011]使用上述离心铸造法生产的不锈钢法兰虽然是与通过砂型铸造制造的不锈钢法兰相同的产品,但在拉伸力、拉伸强度等方面与锻造产品接近,产品的组织结构致密,产品中不含杂质,可以生产出品质优秀的法兰。可以制造出如此优秀品质的产品的离心铸造法
之所以在生产现场收到排斥,是因为与砂型铸造方式相比,制造起来困难、生产率低。
[0012]并且,作为代表性的耐热钢,在铸造用作普通铸造所需的模具材质的不锈钢时,缺乏适当的更高一级的耐热钢。因此,使用在普通的金属铸造中使用的材质制造模具,在熔融金属下落的部位设置(施工)具有耐热温度高的耐火材料,以使熔融金属不直接落到模具内,从而防止模具熔化,因此,不仅频繁发生热损伤严重的耐火材料的修理及更换等维护,而且还需依靠手动操作,具有操作非常不便的问题。
[0013]并且,还具有产品(不锈钢法兰)的质量和生产率下降,产品成本及人力成本上升等的问题。
[0014]现有技术文献
[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授权号10

1738313号(2017年05月22日)
[0017]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号10

2009

0093006号(2009年09月02日)
[0018]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授权号10

1609653号(2016年04月07日)
[0019]专利文献4:韩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号10

2017

0116684号(2017年10月20日)

技术实现思路

[0020]技术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即,可生产多个拉伸力、拉伸强度等的水平接近锻造产品且组织结构致密、无杂质的品质优秀的不锈钢法兰。
[0022]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即,不产生对热损伤严重的耐火材料进行修理及更换等的维护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操作性。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即,可通过生产大量产品(不锈钢法兰)来节省产品成本及人力成本。
[0024]技术方案
[002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包括:动力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驱动力;动力传输装置,用于传输在上述动力发生装置产生的驱动力;底托部件130,呈上部开放的圆筒状,在上部面固定附着有旋转轴132,上述旋转轴132在通过上述动力传输装置传输的动力的驱动下旋转;模具组装体140,固定设置于上述底托部件130的上部面,以中心部的熔融金属分配口142为中心,在上述熔融金属分配口142的外周缘分别附着有呈半圆状的模具部144;以及盖部件150,呈下部开放的圆筒状,在上部面设置有与上述模具组装体140的熔融金属分配口142相连通的熔融金属注入口152。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熔融金属分配口142呈上部、下部开放的圆筒状,通过在上述模具部144的模具框144b所形成的流路P向各个模具部144分配通过上述盖部件150的熔融金属注入口152流入的熔融金属160。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模具部144中,呈半圆状的左右一对隔板144a以等间距设置有多对,在上述隔板144a之间依次配置有模具框144b,在上述隔板144a的上部面以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用于使铸造产品170成型的圆形突出部144a

2,沿上述模具框144b的上部面周围以等间距形成多个用于供给熔融金属160的呈“C”字形剖面状的流路P,各个流路P通过呈

V”字形剖面状的加工部144b

2相互连接。
[002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9]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具有如下效果。
[0030]第一,可通过注入熔融金属生产多个拉伸力、拉伸强度等的水平接近锻造产品且组织结构致密、无杂质的品质优秀的不锈钢法兰。
[0031]第二,无需额外的耐火材料,因此不产生对热损伤严重的耐火材料进行修理及更换等的维护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操作性。
[0032]第三,可通过一次性离心铸造方式生产大量产品(不锈钢法兰),从而可节省产品成本及人力成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驱动力;动力传输装置,用于传输在上述动力发生装置产生的驱动力;底托部件(130),呈上部开放的圆筒状,在上部面固定附着有旋转轴(132),上述旋转轴(132)在通过上述动力传输装置传输的动力的驱动下旋转;模具组装体(140),固定设置于上述底托部件(130)的上部面,以中心部的熔融金属分配口(142)为中心,在上述熔融金属分配口(142)的外周缘分别附着有呈半圆状的模具部(144);以及盖部件(150),呈下部开放的圆筒状,在上部面设置有与上述模具组装体(140)的熔融金属分配口(142)相连通的熔融金属注入口(1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造模具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熔融金属分配口(142)呈上部、下部开放的圆筒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秀
申请(专利权)人:李仁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