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06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吹风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提供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空间;以及气流转换器,通过封堵所述吹风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或开放所述吹风间隙,来改变经由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配置于所述塔壳体,提供驱动力;间隙板,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在所述吹风间隙和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往复移动;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所述间隙板。所述间隙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改变利用康达效应吐出的空气的路径和空气的吐出形态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送风机是通过驱动风扇来产生空气的流动的机械装置。现有的送风机设置有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风扇,马达通过使所述风扇旋转来产生风。
[0003]使用轴流式风扇的现有的风扇具有提供较宽范围的风的优点,但是存在无法集中地向较窄的区域吹送风的问题。
[0004]日本公开专利2019107643号记载了一种利用康达效应来向用户吹送风的风扇。
[0005]现有的风扇未公开关于调节利用康达效应吐出的空气的路径,或改变吐出空气的形态的技术。因此,现有的风扇,存在吐出空气的流速非常弱或不能改变吐出空气的方向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吐出空气难以到达位于远处的用户的问题。
[0006]中国公开技术专利202392959号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的普通风门结构。具体而言,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使叶片或门旋转,由此开闭吐出空气的吐出口。这种结构,存在因门的旋转半径而在开闭门时从主体凸出的问题,并且还存在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气流的问题。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日本公开专利2019107643号
[0010]中国公开技术专利20239295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各种方向和各种形态吐出经由吐出口吐出的空气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0012]另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以遮蔽吐出空气的吹风间隙的方式移动的间隙板和其他构件的摩擦,来减少引导马达的负担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减小在关闭引导马达的电源的状态下因间隙板的自重而引起的引导马达的定位转矩(Detent Torque)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稳定地引导间隙板,来降低振动和噪音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盖和主体没有间隙地紧密结合,并且在分离盖和主体时,能够轻松地通过对盖分离单元施加外力来分离主体和盖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间隙板选择性地遮蔽吹风间隙的结构。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减少间隙板和其他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摩擦减小凸起。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减少间隙板和壳体之间的摩擦的滚子。
[0019]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以及气流转换器,改变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提供驱动力;间隙板,在所述塔壳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往复;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吹风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提供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空间;以及气流转换器,通过封堵所述吹风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或开放所述吹风间隙,来改变经由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配置于所述塔壳体,提供驱动力;间隙板,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在所述吹风间隙和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往复移动;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
[0021]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小齿轮,与所述引导马达的轴结合;以及齿条,与所述小齿轮连接,通过直线运动将所述引导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板引导件。
[0022]所述齿条可以形成于作为所述板引导件中面向所述间隙板的面的相反侧面的背面。
[0023]形成于所述第一塔的第一吐出口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二塔的第二吐出口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板引导件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0024]所述板引导件可以包括引导所述间隙板的移动的第一狭缝,所述间隙板可以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狭缝并沿所述第一狭缝滑动。
[0025]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包括狭缝倾斜部,所述狭缝倾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朝所述吹风间隙方向向下倾斜。
[0026]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包括狭缝倾斜部,在所述狭缝倾斜部中,靠近所述吹风间隙的部分的高度低于远离所述吹风间隙的部分的高度。
[0027]所述第一狭缝还可以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下端与所述狭缝倾斜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竖直部沿所述板引导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0028]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引导主体,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板引导件的移动。
[0029]所述引导主体还可以包括主体凸起,所述主体凸起朝与所述引导主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凸出,所述板引导件还可以包括第二狭缝,所述主体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狭缝而被引导。
[0030]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摩擦减小凸起,所述摩擦减小凸起通过使所述板引导件和所述间隙板之间隔开来防止所述板引导件和所述间隙板面接触。
[0031]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形成于所述板引导件,从面向所述间隙板的面凸出而与所述间隙板接触。
[0032]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形成于所述间隙板,从面向所述板引导件的面凸出而与所述板引导件接触。
[0033]所述间隙板可以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0034]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
[0035]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隔开排列有复数个。
[0036]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滚子,所述滚子使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隔开,并且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中的一个。
[0037]所述滚子可以位于所述间隙板的下部。
[0038]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引导销,所述引导销使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隔开,并且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中的一个。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0040]图2是图1的动作示例图。
[0041]图3是图2的主视图。
[0042]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43]图5是图2的右视剖视图。
[0044]图6是图2的主视剖视图,
[0045]图7是示出图2的第二塔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46]图8是图7的右视图。
[0047]图9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图1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0048]图10是示出从图9的壳体分离出过滤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9]图11是沿图9的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中,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吹风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提供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空间;以及气流转换器,通过封堵所述吹风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或开放所述吹风间隙,来改变经由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配置于所述塔壳体,提供驱动力;间隙板,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在所述吹风间隙和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往复移动;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中,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包括:小齿轮,与所述引导马达的轴结合;以及齿条,与所述小齿轮连接,通过直线运动将所述引导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板引导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中,所述齿条形成于所述板引导件中面向所述间隙板的面的相反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中,形成于所述第一塔的第一吐出口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二塔的第二吐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板引导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中,所述板引导件包括引导所述间隙板的移动的第一狭缝,所述间隙板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狭缝并沿所述第一狭缝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狭缝包括狭缝倾斜部,所述狭缝倾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朝所述吹风间隙的方向向下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宰贤金厚辰吴时荣金容民金起东崔硕浩朴亨镐崔致英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