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04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构造,在具备与主轴连结的驱动轴、经由驱动传递机构而与驱动轴连结的电动机、开口装置、制动装置、以及侧框架的织机中,在制动装置对主轴进行制动时,能够尽量防止与驱动轴连结的连结结构破损。驱动传递机构包括:驱动传递轴,其在侧框架的空间内与驱动轴平行地延伸,并从侧框架的侧壁突出地设置,与电动机连结并与开口装置连结;以及传递机构,其将该驱动传递轴与驱动轴连结,制动装置与该驱动传递轴连结。制动装置与该驱动传递轴连结。制动装置与该驱动传递轴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机,其具备:驱动轴,其与织机的主轴连结,并经由摆动机构而与用于摆动驱动筘的摆动轴连结;电动机,其经由驱动传递机构而与该驱动轴连结来旋转驱动驱动轴;开口装置,其由该电动机驱动;制动装置,其对主轴施加制动;以及侧框架,其以使驱动轴及摆动轴的各轴线方向与宽度方向一致的朝向来收纳驱动轴及摆动轴。

技术介绍

[0002]织机具有轴(驱动轴),在该轴的一端部连结主轴并且由电动机旋转驱动上述轴。而且,在普通的织机中,该驱动轴收纳于织机的框架中的一对侧框架中的一个侧框架。在此基础上,该驱动轴由电动机旋转驱动,从而与该驱动轴连结的主轴被旋转驱动。并且,该驱动轴的旋转也用于摆动驱动筘。具体而言,在上述一个侧框内还收纳有用于摆动驱动筘的摆动轴,该摆动轴经由凸轮机构、曲柄机构等摆动机构而与驱动轴连结。而且,织机构成为,伴随如上所述地旋转驱动驱动轴,摆动轴被摆动驱动,由此摆动驱动筘。
[0003]此外,作为如上所述地为了由电动机旋转驱动驱动轴而将驱动轴与电动机连结的结构(驱动传递机构),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以下称为“现有结构”)中,在摆动机构连结的驱动轴与电动机之间,设有通过带轮及同步带而与电动机连结的中间的轴(中间轴)。在此基础上,该中间轴与驱动轴由齿轮系连结。
[0004]并且,织机具备为了对经纱赋予开口运动而使综框在上下方向上位移的开口装置。而且,开口装置除了由专用马达驱动的形式以外,还为了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以与驱动轴连结的形式设置。因此,在这样的织机中,电动机及开口装置与驱动轴连结。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结构中,开口装置以上述那样的形式与连结于电动机的中间轴连结。即,在该现有结构中,电动机及开口装置经由中间轴及齿轮系而与驱动轴连结。
[0005]而且,织机具备用于对主轴施加制动的制动装置。在此基础上,在现有结构中,该制动装置构成为与驱动轴的另一端部连结,通过对驱动轴施加制动来对主轴施加制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

1565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在像这样制动装置与驱动轴的端部连结的现有结构中,若为了对主轴施加制动而对驱动轴施加制动,则经由齿轮系对中间轴作用欲使旋转停止的制动力。而且,若像这样对中间轴施加制动,则也会对与中间轴连结的电动机及开口装置施加制动。由此,会对中间轴作用电动机及开口装置的伴随制动产生的惯性力。因此,在将被施加制动的驱动轴和通过像这样作用惯性力而欲抵抗制动力要旋转的中间轴连结的齿轮系中,会对驱动轴侧的齿轮与中间轴侧的齿轮的啮合部分施加与上述惯性力对应的负荷。然后,其结果,有产生
该齿轮系的破损等的担忧。
[0011]此外,在如宽幅的织机那样综框的宽度尺寸大的情况下、搭载于织机或者织造所使用的综框的片数较多的情况下等,该开口装置的伴随制动产生的惯性力更大。并且,由于驱动该开口装置的电动机的驱动力也变得更大,所以电动机的伴随制动产生的惯性力也变得更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制动装置进行制动时,如上所述施加给齿轮系的负荷变得更大,因而更容易产生上述破损等。
[0012]并且,作为将驱动轴与中间轴连结的连结结构,除了齿轮系之外,还考虑带轮与同步带的组合。但是,在该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中间轴相对于被制动的驱动轴因上述惯性力而欲旋转,所以也会对将驱动轴与中间轴连结的同步带施加与上述惯性力对应的负荷。然后,其结果,有产生同步带的断裂等的担忧。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动装置进行制动时能够尽量防止上述的连结结构破损的织机的构造。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织机中,驱动传递机构包括:驱动传递轴,其在侧框架的空间内与驱动轴平行地延伸,并从侧框架的侧壁突出地设置,与电动机连结并与开口装置连结;以及传递机构,其将该驱动传递轴与驱动轴连结,上述制动装置与该驱动传递轴连结。
[0016]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机,利用该结构,在制动装置的制动时,对将驱动轴与驱动传递轴连结的连结结构施加的负荷较小。更详细而言,在上述制动时,对驱动轴及驱动传递轴施加制动。并且,相伴随地,对驱动轴及驱动传递轴分别作用所连结的构成要素的伴随制动产生的惯性力。此外,如上所述,在驱动传递轴连结有电动机及开口装置作为上述构成要素。并且,在驱动轴连结有主轴、打纬装置等作为上述构成要素。
[0018]然而,如现有结构或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那样,在针对分别与一个以上的结构要素连结并利用连结结构相互连结的两个轴中的一个轴连结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情况下,由制动装置对该一个轴(制动轴)直接施加制动,相之伴随地,另一个轴(被制动轴)经由连结结构而受到该制动力。即,该连结结构成为使制动轴的制动力作用于被制动轴的部分。
[0019]而且,伴随像这样对各轴施加制动而作用于各轴的由上述构成要素产生的惯性力当然作用于轴的旋转方向。因此,在制动轴侧,该惯性力作用于减弱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的方向。由此,制动轴作用于上述连结结构的制动力成为制动装置欲作用于制动轴的制动力被减弱作用于制动轴侧的惯性力的份儿的力。另一方面,作用于被制动轴的惯性力成为被制动轴抵抗从上述连结结构受到的制动力(制动轴作用于上述连结结构的制动力)的力。因此,作用于制动轴的惯性力越大(制动轴作用于上述连结结构的制动力越小),施加给上述连结结构的负荷越小,此外,作用于被制动轴的惯性力越大(抵抗从上述连结结构受到的制动力的力越大),施加给上述连结结构的负荷越大。
[0020]在此基础上,在织机中,在上述制动时,一般地,由电动机、开口装置作用于轴(驱动传递轴)的惯性力比由主轴、打纬装置等作用于轴(驱动轴)的惯性力大。因此,与将驱动轴作为制动轴的现有结构相比,将驱动传递轴作为制动轴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上述制动时施加给上述连结结构的负荷变小。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尽量防止上述连结结构的破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机1的主视剖视图。
[0022]图2是图1的A

A线剖视图。
[0023]符号的说明
[0024]1—织机,5—主轴,10—框架,12—驱动侧框架(侧框架),12a—驱动侧框架的外侧壁,12b—驱动侧框架的内侧壁,14—框架主体,14a—框架主体的外壁部,14b—框架主体的内壁部,14c—敞开部,14d—贯通孔,14e—突出部,16—框架罩,20—电动机,22—输出轴,30—驱动轴,32—偏心部,40—打纬机构,42—筘,44—摇臂轴,50—摆动轴,60—摆动机构,62—摆动臂,64—连结杆,70—联轴部件,72—联轴部件,80—驱动传递机构,82—驱动传递轴,84—传递机构,84a—驱动齿轮,84b—从动齿轮,90—主动机构,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机,具备:驱动轴,其与织机的主轴连结,并且经由摆动机构而与用于摆动驱动筘的摆动轴连结;电动机,其经由驱动传递机构而与该驱动轴连结,并旋转驱动上述驱动轴;开口装置,其由该电动机驱动;制动装置,其对上述主轴施加制动;以及侧框架,其以使上述驱动轴及上述摆动轴的各轴线方向与宽度方向一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木启一山岸大吾田村公一山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