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采用经颅磁刺激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皮层刺激的方法。在采用经颅磁刺激方法进行皮层刺激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焦点与待治疗的靶点对准。其中,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焦点为经颅磁刺激线圈产生的磁场中场强最大的点。
[0003]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部的电子扫描图像,确定待治疗的靶点在经颅磁刺激线圈所在的坐标系中的目标位置,并可以手动调节经颅磁刺激线圈的位置,以使该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焦点位于该目标位置处,实现刺激焦点与待治疗的靶点的对准。但是,上述对准方式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焦点与待治疗的靶点的对准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定位器件,经颅磁刺激线圈,与所述经颅磁刺激线圈连接的第二定位器件,定位设备以及摄像头;所述第一定位器件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标记点,且所述第一定位器件用于设置在目标物体上,所述目标物体中包括待刺激点;所述第二定位器件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标记点;所述定位设备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第一定位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器件得到的拍摄图像;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标记点在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标记点在所述第一定位器件所在的第一定位坐标系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定位坐标系与所述摄像头所在的相机坐标系之间的第一转换关系;基于所述多个第二标记点在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标记点在所述第二定位器件所在的第二定位坐标系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相机坐标系与所述经颅磁刺激线圈所在的线圈坐标系之间的第二转换关系;基于电子扫描图像所在的图像坐标系与所述第一定位坐标系之间的第三转换关系,所述第一转换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转换关系,确定所述图像坐标系与所述线圈坐标系之间的第四转换关系,其中,所述电子扫描图像为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扫描得到的图像;基于所述待刺激点在所述电子扫描图像中的位置和所述第四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焦点在所述线圈坐标系中的标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器件为多面体,所述多面体具有至少两个目标面,所述目标面均具有至少三个不共线的所述第一标记点;所述第二定位器件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器的一个板面具有至少三个不共线的所述第二标记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的目标面均具有第一棋盘格图像,且各个所述目标面的第一棋盘格图像互不相同,所述第一标记点为所述第一棋盘格图像中的角点;所述第二定位器件的一个板面具有第二棋盘格图像,所述第二棋盘格图像与任一所述第一棋盘格图像不同,所述第二标记点为所述第二棋盘格图像中的角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经颅磁刺激线圈和所述定位设备连接;所述定位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标定位置驱动所述移动组件移动,以使所述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焦点与所述标定位置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扫描图像为对所述目标物体和所述第一定位器件进行扫描得到的图像;所述定位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电子扫描图像中所述多个第一标记点的位置,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标记点在所述第一定位坐标系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三转换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为移动终端,所述摄像头为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7.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定位系统中的摄像头拍摄所述定位系统中第一定位器件和第
二定位器件得到的拍摄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器件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翌勋,姚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