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及其一体化成型品技术

技术编号:312291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54
为了提供同时满足接合性、力学特性、生产率这3点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制定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为包含以下的构成要素[A]、[B]、及[C]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构成要素[A]行进的同时连续地依次实施至少以下的拉出工序、第1含浸工序、第2含浸工序、及牵引工序。[A]增强纤维[B]热塑性树脂[C]热固性树脂<拉出工序>将包含构成要素[A]的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拉出的工序<第1含浸工序>从连续增强纤维片材的一面含浸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一者,得到在第1表面配置有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一者的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的工序<第2含浸工序>从与前述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含浸前述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另一者,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工序<牵引工序>对纤维增强树脂基材进行牵引的工序。脂基材进行牵引的工序。脂基材进行牵引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及其一体化成型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包含增强纤维、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方法、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及其一体化成型品。

技术介绍

[0002]使用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并与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纤维组合而得到的纤维增强树脂是轻质的,并且强度、刚性等力学特性、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优异,因此,已被应用于航空
·
宇宙、汽车、铁路用车、船舶、土木建筑及运动用品等许多领域中。然而,在制造工序中,在来源于增强纤维的纤维绒毛的产生、取决于热固性树脂的发粘的工序稳定性的改善方面存在课题。此外,这些纤维增强树脂不适合于通过单一的成型工序来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部件、结构体,在上述用途中,需要制作由纤维增强树脂形成的构件,接着与其他构件进行一体化。
[0003]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能够通过熔接接合而与其他热塑性树脂构件一体化,因此具有能缩短构件间的接合所需要的时间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其存在下述这样的课题:在如航空器用结构构件那样要求高温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为包含以下的构成要素[A]、[B]、及[C]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构成要素[A]行进的同时连续地依次实施至少以下的拉出工序、第1含浸工序、第2含浸工序、及牵引工序,[A]增强纤维,[B]热塑性树脂,[C]热固性树脂;<拉出工序>将包含构成要素[A]的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拉出的工序,<第1含浸工序>从连续增强纤维片材的一面含浸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一者,得到在第1表面配置有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一者的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的工序,<第2含浸工序>从与所述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含浸所述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另一者,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工序,<牵引工序>对纤维增强树脂基材进行牵引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构成要素[C]含浸于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或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中时,通过浸渍或涂覆而使粘度低于5Pa
·
s的构成要素[C]含浸。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构成要素[C]含浸于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或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中时,以在得到的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或纤维增强树脂基材中、向其行进方向投影时的构成要素[C]的投影面积相对于构成要素[A]的投影面积而言成为80~120%的范围内的方式赋予构成要素[C]。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构成要素[C]向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或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中的含浸通过使用辊或带的加压来进行。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连续增强纤维片材为单向增强纤维束。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构成要素[B]含浸于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或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中时,若将使所述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或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向其厚度方向投影时的面积作为100%,则使构成要素[B]的非存在区域在0~20%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纤维增强树脂基材中,包含构成要素[B]的树脂区域与包含构成要素[C]的树脂区域的粘接强度为1N/10mm以上。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2含浸工序之后还具有以下的固化工序,<固化工序>通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材进行加热从而使构成要素[C]固化的工序。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原光太郎武部佳树中山义文本间雅登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